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浙江11市中考数学专题7:线动问题.doc
《2004浙江11市中考数学专题7:线动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浙江11市中考数学专题7:线动问题.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3-2013年浙江11市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7:线动问题一、选择题1.(2006年浙江宁波课标卷3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3,BC=5,将腰DC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DE,连接AE,则ADE的面积是【 】A1 B2 C3 D4【答案】C。【考点】旋转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过点D作DG垂直于BC于G,过E作EF垂直于AD交AD的延长线于F,EDF+CDF=90,CDF+CDG=90,EDF=CDG。又EFD=CGD=90,DE=DC,EDFCDG(AAS)。EF=CG。AD=3,BG=BC=5,C
2、G=BCBG=53=2。EF=2。 故选C。2.(2006年浙江湖州3分)已知二次函数(1b1),当b从1逐渐变化到1的过程中,它所对应的抛物线位置也随之变动。下列关于抛物线的移动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先往左上方移动,再往左下方移动;B、先往左下方移动,再往左上方移动;C、先往右上方移动,再往右下方移动;D、先往右下方移动,再往右上方移动【答案】C。【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坐标平移。【分析】先分别求出当b=1、0、1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根据坐标的平移变化的规律,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得出结论:当b=1时,此函数解析式为:,顶点坐标为:
3、 ;当b=0时,此函数解析式为:y=x2+1,顶点坐标为:(0,1);当b=1时,此函数解析式为:,顶点坐标为:。函数图象应先往右上方移动,再往右下方移动。故选C。3.(2007年浙江衢州4分)如图,已知直线l的解析式是 ,并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一个半径为1.5的C,圆心C从点(0,1.5)开始以每秒0.5个单位的速度沿着y轴向下运动,当C与直线l相切时,则该圆运动的时间为【 】A.3秒或6秒 B.6秒 C.3秒 D.6秒或16秒【答案】D。【考点】动圆问题,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如图,当圆心C移到点D和点F时,圆与直线l相切
4、于点E,G,连接DE,FG,在中,令x=0,得y=4;令y=0,解得x=3。A(3,0),B(0,4)。AB=5。DEl,GFl,BDEBOA,BFGBAO。,即,解得BD=2.5,BF=2.5。C(0,1.5)CD=1.5(42.5)=3,OF=1.542.5=8,即圆移动的距离为3或8。圆心C从点(0,1.5)开始以每秒0.5个单位的速度沿着y轴向下运动,移动的时间为6s或16s。故选D。4.(2008年浙江湖州3分)已知点A的坐标为(a,b),O为坐标原点,连接OA,将线段O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OA1,则点A1的坐标为【 】A(a,b)B(a,b)C(b, a)D( b, a)
5、【答案】C。【考点】旋转的性质,点的坐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如图,在坐标平面第一象限内作点A(a,b),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A1应与A分别位于y轴的两侧,在x轴的同侧,横坐标符号相反,纵坐标符号相同作AMx轴于M,ANx轴于N点,在RtOAM和RtA1ON中,OA=OA1,AOM=A1ON,OAMA1ON(AAS)。A1N=OM= a,ON=AM= b。A1的坐标为(b,a)。同样可考虑第二、三、四象限的情形,得到同样结论。故选C。二、填空题1.(2008年浙江台州5分)善于归纳和总结的小明发现,“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中用数量关系描
6、述图形性质和用图形描述数量关系,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小明在研究垂直于直径的弦的性质过程中(如图,直径AB弦CD于E),设AE=x,BE=y,他用含x,y的式子表示图中的弦CD的长度,通过比较运动的弦CD和与之垂直的直径AB的大小关系,发现了一个关于正数x,y的不等式,你也能发现这个不等式吗?写出你发现的不等式 【答案】。【考点】动线问题,垂径定理,相交弦定理。【分析】直径AB弦CD于E,AE=x,BE=y, 根据垂径定理和相交弦定理,得,即。 又运动的弦CD最大时是过圆心O时,此时CD为圆O的直径,。 。2.(2009年浙江宁波3分)如图,A、B的圆心A、B在直线l上,两圆半径都为1cm,开始时圆
7、心距AB=4cm,现A、B同时沿直线l以每秒2cm的速度相向移动,则当两圆相切时,A运动的时间为 秒【答案】或。【考点】平移问题,两圆的位置关系,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两圆相切,如图,分为两圆第一次相遇时的相切和两圆继续移动,即将相离时的相切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两圆所走的路程为42=2cm;第二种情况两圆所走的路程为42=6cm。不妨设圆A运动的时间为x秒,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x+2x=2或2x+2x=6,解得x=或。当两圆相切时,A运动的时间为或秒。3.(2010年浙江宁波3分)如图,已知P的半径为2,圆心P在抛物线上运动,当P与轴相切时,圆心P的坐标为 。【答案】( ,2)或(,2)。【
