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论文-“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实验报告.doc
《中学论文-“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论文-“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实验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实验报告职工子弟学校一、问题提出早在1997年就听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报告;5、6年前,我又认识了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我被他们那种自主的合作学习,人文的、和谐的班级管理着实迷了一阵子,我也渴望班级管理自动化,但在临浯中学任教时浅尝辄止后便败下阵来。适逢2006年教育大改革,一股“小组合作”的春风刮遍城乡教育,我这时才真正意识到原来那种纯粹的“灌输式”课堂认知方式是何等令学生厌烦,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思路真的是疲于应付,不见成效。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坚定了自己改变的信心,借着上级教改春风,主动要求承担了2006级初中新生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
2、,开始了实现我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实验之路。三年下来,我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实验迎着春风一路走来,竟有了些绿意!去年下半年,全省素质教育改革全面启动,学校教导处与政教处联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管理实践探索,我当然也与任课老师一起,异常兴奋参与到这项研究活动中来。二、理论依据实验一开始,我就大量翻阅各种教育理论书籍进行参考,并上网查询大量的实践活动报告和论文总结,很快便确定了自己的探索依据:1、新课标课改精神。2、教育理论基础自我教育。3、心理基础群体效应。、社会基础社会竞争与合作。、人本管理理念管理人文性。、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理论。三、实验目的我的探索主要是根据70年代
3、兴起于美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异质分组(每组4-8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我想把这种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运用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和学习生活中,把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合作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小组的合作竞争中养成主动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班级管理自动化,最终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走一条艺术之路!果真如此,教师不就是一种是很轻松,很有趣味,很时尚的一门职业!一接手新的班级,我就怀着这样的憧憬有步骤地摸索开来。四、实验过程1、实
4、验日程第一阶段(2006年9月-10月)准备发动阶段,做好小组合作的思想、行动准备,为后面的具体实施打好坚实基础。第二阶段(2006年10-2007年2月)实验具体实施阶段。在老师的扶持监督下,各小组在学习(课上课下)、娱乐生活、卫生纪律、行为习惯,学校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竞争,进行小组建设。第三阶段(2007年3月-2009年2月)在老师的监督下,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正常运转阶段,班主任逐渐退出“扶持”的舞台。第四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实验总结阶段。对实验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经验和教训,并撰写实验论文和实验报告进行理论总结。2、实验过程首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我
5、通过班会、班委会、骨干学生座谈会,甚至从自己所教学科中挖掘合作精神的是治并灌输给学生,让他们也从心里真正理解小组合作的含义,认可小组合作在他们的学科学习、个人成长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这样先让学生们在意识上有了一个很强烈的合作意识,并达成共识,为后面的小组合作行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组织得力的班团委并及时培养。我对班团委(共十名)的确定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试用和观察阶段。通过个人自荐申请和老师任命将上述职位暂时确定下来,试用一个月。在这个过程中,我拿出很多精力来接触他们,以求最充分的了解,毫不草率。因为这个团体是小组合作有力的“监督机构”,它在小组合作学习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
6、据班级量化细则全程对各小组进行准确评价。第二个阶段是竞选。凡是有意向的同学,都可在一个月后参加竞选。一旦竞选成功,所有学生便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管理中无条件服从他们所执行的班规校级,有意见可找班主任。各班委根据分工既各司其职又协调合作,所有班团委一个学期竞选一次。当然,在这一个阶段,我对当选的班团委的培养是非常用心的的,我时刻在他们身边及时的准确的给他们以方法的指点和精神的鼓励,保证了班团委的健康发展。同时,为了防止班委工作久了产生厌倦的情绪,我引进竞争这一泓活水,设置了值日班委(通过申请批准),让所有学生进行管理体验,为他们下一学期参加竞选打好基础,同时增加了常务班委的忧患意识,督促他
