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物教学中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doc
《浅析中学生物教学中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学生物教学中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中学生物教学中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一中 生物组 张秀枝摘要:在对照试验和对比实验中,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实验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对照实验法在科学探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对照实验的理论和掌握对照的方法。关键词:对照试验 对比实验 对照组 实验组一、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概念对照实验(controlexperiment)如果两组(或两组以上)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不同外,其余因素都保持相同,那么这两组(或两组以上)实验称为对照实验。进行实验时,要同时进行对照实验,是因为要在同一环境下得出两种实验结果的资料用作定性及定量的对比分析。同一时间进行对照
2、实验可测出实验在环境因素改变下所作出的改变。control在英文中控制;支配;管理的意思,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实验的对照物”也就是物理上讲的“参照物”,用来做“参照物”的那个实验就称为“control”。 对比试验(comparisonexperiment) 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其中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comparison是compare的名词形式,compare就是两者相互“比较”的意思。如“Comparedwithhi
3、m,Iamabungler.(与他相比,我只能算是一个笨拙的人。)”综上所述,对照实验的范畴比对比实验广,因而又有人将对比实验称为相互对照实验。二、 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的区别:(一)对照试验(controlexperiment)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1.如何确定对照实验
4、(controlexperiment)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汪古逊先生:“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赵占良先生:“实验的目的是探索仅靠观察所看不到的未知。为了探索这样的未知,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控制或施加某种影响。在对照实验中,经过这样的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简单地说,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
5、对照组。”从以上可以看出汪古逊和赵占良的观点是一致的。但赵占良又用“加减法原理”分析“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做的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对天竺葵进行“饥饿”处理后,让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检验。叶片在自然状态下总是要见光的,人为地将一半叶片遮盖起来,让光照(实质是光合作用)这一因素处于缺失状态,这实际上就是运用的减法原理,这一组应当属于实验组,曝光的一半叶片则属于对照组。我的观点是:应该从对照的作用来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的作用:1、最简单的对照就是确认一个比较的基准,相当于物理学上将的参照系(物),这时常态即“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做为对照更为合理。“常态”为人们
6、所熟识的,这样的参照系(物)更可信和容易被接受。2、对照可以用来消除或平衡无关变量带来的影响。萨克斯做的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的实验中,绿叶在实验前已经含有淀粉,“饥饿”处理相当与实验的前测,经过前测处理绿叶已经没有淀粉了,我们只要继续让其保持这种状态就是一个的标准“参照物”“继续让其保持这种状态”其实就相当于“常态”;遮光的一半叶片还可以还可以消除从别的叶子运输的养分生成淀粉(糖类是以蔗糖的形式在植物的不同的部位运输的,如果实验时间足够长,遮光的一半叶片也含有少量淀粉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就象阴生的也叶片消耗养分影响作物的产量一样的道理)这种可能性的影响。2.如何确定对照实验(control
7、experiment)的类型:关于对照实验,科学论的书上一般是这么论述的:如果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不同外,其余因素都相同,那么这两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来决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可能会发生对换。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或者是,以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体现单因子变量原则的方法就是设置对照,所以单因子变量原则也叫对照原则,目的在于平衡和抵消实验变量以外的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设计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相互对照
8、、自身对照和条件对照等。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 (1) 空白对照: 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在对实验对象施加或减除自变量的实验中,施加或减除了自变量的实验为一个实验组,另设一组未施加或减除自变量的实验组。这两组实验中,处于自然状态(常态)的一组为对照组,处于非自然状态(非常态)的一组为实验组。例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否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饥饿”后的叶片是实验对象,光照是自变量。将“饥饿”后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则曝光的一半是常态为对照组,遮光的一半减除了自变量光照,则遮光的一半是非常态为实验组。其所以叫空白对照,是因为在两组实验中,有一组有自变量的处理,而另一组没有自变量的处
9、理,即有一组在自变量上是空白的。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分别向4支试管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2号试管放在9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观察气泡冒出的情况,并与不作任何处理的1号试管作比较,3号试管滴入2滴FeCl3溶液,4号试管滴入2滴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观察哪支产生气泡多。这样,2、3、4号试管为实验组,1号为对照组,且1号试管为典型的空白对照。即用实验研究因素所处理的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就为对照组。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再比如在探究“X元素是否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的实验中,采用溶液培养
10、法:其中甲、乙组对照实验中甲处于正常情况下即有X元素的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教材中,把设置空白对照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2)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
11、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实验中处理和观察的是同一植物细胞,即实验后细胞的质壁分离状态是实验组,实验前细胞的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在上述探究“X元素是否是植物生长的必须元素”实验中,乙组实验就存在自身对照,植物幼苗在缺 X 元素的培养液和补充了X 元素后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构成了自身前后对照,其中补充X元素之后的生长状况是与补充X元素之前的情况作对比而言的, 因此补充X元素前的实验为对照组,补充X元素之后的实验为实验组。例2(08高考全国理综I).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中学生物 教学 对照 实验 对比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