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毒品教育校本教材.doc
《中学毒品教育校本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毒品教育校本教材.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毒品教育校本教材第一章 认识毒品1、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2)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3)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4)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5)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毒品是如何分类的?毒品的分类方法有
2、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5、什么是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6、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
3、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7、什么是罂粟?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8、什么是罂粟壳?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芦、烟斗斗等。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直径1.55厘米左右,长37厘米左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表面常见纵向或横向割痕。气味清香,略苦,可入药。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
4、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虽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因此,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9、什么是鸦片?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10、什么是吗啡?吗啡是鸦片(阿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粗制吗啡称为“黄皮”。吗啡制剂多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
5、,医学上叫盐酸吗啡。吗啡的成瘾性很强,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等都是吗啡的衍生物。11、吗啡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吗啡的药理作用主要是:(1)镇痛。吗啡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并且持续时间长。(2)镇静。吗啡可有效改善因疼痛引起的焦虑、恐惧等不愉快情绪。(3)止咳。能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活动,使呼吸减慢并产生镇咳作用;(4)止泻、通便。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括约肌,有止泻和通便的作用。12、什么是海洛因?海洛因(Heroin)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1874年,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经人工合成海洛因。其简要过程是:从罂粟果实中收取浆汁,风
6、干后制成鸦片,将鸦片溶于水,经化学过程制成吗啡,再将吗啡经过不同的化学处理合成粗制海洛因,粗制海洛因经进一步纯化,便成为海洛因。1898年,拜尔(Bayer)药物化学公司将海洛因作为戒断药批量生产,用其治疗吗啡成瘾,但在应用中发现其成瘾性比吗啡更为强烈,其药效与毒性达到同等数量吗啡的35倍。此后,各国取消了海洛因在临床上的应用。海洛因的合成,不仅没有成为药品造福人类,反而成了危害人类的“白色瘟疫”。13、什么是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14、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精
7、神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等,共2类119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15、什么是兴奋剂?常见的有哪些?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常见的有:苯丙胺类(冰毒)、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等。第二章 毒品的危害一、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1)身体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
8、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2)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
9、,海洛因属于阿片类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二、毒品危害人体的肌体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1)静脉注射毒品 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
