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轮复习27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ppt
《生物一轮复习27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一轮复习27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生物一轮复习第27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种群的数量特征,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2.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3.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4.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累加,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A.六个种群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C,要点:、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外界的个体隔离。、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下列有关个体、种群、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2、()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C.个体与种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D,物种:能够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迁入率和迁出率,如果你是三江县计划生育部门的分管领导,你会关注该种群的哪些方面呢?,种群密度,种群特征 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1.种群密度:,(2)表示方法: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同一环境中,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无差异?同一环境中,同一
3、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固定不变的吗?,想一想,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估算方法:,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逐个计数,N1,N2,N3,N4,Nn,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不能掺入主观因素。,样方法,草本:1m1m,样方大小,灌木:4m4m,乔木:10m10m,记数方法:,蒲公英,其他植物,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标志重捕法,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
4、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N:M=n:m,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标记,第1次捕捉12只,标志,第2次捕捉10只,有标志4只,放回原种群,?只,30只,土壤中的小动物调查的方法: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原因: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微生物的调查方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如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调查。镜检计数方法:方格内细胞的计数方法同样方法。计算方法: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0.1mm,每方格面
5、积为1mm1mm。注意:吸取营养液时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随机取样),1)定义: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举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2、出生率和死亡率,2)作用: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6、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大,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减小,4.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数量发展趋势增大。,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出生的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数量发展趋势基本不变。,衰退型:特点是幼年个体比例小,老年个体比例大。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数量发展趋势减小。,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5、性别比例:一
7、个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黑猩猩),雌多雄少型:人工控制的种群(鸡)。,雌少雄多型:社会性活动的群体(蜜蜂)。(只考虑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迁入率和迁出率,二、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随机、集群,存活曲线,存活曲线是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存活的指标,也是衡量种群增长的基本参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I型 曲线呈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如大型兽类和人
8、的存活曲线。II型 曲线呈对角线,各年龄死亡率相等。许多种类的生物存活曲线接近于II型。如许多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 III型 曲线呈凹型,幼年期死亡率较高。如藤壶的存活曲线。如海产鱼类、海产无脊椎动物,例: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D影响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原因是生殖年龄和个体数,D,(人与一般动物不同,影响其出生率的因素除了自身的生理基础、生殖年龄等,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人的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制度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一轮 复习 27 种群 特征 和数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