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选不全2分,错选0分,共12题48分)1、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2、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
2、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3、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C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
3、,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D如右图,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2的光子,已知1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的光子5、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I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t2时刻两物体相遇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AB30O6、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B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
4、圆柱体。当A静止时,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0,B受到绳的压力是( )A5N B10N C5ND10N7、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m/s2,则( ) 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5m/sB第一次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C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D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下落的750FO8、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应该是( )A90 B45 C15 D09、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
5、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距离约为 ( )A65m B10m C20m D45m10、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沿质量为m2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2(m1+m2)g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1m1gC若改变F的大小,当F2(m1+m2)g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11、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高三 第一次 月考 物理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