8、考点】动圆(线)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分析】当P与x轴相切时,P点纵坐标为2。当y=2时, ,解得;当y=2时, ,无解。P点坐标为( ,2)或(,2)。三、解答题1.(2004年浙江宁波12分)已知AB是半圆O的直径,AB=16,P点是AB上的一动点(不与A、B重合),PQAB,垂足为P,交半圆O于Q;PB是半圆O1的直径,O2与半圆O、半圆O1及PQ都相切,切点分别为M、N、C(1)当P点与O点重合时(如图1),求O2的半径r;(2)当P点在AB上移动时(如图2),设PQ=x,O2的半径r求r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r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连接OO2
9、、O1O2、O2C,作O2DAB于D,O2与O、O1、PQ相切,OO2=8r, O1O2=4r。四边形ODO2C是矩形,OD=r,O1D=4r。根据勾股定理得:,即:,解得:r=2。(2)连接AQ,BQ, AB是O直径,PQAB,PQ2=APPB。设O1半径是a,则。连接O1O2、OO2,作O2DAB于DO1O2=ar,OO2=8r,O1D=O1PPD=ar,OD=PBPD-OB=2ar8。根据勾股定理得;,即:,化简得:。,即。P点是AB上的一动点(不与A、B重合),PQAB,PQ0,最大值为O的半径8。0x80r2。r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0x8),r的取值范围为0r2。【考点】动点问题,切
10、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射影定理(或用相似)。【分析】(1)由勾股定理得,可求得r的值。(2)连接O1O2、OO2,作O2DAB于D,由射影定理(或用相似)和勾股定理可求得r与x的函数关系式。 2.(2004年浙江金华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与C的坐标分别为(4,8),(0,5),过点A作ABx轴于点B,过OB上的动点D作直线平行于AC,与AB相交于点E,连结CD,过点E作直线EFCD,交AC于点F。(1)求经过点A,C两点的直线解析式;(2)当点D在OB上移动时,能否使四边形CDEF成为矩形?若能,求出此时k、b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如果将直线AC作
11、向上下平移,交Y轴于点C,交AB于点A,连结DC,过点E作EFDC,交AC于点F,那么能否使四边形CDEF成为正方形?若能,请求出此时正方形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1x+b1,A(4,8),C(0,5),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 。(2)设D(m,0), 如图,过点C作DGAB于点G, 则GA=3,CG=4,CO=5。 若四边形CDEF成为矩形,则CDAC。 RtCODRtCGA。 ,即。D(,0)。 又直线DE:平行于AC,直线DE:。 将D(,0)代入,得,即。 ,。(3)能。假设存在这样的正方形。则CD=DE, RtCODRtDBE(AA
12、S)。OC=BD。 由(2)知,。 又ODBD=4,二者联立,解得。 符合题意,四边形CDEF为正方形成立。 OC=。 由勾股定理,得。 此时正方形的面积为。【考点】动点和平移问题,一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矩形的性质,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分析】(1)由已知A、C两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求出解析式。 (2)D在OB上移动,设出D点坐标,根据矩形性质CDDE,由相似得比例关系,代入可求出D点坐标,从而求出直线DE。 (3)在第二问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使其成正方形,要求CD=DE就可以了,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3.(2004年浙江丽水
13、12分)已知O1与O2相切于点P,它们的半径分别为R、r一直线绕P点旋转,与O1、O2分别交于点A、B(点P、B不重合),探索规律:(1)如图1,当O1与O2外切时,探求 与半径R、r之间的关系式,请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当O1与O2内切时,第(1)题探求的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答案】解:(1)当O1与O2外切时,。证明如下:连接O1A,O2B,两圆外切,O1、P、O2三点共线。O1AP和O2BP是等腰三角形,O1PA=BPO2,O1AP=O2BP。O1APO2BP。 。(2)当O1与O2内切时, 仍然成立。证明如下:连接O1A,O2B,同理可证PO1APO2B, 。【考点】旋转问题,
14、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要求 与半径R、r之间的关系式,证明O1APO2BP是关键,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列式求解。实际上,当动直线AB经过两圆的圆心时,PA=2R,PB=2r, 。4.(2005年浙江舟山、嘉兴14分)有一种汽车用“千斤顶”,它由4根连杆组成菱形ABCD,当螺旋装置顺时针旋转时,B、D两点的距离变大,从而顶起汽车。若AB=30,螺旋装置每顺时针旋转1圈,BD的长就减少1。设BD=a,AC=h,(1)当a=40 时,求h 值;(2)从a=40开始,设螺旋装置顺时针方向旋转x圈,求h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从a=40开始,螺旋装置顺时针方向连续
