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o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简案(讨论稿) 主备人:殷红兵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 3、探讨孔子“仁”的思想主张的现代价值,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二、教学重点 1、整理文言知识。重点掌握实词:克、归、目、邦、家、事、乡、举、恕、约。辨析虚词:其、而、以。 2、梳理、筛选重要内容,把握篇章主旨。 三、教学难点 1、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2、探讨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 翻开论语,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
2、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两万多字的论语里翻下来,仁这一个字,被提到前后有109处,可以说仁的思想,是儒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那么究竟什么是仁爱呢? 下面,我们通过论语第四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来了解一下仁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朗读,感知文本 指名
3、学生试读,逐步订正字音、句读等。学生自行朗读,熟悉各则材料。三、解读,疏通字句,理解内容 学生结合注释、译注等逐条细读,要求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了解各则材料要义。读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如有学生中间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当众解答。 完成完美课堂基础练习。 第二课时一、品读,把握篇章主旨1、总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重点句)说明。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2、集体讨论什么是“仁”?(孔子所说的“仁”有哪些具体含义?)a、克己复礼为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爱人。d、恕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何做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