7、们永不懈怠!再次,脚踏实地、耐心细致地搞好小组建设 。小组的组建。我和班团委根据一个月以来的了解和考察,根据文化成绩、思想素养、行为习惯、性别比例、爱好特长,甚至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将班内64名同学分成8个大组,16个小组,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异质特色小组,利于同学们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小组自我管理。A、小组组织的建立。首先投选组长。各小组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选举确定组长、副组长。其次确定本组名称及本组格言、组规,对子、每名成员的责任,迅速展开小组文化建设。B、小组的合作学习管理1)小组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以后,组长即根据
8、教师课堂合作学习的要求,在不同分工的协调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由组长掌握并调控合作学习情况,并将每次活动表现突出的计入学生在校表现汇报表,班委根据分工对此也进行各个小组的监督,并将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进行班级量化记录。2)小组的课后学习。第一、积极开展“对子”( 即两个学习有差异的学生就近结成“对子”,“ 对子”之间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习经验、方法监督、协作)。小组之间结成“联谊小组” 或“挑战小组”,在学习生活中团结协作,监督提醒,公平竞争。第二小组作业互查互督。组长负责检查全组及抽查“联谊小组”的背书、作业情况,并有权导引学生自学。C、小组卫生管理。班内64名学生,每人的卫生区域(包含区域内
9、的公物安全)在室内外是固定的,班级值日实行大组轮流值日,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人,主要是负责监督每位学生区域职责履行情况和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及擦黑板、倒垃圾。由卫生委员对值日生和每位学生实行班级量化记录。E、小组纪律管理。 班级每日都由副班长协同值日班委记录班级纪律情况(包括组内合作学习的纪律、自习纪律和集会纪律),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同时,小组定期召开组会,反省阶段性纪律管理得失,并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一班会,班长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表现好、坏突出者都由组长在“学生在校表现汇报表”中具体的如实填写,并根据组规进行小组
10、量化记录。D、小组生活、娱乐管理每次过周返校,生活委员都要将个小组长收取的生活费上交班主任保存,而且对平日的宿舍生活、餐厅就餐实行监督量化。每月的周末,班内一般要进行文娱活动,文娱委员和团委根据各组成员的表现纳入小组量化和班级量化。生活虽然紧张些,但每位学生脸上洋溢着充实、收获的微笑。小组评价。班内以小组为单位,所有的评价都是以小组为最后落脚点,重集体,轻个人。具体评价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组内评价。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全方位的过程性量化记录,以“学生在校表现汇报表”为主要阵地(见附录),这是班级协助各组搞好小组建设、督促其内部管理的有力武器,但不算在班级量化中,目的是为家长提供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
11、第一手材料,是小组在期末结束对成员进行综合量化的主要依据,是实现小组健康发展的总抓手。监督权在班主任和正、副班长。第二层,班委评价。各班委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用不同的标记对各小组进行全方位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科合作学习情况、每位学生在室内外的卫生财产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学校对班级的各项考核情况(如手抄报、板报、读书活动、节日演出、广播稿撰写、各种体育比赛等)、班级集体活动表现情况。每周小组内推出两名“每周之星”(如自习之星、课堂之星、作业之星、外出之星等)参加班级的10名“每周之星”评选,评选结果计入各组量化。第三层评价,教师评价。科任教师主要根据班级量化细则对学生及其各个小组在课堂的合作学习表现给
12、与量化,有学习委员负责记录。而班主任除了这方面外,还要对小组日常学习和生活全方位进行抽查,随时进行小组量化记录。 评价结果的使用。对小组评价结果的使用是实现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关键,是对小组学校生活好坏的的阶段性定位。没有这个使用,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不用说管理的自动化了。这个运用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过程性的,每月一次。即每月将所有的评价结果分出名次来,综合评价名次靠前的小组可偕同本组成员随意挑选座次,用这种方式主要是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永不懈怠;第二个层面是期终性的,即每学期根据综合评价名次分配优秀指标(假设学校分配给班内39各指标,分配比例是8:7:5:5:4:4: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论文 小组 合作 班级 管理 有机 结合 实验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