10、: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云南省昆明市的张福娟,1993年染上毒瘾,虽经几次戒毒,仍难以戒断。由于注射毒品身上千疮百孔,全身溃烂。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直接和全面的损害。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脓肿、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3)通过呼吸道途径吸食毒品是指毒品加温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吸食方式。长期吸食对呼吸道系统造成恶性刺激,轻者易患气管炎,重者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癌。
11、三、毒品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吸毒摧残人性吸毒导致自伤自残自杀郭某某,毒瘾发作,剖腹自杀未成,腹部缝合18针。青海吸毒女青年索南措用烟头烫伤双手。湖南某男毒瘾发作时自断左臂。福州某男自伤左臂。吸毒加速死亡河南郑州赵某毒瘾发作,用牙刷插进鼻孔自杀。广西一吸毒女青年,毒瘾发作时跳楼自杀。电影演员朱洁,在影片长大成人中扮演一名“傍大款”的平民女儿,后沦落为吸毒者。朱洁本人却在拍片过程中吸毒成瘾,还未等到影片在全国公演,就因吸毒过量而死亡。(2)吸毒毁灭家庭“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尽田地房廊”。这是无数吸毒者的共同遭遇。吸毒导致家破人亡青海省西宁市吸毒人员马玉
12、兰夫妇,因吸毒先后死亡,家中财产全被吸光,留下两个不满10岁的小孩和年迈的老母,生活苦不堪言。湖南某家全家吸毒。败家后全家纵火自毁。吸毒遗害后代广西南宁市一名妇女怀孕期间吸食毒品,致使胎儿在母体中就深受毒害,一出世便呈窒息、痉挛状态。此后,母亲哺乳必须吸食毒品,婴儿才肯进食,否则便哭闹不止,严重危及生命。(3)吸毒危害社会 吸毒诱发刑事犯罪一个吸毒者在骗光、偷光、拖垮了自己的家庭和朋友之后,仍不能自拔,那他就要开始对社会犯罪了。盗窃、抢劫、杀人、贪污、诈骗、卖淫等,都是吸毒者最常见的行为。吸毒贪污云南吸毒人员刘澜斌,原是某银行系统工作人员,因染上毒瘾,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74万元,被判处无期
13、徒刑。吸毒盗窃抢劫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盗窃案。李雪峰、施军等5名吸毒人员为筹集吸毒所需资金,在西安等地的停车场作案多起,先后盗窃各种机动车8辆,总价值70余万元辽宁省营口市吸毒人员尹副平因吸毒花去10万余元。后向其父索要毒资遭拒绝后,纵火烧毁其父的福利化工厂,损失达60多万元。吸毒杀人抢劫吸毒人员周西民、白俊杰为弄钱吸毒,闯入陕西省戏剧研究院著名画家秦惠浪家中,将其一家四口人全部杀害,抢劫现金6万余元以及其他财物。周西民、白俊杰被判死刑。A、吸毒为害社会福建省福州市“两劳”释放人员陈旺盛、高升与林昌清等吸毒人员,因吸食冰毒产生幻觉,行为失控,在不到45分钟的时间内,劫持小车3辆,开枪射
14、击小车5辆、边三轮2辆,打伤干部群众18人,驾车撞坏小车3辆,摩托车1辆,撞死下班工人5名。陈旺盛被公安干警当场击毙,其犯罪行为才被终止。 B、吸毒杀害母亲重庆市南岸区吸毒人员陈明勇,毒瘾发作时向母亲刘世芳要钱吸毒未成,用刀砍死母亲,现场惨不忍睹。C、吸毒败坏社会风气 一些女青年吸毒成瘾后,不得不靠卖淫维护吸毒,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D、吸毒影响经济发展导致贫困 一些毒品问题严重的地方,很多人不思生产,体能下降,丧失了劳动能力,农田荒芜,疾病横行,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某偏远村子,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染上毒瘾。因吸毒,一些青少年一出生就痴呆发傻,染痴膏肓,土地更无人耕种。(4)吸毒误祸国家
15、“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上,我国深受烟毒危害,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陷入沉痛的灾难之中。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同鸦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第三章 中国青少年吸毒诱因吸毒诱因之一:无知好奇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有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有位青年董某,听说毒品能让人舒经活络,便萌生了试一试的念头。岂料,再也不能自拔。最终,他为筹集毒资而抢劫出租车,被绳之以法。由于对毒品的无知,有的女孩子听说吸毒可以减肥,竟信以为真,结果生命逝去的速度比体重减轻的速度还要快。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等
16、念头,一些青少年认为“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我不信它有那么神”、“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探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北京的花季少女刘某,一向活泼好学,还是高三年级的团干部。她知道自己的一位同学吸毒之后非常好奇,从打听同学吸毒后的感受开始,逐渐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最后,也尝试起吸毒。第一次吸毒后,她的感觉并不好,她详细地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感觉。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她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辍学出走,为筹集毒资进了歌厅,直到被送进强制戒毒所。吸毒诱因之二:上当受骗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中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毒品
