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汇编.doc
《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汇编.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一 物质性质研究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物质的性质的研究方法和程序;2、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实验原理】1、通过对金属钠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实验研究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让学生掌握对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2、在化学发展的过程中,由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室一个质的飞跃。容量瓶是实验室中重要的计量仪器,学习容量瓶的使用,对定量研究化学很有帮助。容量瓶主要用于陪制一定溶度的溶液,而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实验器具】仪器: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空试剂瓶镊子、小刀、滤
2、纸、试管夹、玻璃管、玻璃片、试管、铝箔、酒精灯试剂:氯化钠、蒸馏水、钠、酚酞试液【实验过程与讨论】一、 金属钠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1、 观察钠的性质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放在滤纸上,观察颜色、状态,并用滤纸将表面煤油吸干,用小刀切开绿豆大小的一小块,观察切面颜色及在空气中的颜色变化。2、 钠与水的反应在烧杯中预先装些水,并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马上盖上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3、 钠与氧气的实验切一块黄豆大小的钠,擦干煤油,放到玻璃管的中部,用试管夹夹持,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二、 配制100mL1.0molL-1氯化钠溶液1、 计算要
3、配制100mL1.0molL-1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 g。2、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左物右码),并转移至烧杯。3、 溶解在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并冷却至室温。4、 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至容量瓶中(不要让溶液洒到容量瓶外)。5、 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并入容量瓶,重复操作23次。轻轻振荡容量瓶,是溶液混合均匀。6、 定容往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将容量瓶盖好。7、 摇匀压紧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8、 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空试剂瓶中,贴上标
4、签。【拓展实验】1、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将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迅速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2、用质量分数为36.5%,其密度为1.20gcm-3浓盐酸配制100mL1.0molL-1 盐酸溶液。【问题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误差分析: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生锈,导致实验结果 ;溶解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导致实验结果 ;转移时有部分液体溅出,导致实验结果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导致实验结果 ;溶解时放热,且未冷却至室温,导致实验结果 ;在定容时,仰视读数,导致实验结果 ;俯视读数,导致实验结果 ;在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
5、,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导致实验结果 ;加水至刻度线后,摇匀过程中,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_(填有或无)影响。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二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实验目的】1、认识铁及其化合物重要的化学性质2、学会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3、掌握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程与方法【实验原理】铁单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不同的氧化剂分别氧化成+2或者+3价。而+2价的铁元素化合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亚铁离子容易被氧化剂氧化成+3铁离子。含有+3价的铁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可以与金属反应,如氯化铁溶液可以氧化铜单35质与铁单质,而氯化铁自身被还原为氯化亚铁。亚铁离子与铁
6、离子都可以与碱反应得到氢氧化物沉淀。碳酸氢盐热稳定性都较差,如NaHCO3受热易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强酸反应均能产生CO2,但是NaHCO3溶液与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更快。【实验器具】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酒精灯、单孔塞、导管、气球试剂:0.02molL-1KSCN溶液、 FeCl3稀溶液、30%FeCl3浓溶液、1 molL-1 FeCl2溶液、15%CuSO4溶液、铁粉、铁钉、10%NaOH溶液、铜箔、锌粉、0.01 molL-1KI溶液、新制氯水、稀硝酸、稀盐酸、淀粉溶液、0.002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碳酸钠粉末、碳酸氢钠粉末、澄清石灰水、在空气放置已久的氯化亚铁
7、粉末。【实验过程与结论】一、铁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1、铁与酸的反应在2支试管里各加入少量铁粉,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和盐酸,振荡,观察现象。2、铁与盐溶液的反应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CuSO4溶液,再将一段铁丝放到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观察发生的现象。二、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1、铁离子的检验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的水,再滴入几滴FeCl3稀溶液,然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振荡,观察现象。2、铁离子与碱的反应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的NaOH溶液,再滴入少量FeCl3稀溶液,振荡,观察现象。3、铁离子的氧化性在一
