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doc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丰台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天然气燃烧C 葡萄酿酒D 光合作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光合作用过程中
2、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中,能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ABCD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来回答本题,再结合所给图示中前几种元素的含量来回答本题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只有A图中符合,其它图示中没有硅元素,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了解了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l,最丰富的元
3、素是O3(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aOHCH2ODH2SO4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氧气是一种只有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单质,故A错误;B、氢氧化钠中含有Na、H、O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C、水是一种含有H和O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D、硫酸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则属于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4(
4、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B二氧化硫C氮气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硫容易形成酸雨,会造成污染,故选项正确;C、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D、水蒸气也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
5、源头上杜绝污染5(1分)(2008威信县)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振荡,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碳酸钙C植物油D面粉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碳酸钙、植物油、面粉等物质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B、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A点评:解答本
6、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1分)(2010广西)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BH+CH2D2H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解: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的定义的理解与掌握7(1分)(2008赤峰)下列粒子数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B质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
7、据元素的定义判断,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主要是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解答:解: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主要是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定义,透彻理解元素的定义,明确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8(1分)(2013丰台区二模)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海绵能吸水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如下特征:体
8、积和质量都很小子粒之间存在间隔粒是子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要注意,有些现象不是由粒子造成的,就不能用粒子的性质解释解答:解:A、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有无数的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但不是进入海绵粒子的间隔这是宏观概念,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B、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在受压的条件下体积会缩小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C、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能说明微粒之间存在间隔D、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二者混合是分子之间相互穿插渗透,因此总体
9、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A点评:一些粒子的集合体表现出的现象不能用粒子的性质来解释,要把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区别开9(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碳酸氢钠用作焙制糕点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铜丝作导线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碳酸氢钠用作焙制糕点,是
10、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10(1分)(2013丰台区二模)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Cu2OBCuOCCuO2DCu2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
11、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铜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u2O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1分)(2013丰台区二模)考古时常用C14测定文物年代已知C14原子中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4B6C8D12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在原
12、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C14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因此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B点评: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熟记这两个等式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12(1分)(2013丰台区二模)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过滤B 加热液体C 添加药品D 检查气密性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据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分析回答;B、据加热液体药品要用外焰、液体的量及加热时不能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分析解答;C、据固
13、体药品的取用分析解答;D、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A、过滤时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图示中无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放置不对,故错误;B、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错误;C、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应平放,固体和液体反应,通常先固后液,图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导管一端放入水,两手紧握试管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图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了解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加热液体的方法、取用固体药品的方法,以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13(1分)(2013丰台区二模)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
14、厂、矿井都应粘贴的安全标志是()A 当心触电B 禁放易燃物C 当心中毒D 严禁烟火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矿井的空气中均含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矿井的空气中均含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遇到明火的情况下,会发生爆炸,所以需要贴禁止烟火的标志A、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触电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放易燃物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中毒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严禁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
15、这类题时,首先要知道图标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各个场所需要贴的图标进行分析判断14(1分)(2008北京)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大理石D澄清石灰水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碱的化学性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和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判断C、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和碳酸钙的性质判断D、根据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判断解答: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不密封保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稀释,所以错误B、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且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所以错
16、误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的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也不会吸水潮解,所以正确D、澄清的石灰水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而变质,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保存药品时,要了解药品的性质,如挥发性、吸水性、氧化性、与空气中的成分是否反应等,根据性质不同分类保存15(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常见的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AKClBNH4HCO3CNH4ClDCa(H2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
17、合肥解答:解: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D、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16(1分)(2013丰台区二模)将pH试纸润湿后,测定某酸溶液的pH,测定结果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
18、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用水湿润pH试纸,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若测定的是酸性溶液,则会使测定结果变大;若测定的是碱性溶液,则会使测定结果变小;若测定的是中性溶液,则会使测定结果不变;由于不知溶液的酸碱性,故无法确定测定结果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水湿润pH试纸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B过滤C吸附D蒸馏考点: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硬水,不含或含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称为软水解答:解
19、:水中含有的钙、镁矿物质中,钙元素、镁元素是以钙离子、镁离子的形式存在在水中的,静置、过滤、吸附等方法都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而蒸馏可以把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除去,从而达到降低水硬度的目的故选:D点评:蒸馏可以得到蒸馏水,从而可以把水和其它物质分离18(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O2CO2B4Al+3O22Al2O3CFe2O3+6HCl2FeCl3+H2DH2O2H2O+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方法和步骤,就可以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
20、:A、该反应应用原理正确,化学式符合客观规律,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该反应应用原理正确,化学式符合客观规律,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C、该反应不需催化剂,且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和水,而不是氢气,故C错误;D、反应条件错误,应为通电,且没有配平,故D错误;故选A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19(1分)(2013丰台区二模)下列实际应用中,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杀菌剂用硫酸除铁锈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ABCD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1、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然后分析上面的实际应用中哪些为“酸和碱”反应;若不是“酸和碱”反应,则为“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解答:解: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酸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的是酸碱中和的原理,故正确;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杀菌剂,是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铜反应,为碱与盐的反应,不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故错误;用硫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是硫酸与氧化铁反应,为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故错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是氢氧化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的是酸碱中和的原理,故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新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