15、旋转2圈,设第1圈使“千斤顶”增高s1,第2圈使“千斤顶”增高s2,试判定s1与s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若将条件“从a=40开始”改为“从某一时刻开始”,则结果如何?为什么?【答案】解:(1)连接AC交BD于O,ABCD为菱形,AB=30,AOB=90,OA= ,OB=20。在RtAOB中,解得。 (2)从a=40开始,螺旋装置顺时针方向旋转x圈, 则BD=40x。(3)结论:s1s2。理由如下:在 中,令x=0得,令x=1得, 令x=2得,。s1s2。若将条件“从a=40开始”改为“从任意时刻开始”,则结论s1s2仍成立。理由是:, ,而,s1s2。【考点】旋转问题,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代
16、数式的大小比较。 【分析】(1)根据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的性质,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h值。(2)首先知道螺旋装置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圈数与BD之间的关系,然后用勾股定理,就可求出h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3)此问首先要搞清楚增高的s是指AC增高了s,根据第2问的函数关系进行推算,就可知道s1与s2的大小关系。5.(2008年浙江丽水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坐标为(2,4),直线与轴相交于点B,连结OA,抛物线从点O沿OA方向平移,与直线交于点P,顶点M到A点时停止移动(1)求线段OA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设抛物线顶点M的横坐标为m,用m的代数式表示点P的坐标;当m
17、为何值时,线段PB最短;(3)当线段PB最短时,相应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MA的面积与PMA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设OA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点A坐标为(2,4),, 。OA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2)顶点M的横坐标为m,且在线段OA上移动, (02)。顶点M的坐标为(,)。抛物线函数解析式为。当时,(02)。的P坐标是(2,)。PB=, 又02,当时,PB最短。(3)存在。当线段PB最短时,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假设在抛物线上存在点Q,使, 设点Q的坐标为(,),当点Q落在直线OA的下方时,过P作直线PCAO,交y轴于点C,PB
18、=3,AB=4,AP=1。OC=1。C点的坐标是(0,)。点P的坐标是(2,3),直线PC的函数解析式为。,点Q落在直线上。解得,即点Q(2,3)。点Q与点P重合。此时抛物线上不存在点Q,使QMA的面积与PMA的面积相等。 当点Q落在直线OA的上方时,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称点D,过D作直线DE/AO,交y轴于点E,AP=1,EO=DA=1。E、D的坐标分别是(0,1),(2,5)。直线DE函数解析式为.,点Q落在直线上。,解得:,。代入,得,。此时抛物线上存在点,使QMA的面积与PMA的面积相等。综上所述,抛物线上存在点,使QMA的面积与PMA的面积相等。【考点】一、二次函数综合题,平移问题,
19、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平移的性质,二次函数最值,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线段OA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根据点M在y=2x上可得相应坐标,即可用顶点式表示出相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当x=2时的函数值即为点P的坐标。PB的长,实际就是P点的纵坐标,因此可根据其纵坐标的表达式来应用二次函数最值原理求出PB最短时,对应的m的值。 (3)分点Q落在直线OA的下方和点Q落在直线OA的上方两种情况讨论即可。6.(2009年浙江绍兴14分)定义一种变换:平移抛物线F1得到抛物线F2,使F2经过F1的顶点A设F2的对称轴分别交F1,F2
20、于点D,B,点C是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1)如图1,若F1:,经过变换后,得到F2:,点C的坐标为(2,0),则:b的值等于 ;四边形ABCD为【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2)如图2,若F1:,经过变换后,点B的坐标为(2,c1),求ABD的面积;(3)如图3,若F1:,经过变换后,AC=2 ,点P是直线AC上的动点,求点P到点D的距离和到直线AD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答案】解:(1)2。D。(2)在F1:中令x=0得y=c,A(0,c)。F2的顶点B的坐标为(2,c1),。A(0,c)在F2上,得。F2的对称轴交F1于点D,将代入F1得。DB=。(3)如图,点C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4 浙江 11 中考 数学 专题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