8、支盛有3mL水的试管中加入几点氯化铁溶液,再滴加3滴KI溶液,最后滴加2滴淀粉溶液,观察现象。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mL氯化铁溶液,再加入少量的铁粉,观察现象。4、亚铁离子与碱的反应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的NaOH溶液,再滴入少量FeCl2稀溶液,振荡,观察现象。5、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的FeCl2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振荡,观察现象;继续往试管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振荡,观察现象。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在1支干燥的试管里加入1克的碳酸氢钠粉末。装置如图所示,导管的另一端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给试管加热,观
9、察实验现象。注意:当实验结束时应当先撤导管在熄灭酒精灯。2、与酸的反应在2只气球中里分别加入等质量(1克)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粉末。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稀盐酸,将两只盛有不同药品的气球套在试管口,同时将药品粉末倒入试管,观察现象,比较气球胀大的快慢。【拓展实验】氯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氯化铁。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置于空气中的氯化亚铁粉末是否被氧化,是部分被氧化,还是全部被氧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_【问题讨论】1、实验室中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往往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或者铁钉,目的是什么?2、同学设计如右图的实验装置来对比Na2CO3和NaHCO3固体的热稳
10、定性,则A应该放置药品_;B应该放置_,为什么?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三 氮、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目的】1、学会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制取气体的基本操作2、掌握铵盐与浓硫酸的性质3、学会氨气、二氧化硫、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根据反应物的性质、状态和反应条件等来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气体时,也应该根据所收集的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收集方法。铵盐与碱共热后会得到氨气,而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气体,氨气溶于水后得到碱性的氨水溶液。浓硫酸既有酸的通性,又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特性。浓硫酸与铜片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常有二氧化硫气体产生
11、。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漂白品红,可以利用这点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检验离子是否存在,应根据其性质设计检验方法,一般都是形成沉淀、气体或者是让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实验器具】仪器:烧杯、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胶头滴管、火柴、药勺、点滴板、水槽、棉花、纸片。试剂:氯化铵、氢氧化钙、酚酞溶液、硝酸铵、硫酸铵、浓氢氧化钠溶液、胆矾晶体、浓硫酸、稀硫酸、铜片、品红溶液、红色石蕊试纸、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溶液、硝酸银溶液、亚硫酸钠溶液(新配)、稀硝酸。【实验过程与结论】一、氨及铵盐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1、氨的制取与性质取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各一药勺,在纸片
12、上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将混合物装入大试管,按图所示组装仪器,然后加热,收集氨气。收集一试管氨气,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检验氨气是否集满。将上述充满氨气的试管向下倒拿放入水槽的水中(滴有酚酞),将拇指稍微移开试管口,观察现象。2、铵根离子的检验取各一药勺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晶体,分别放在3支试管里,然后用胶头滴管各滴入一滴管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再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二、浓硫酸的性质与硫酸根的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1、 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中分别放入棉花、火柴梗和少量的胆矾晶体各两份,然后分别滴入浓硫酸与稀硫酸,观察
13、现象。2、 浓硫酸的氧化性在试管中放入一小片铜片,在加入2mL浓硫酸,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加热试管,将生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在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口放上沾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观察现象。将通有SO2气体的品红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PH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3、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硫酸钠、碳酸钠,并分别滴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再分别滴加少量盐酸溶液,观察现象。【拓展实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硫酸钠、亚硫酸钠,并分别滴入少量硝酸钡溶液,再分别滴加少量稀硝酸溶液,观察现象。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硫酸钠、硝酸银,并分别滴
14、入少量盐酸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实验结论_【问题讨论】1、在制备氨的实验中,采用了加热固体与固体反应的制取气体装置。这种制取气体装置与制取O2、H2、CO2、Cl2等气体的装置相比较,各有什么异同?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制取氨气?2、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有害气体产生,试一试举出几种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方法。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四 海水中化学元素的性质【实验目的】1、认识氯溴碘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识卤素间的置换反应2、学会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的检验方法,掌握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3、掌握分液萃取操作【实验原理】氯溴碘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
