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2)《社区管理》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
《0272)《社区管理》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72)《社区管理》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272)社区管理复习大纲一、社区管理课程说明社区管理是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社会学、管理学、社会保障、文化学等学科相关知识,了解人类社会运行机制、了解社区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社区作为与每一个人个体生命成长与发展紧密相联的重要时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以专业的眼光关注社区、关注我国现阶段社区管理的现实状况,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及发展。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在于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学习与社区管理相关的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以便能更全面地认识社区建设、管理与发展等相关问题。掌握社区、社区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及实践操作的具体内容
2、。并能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社区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力。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与讨论、录象、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二、社区管理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教学安排学分学时分配:学分:4;总学时:76;其中视频:16;学生自学:60。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成绩按百分制计算)讲内 容录制学时自学学时第一讲社区的概念、要素和类型28第二讲现代社区的社会功能:前提与特征27第三讲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312第四讲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313第五讲中国特色的社区社会保障212第六讲社区参与和社会自治28考试2三、社区
3、管理各章主要复习内容1、社区管理第一讲 社区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一、何谓社区?(一)“社区”的词源分析:(二)社区的概念内涵 1、社区不同于国家2、社区不同于城市 3、社区不同于社会群体(三)社区概念具有五大特点二、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一)地域要素(二)人口要素(三)组织结构要素(四)文化要素(五)社区要素的相互关系三、社区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一)划分社区类型的方法 1、地域性社区划分法 2、功能性社区划分法(二)农村社区(三)集镇社区1、集镇社区的地域要素及特征2、集镇社区的人口要素及特征3、关于集镇社区的组织要素及特征4、关于集镇社区的文化要素及特征(四)城市社区四、我国的街道社区(一)
4、我国城市街道的历史沿革第一阶段(19491966)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761987)恢复性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87年至今)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的新时期(二)街道社区: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2、社区管理第二讲 现代社区的社会功能:前提与特征一、亚社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现象(一)何为亚社区(二)亚社区的社会历史基础(三)亚社区的基本特征及历史评价 1、高度单一的行政化特征 2、社区自组织严重萎缩、发育不良、功能异化 3、居民与社区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与耦合关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极低二、社会职能分化与社区发展 (一)我国亚社区的终结和现代社区生成的历史前提 1、我国亚社区终结的必
5、然性 2、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发育和亚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的历史前提 (二)社会职能分化:社区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政社分开:社会职能分化的核心三、现代社区的社会功能及其特征(一)社会功能概念及其在社区中的应用(二)现代社区的社会功能 1、社会服务功能:2、人的社会化功能;3、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4、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功能。 3、社区管理第三讲 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一、社区管理范畴的历史性(一)社区管理的属性、要素和对象(二)社区管理的主体(三)城乡社区管理的边界二、我国社区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状(一)行政全能主义的“单位人管理”与“地区管理”(二)社会转型期社区管理的体制性矛盾当前我国社区管理
6、的体制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单一行政化的管理主体与多元管理之现实需要的矛盾。 第二,政府行政体制在社区管理中的“条”与“块”之间的矛盾。 第三,社区建设实践中政府行政机构在组织职能上的“政社不分”、“政社混淆”的矛盾。(三)当前政府角色的越位与缺位现象政府角色或职能的越位问题 政府角色或职能的缺位问题出现政府角色或职能的越位或缺位问题的原因三、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新体制(一)政府主导:“小政府”或“强政府”(二)社区发展中的“大社会”与“强政府”(三)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上海的经验及启示4、社区管理第四讲 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一、社区服务的内涵与特征(一)社区服务:概念的
7、再认识(二)社区服务的对象和内容(三)社区服务的特征和功能(四)我国社区服务的历史沿革第一阶段:倡导与探索阶段(19871989)第二阶段:推广和普及阶段(19891993)第三阶段:发展、巩固、提高阶段(19931998)二、我国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一)资金供给与运作机制(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动员机制(三)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四)行业管理体制与机制三、社区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一)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二)福利性与经营性的关系(三)社会化与专业化的关系 5、社区管理第五讲 中国特色的社区社会保障一、社区保障的含义、功能与特征(一)社区保障: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二)社区保障的特征与功能
8、 1、从基本特征的角度而言,社区保障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福利性、互助性、区域性等五个特征。2、从功能的角度来看,社区保障在实践中主要有三大功能。(三)我国社区保障的历史回顾二、社会救助的社区化(一)社区社会救助产生的必然性(二)社区社会救助的运行机制(三)社区社会救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难以清楚地界定保障对象第二,社区社会救助的规模无限制地扩张第三,现行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健全三、社区中的再就业工程(一)社区推行再就业工程的意义(二)社区中再就业工程的现状和主要内容 1、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于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机构,使再就业工程规范化和制度化; 2、挖掘社区内外部资源,积极拓宽失业与下岗职工
9、分流安置和再就业的途径; 3、针对目前失业与下岗职工技能单一、素质低下的特点进行职业培训; 4、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对因失业或下岗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偏激行为进行矫治,使相关人员回归健康心态和健康人格。(三)社区中再就业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1、劳动力需求不足或工作岗位的短缺制约了社区再就业工程的实施; 2、各社区户籍制就业的限制和地方政府对当地城镇劳动力就业权力的保护造成了再就业工程效益的“漏出”; 3、失业、下岗人员素质的低下、观念的陈旧阻碍了再就业工程的推行; 4、影响社区再就业工程政策到位的因素还有就业资金匮乏、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6、社区管理第六
10、讲 社区参与和社会自治 一、社区参与的意义和载体(一)社区参与的概念及分类(二)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动力和要义1、国外社区发展的实践2、我国社区发展的实践(三)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参与的多样化载体(四)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二、居民委员会的应然角色和现实角色(一)居民委员会的由来与发展(二)现阶段全能主义居委会的尴尬与苦恼(三)关于居委会角色与功能调整的若干思考1、关于居民委员会的角色和组织属性2、关于居民委员会的组织职能(四)努力搞好现阶段居委会工作的制度创新1、建立直接选举的、非职业化的居民委员会制度2、建立居民委员会与政府派出机关互动关系的新模式3、构建居民委员会与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
11、机构的互动关系模式三、村民委员会:我国农村最重要的村民自治组织(一)村民委员会的社会基础与法律基础(二)村民委员会依法自治的基本内容(三)村民委员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0272)社区管理样题一、 名词解释: (20分) 1集镇社区 2大政府3社区参与 4社区管理体制二、判断题:(10分)1村民委员会是由镇长直接委派的。2失业和下岗人员交由社区管理的前提是他们的户籍必须在本社区。三、简述题:(30分)1简述社区构成的人口要素。2如何理解政社职能分开是组织职能分化的核心?3简述我国社区服务项目的基本框架。4简述社会保障的类型。5简述社区社会救助产生的必然性。 四、论述题:(10分)1联
12、系实际谈谈政府行为在社区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 (0272)社区管理答案一、名词解释: (20分) 1集镇社区也称城镇社区,实际上是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某些成分与特征的社区类型,是农村和城市相互影响的一个中介。 2大政府即指行政全能主义的、高度集权的政府,主要通过依附或附属于它的各种单位化组织,并辅之于地区管理,实现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严密控制,当然也包括对人们的社会支持。3社区参与既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法和手段,更是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之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之成果的分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管理 0272 社区 管理 复习 大纲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