17、贩子为躲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陷阱,把青少年一个个拉下水。这些陷阱有花言巧语、请客吃饭、递烟、诱骗服用掺有毒品的食物饮料等。青少年常常成为他们猎取的对象。毒贩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往往六亲不认,更何况牺牲少年儿童!广州的高二学生李某,无意间碰到原来的一个邻居,那个邻居其实是个毒贩。李某被毒贩拖着进了饭馆,两扎啤酒下肚,二人无话不谈。毒贩给了李某一支装有毒品的香烟,李某吸完后感到有些不舒服。毒贩于是告诉李某这是专门为男性制造的香烟,有强身壮阳的功效。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李某又抽了一支“壮阳烟”,感觉似乎不错。这样,毒贩在两个星期里不断免费提供“壮阳烟”给李某,直到李某成瘾,自己掏腰包买“
18、烟”。李某从此成为这个毒贩的固定“客户”。有对毒贩子夫妇,利用赊账供毒的方式,诱骗了76名青少年吸毒成瘾,不但榨干了他们的钱财,还致使其中4人因吸毒过量而死亡。这些青少年至少犯了三个错误:一是缺乏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未能提高警惕,轻信谎言断送了大好前程,甚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二是发现自己吸毒后,缺乏主见,意志薄弱,没能及时向人求助;三是没有向公安机关报告,使毒贩逍遥法外,危害社会。吸毒诱因之三: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有些青少年认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甚至认为“好吃的,吃了;好玩的,玩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差不多都见识了,抽就抽点,不枉来到人世一遭”。许多青少年就是
19、这样尝试着吸毒的。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吸上,就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家业很快抽光,并最终要断送自己的性命。柳州的歌厅服务生张某,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在疯狂的音乐节奏中摇头不止,他知道那些年轻人服用了最流行的“摇头丸”。在张某和旧日的同学一起聊天时,他从大家的议论中感到似乎大家挺羡慕的。张某认为服用摇头丸是新生活方式,是时尚的表现。于是,这个17岁的少年也开始服用摇头九,不仅如此,他还大张旗鼓的向周围的朋友吹嘘。海南的一个富家子弟莫某,时常看到进出老板俱乐部的一些生意人吸毒,这些人挎着女郎,开着名车,看上去十分潇洒。莫某认为这就是高档生活、高档消费的标志,于是也开始吸毒。最后,他不仅盗卖了父母辛辛苦
20、苦挣来的房产、汽车,还因引诱同伴模仿“有钱人的生活”而犯罪。错误的人生观导致许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最终断送了他们本来美好的前程。吸毒诱因之四: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许多年轻人染毒是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坚决拒绝这种不良影响是唯一的选择,否则必将酿成大祸而危害自己或他人。有一位戒毒者在叙述吸毒史时说:“一次,一位朋友给了我一支香烟,并用手指挑了很少一点白粉放进去。我想这么一点点是不会上瘾的,就接过来抽了,当时只感觉到恶心呕吐。第二次。我又抽了一支,这次找到了感觉。谁知道这一尝尝出了味道,就上瘾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没想到这是致命的一口啊!”有位少女12岁时就跟母亲学会了吸毒,14岁时就不得不出卖
21、肉体以赚取母女二人吸毒所需的费用。在戒毒所里,女儿开始醒悟,母亲却利用强制戒毒期满的机会,骗取了女儿仅有的1000元戒毒费,一去没有音信。毒瘾缠身的这个女儿,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在一次毒瘾发作时冲向一辆正在行驶中的出租车。虽经抢救她自杀未成,但是她的脸上却留下了永久的疤痕。由于同学、同伴、同事、亲属吸毒的不良影响而导致吸毒的青少年,每年都有许多。他们在最初发现自己置身不良影响的时刻,没有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这为日后种下了祸根。事实上,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向禁毒和戒毒机构举报自己周围的贩毒吸毒者。吸毒诱因之五:受挫后逃避现实 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师
22、生关系不好、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试图以吸毒麻醉自己。这种不积极的心态,其结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车”。 何某从小到大,学习一帆风顺,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更好,直接“威胁”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何某开始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期末考试最后一门还没考完,新同学领先5分,于是何某的自尊心受挫,面子上挂不住了。在考最后一门功课时,河某孤注一掷,采取作弊的形式,结果,不仅作弊败露,而且名誉扫地,处分、检讨接踵而来,一直过于顺利的何某被悔恨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于是逃遁在毒品的梦幻中,使这个伤心故事又演绎了一幕悲惨结局。 贵州小老
23、板齐某,由于经营失败,产生了悲观情绪,整日唉声叹气,心烦意乱。听说吸毒可以产生欣快感,可以忘却苦恼,他于是主动寻求毒品,终日沉浸在吸毒后的幻觉中。齐某不仅自己吸,还让媳妇吸,两个人以吸毒麻痹自己,一时忘却经营上的种种烦扰。结果,家产荡尽,二人流落他乡。 人生谁人无烦恼?问题是要正确对待。青少年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去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自暴自弃。吸毒诱因之六:不正常的逆反心理 有的人是为了给吸毒者做出戒毒的榜样,不信吸毒戒不了而吸毒;还有的是想要证明自己非同一般而吸毒。这都是因为有一种不正常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有一个美满的小家庭,妻子吸毒后屡戒不能,丈夫见她那乞求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毒品 教育 校本 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