15、似性,化学上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氯气、溴单质和碘单质都具有一定的强氧化性。溴和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要大得多,据此可以用四氯化碳将溴或碘单质从它们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这种操作属于萃取。萃取后可以利用分液漏斗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在化学上,常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在于化合物。“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它是金属原子或离子在灼热的条件下获得一定的能量,发生的电子能级跃迁。由于金属的原子结构不同,电子跃迁时能量的变化就不相同,就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根据焰
16、色可以判断某种元素的存在。【实验器具】仪器:烧杯、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小刀、胶头滴管、火柴、铂丝(或光洁无锈铁丝)、酒精灯、蓝色钴玻璃(检验钾时用)试剂:新制氯水、溴水、碘水、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碳酸钠溶液、盐酸、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马铃薯、氯化钾溶液、待测白色粉末(Na2CO3和K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实验过程与结论】一、氯、溴、碘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1、溴、碘的溶解性观察溴水、碘水的颜色。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溴水、1mL碘水,再向每一支试管中各滴入10滴四氯化碳,观察现象。2、碘与淀粉的反应用小刀在切
17、下2小块马铃薯,在切面上分别滴一滴碘水与碘化钠溶液,观察现象3、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将1滴氯水滴在淀粉-KI试纸上,观察现象;将1滴溴水滴在淀粉-KI试纸上,观察现象;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溴化钠溶液,其中一支滴加2-3滴氯水,另一支滴加2-3滴碘水,观察现象。4、卤素离子的检验在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再加入几滴稀硝酸,振荡并观察现象。在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再加几滴稀硝酸,振荡,观察现象。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溴化钠溶液和碘化钠溶液,向两支试管同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二、萃取分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
18、)分液漏斗检漏。氧化:用量筒量取8mL的KI溶液倒入小烧杯,加入2滴管氯水。萃取:将所得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滴入4mL四氯化碳,充分振荡,放在铁圈上静置。分液:打开漏斗上盖,打开活塞,将下层CCl4液体从下口放出,用小烧杯承接(下层液体回收),上层溶液直接从上口倒出。三、焰色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将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干净,再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少量氯化钠溶液(固体也可以直接蘸取)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重复上述步骤,观察氯化钾的火焰颜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注意:若检验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为多数情况下钾离子溶液中常含有钠离子,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很
19、浓的黄色,掩盖了钾元素很浅的紫色,导致无法判断)。【拓展实验】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2CO3和K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试用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问题讨论】1、 用硝酸银溶液在检验Cl-、Br-、I-时为什么要加入稀硝酸。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紫色等这些特殊的火焰颜色是否属于焰色反应?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五 铝、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目的】1、认识铝和铜的化学性质2、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原理】铝和铜都是常见的金属单质。铝在纯氧中燃烧得到氧化铝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2O3、Fe3O4等)在高温条件
20、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含有铜元素的化合物也往往具有缤纷的颜色,如黑色的CuO,蓝色的Cu2+溶液,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等(俗称铜绿)等,铜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会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但是可以被氯化铁溶液氧化。碱式碳酸铜是铜锈的主要成分,受热易分解,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水、氧化铜,这三种状态分别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的产物。【实验器具】仪器:大试管、小试管、胶头滴管、镊子、脱脂棉、酒精灯、集气瓶、细沙、滤纸、剪刀、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火柴、铂丝(或光洁无锈铁丝)、蓝色钴玻璃、毛笔。试剂:铝粉、铜片、碱式碳酸铜、氧气、0.5molL-1氯化铝溶液、氯化钡溶液、30%氯化铁溶液、6m
21、olL-1盐酸、6molL-1氢氧化钠、浓氨水、澄清石灰水。【实验过程与结论】一、铝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1、铝与氧气反应用镊子夹住一小团脱脂棉,蘸上铝粉。在酒精灯上点燃。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底有细沙),观察现象。2、铝与酸碱的反应将两小片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再向试管分别加入6molL-1盐酸和6molL-1氢氧化钠各3mL,观察实验现象。二、氢氧化铝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包括化学方程式)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氯化铝溶液,然后分别逐滴滴加NaOH溶液和氨水,直至生成大量沉淀。在继续滴加NaOH溶液和氨水,观察现象。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编 高中化学 实验 报告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