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态变化 温度 教学设计.doc
《11 物态变化 温度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物态变化 温度 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物态变化 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3. 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4. 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5. 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6. 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7.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大量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2. 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3.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4
2、. 通过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5. 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6. 通过对体温计的观察,了解体温计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与一般液体温度计的差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2. 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3. 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4.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 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
3、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3. 摄氏温度的定义。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从本节开始,学生们真正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因此要本着从简单入手、从现象入手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研究的方法。本节的两个重点内容是“物态及其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本节内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与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学情分析关于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过,但学生对于不同状态物质的特征并不太理解。不过本节的教学要求
4、不高,相信多数学生会很轻松地理解本节内容。温度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教材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就可以了。学生对此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至于温度的测量、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温度的测量,掌握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教学过程简述本节课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 物质存在的状态。2. 物态变化。3温度的概念。4实验室温度计(介绍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5体温计。6其他温度计。7练习巩固。环节1:物质存在的状态情境1:观看影片水的变化。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再汽化成水蒸气。问题:冰去哪了?水又去哪了?气从哪来呢?引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物态变化 温度 教学设计 物态 变化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