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电闪波尔卡说课稿.doc
《雷鸣电闪波尔卡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鸣电闪波尔卡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雷鸣电闪波尔卡说课稿课题:雷鸣电闪波尔卡 课时:第一课时一、说教材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初中音乐教材第14册第5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雷鸣电闪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这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作于1868年初狂欢节期间,同年2月16日首演,献给艺术家协会。在乐曲中,作者采用其一贯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了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为雷鸣的场面。 全曲为ABA 二、说学情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要以兴趣爱好为学习的基本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内容和情绪,,从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与舞曲音乐及其相关文化感兴趣。三、说目标1、 通过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了解去曲式结构,认识波尔卡这种舞曲体裁,及其作者“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斯特劳斯。3、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与舞曲音乐及其相关文化感兴趣
3、。四、说重点难点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上的作用,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五、说教法首先运用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来是学生了解、熟悉作品的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情绪与其相关的知识,并运用学生实践和参与的教学法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波尔卡这一舞曲体裁。使学生喜爱舞曲音乐,并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六、说过程一、导入师:气候是多变的,它以许多不同的天气情况来体现,有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也有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音乐,感受一下音乐是怎样来表现天气的,并请同学们来说说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怎样的天气?(播放音乐)生:略师:很好,确实是“雷鸣电闪”。接着让我们
4、再来听一遍,这次要让同学们来判断一下音乐中是用什么声音或者说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雷鸣电闪的?(播放音乐)生:略师:大家都听得很仔细,都听出了是鼓和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表现雷鸣与电闪的鼓与镲。(出示鼓与镲的图片,分别介绍定音鼓、小军鼓、大军鼓、大镲、吊镲)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欣赏这个用鼓与镲来表现雷鸣电闪的音乐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揭示课题)二、新课教授1、 波尔卡介绍师: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品的雷鸣电闪,那又何为“波尔卡”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波尔卡”的介绍。波尔卡是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他是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鸣电闪 波尔卡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