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章 反应与制备.doc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章 反应与制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章 反应与制备.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反应与制备一、 氧化反应与应用1、氧化反应化学反应中,凡失去电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Oxidation Reaction)。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氢原子的减少或氧原子的增加。在有机合成中,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单元反应,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制取许多含氧化合物,例如醇、醛、酮、酸、酚、醌以及环氧化物等,应用十分广泛。工业上常以廉价的空气或纯氧作氧化剂,但由于其氧化能力较弱,一般要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氧化反应;实验室中常用的氧化剂有KMnO4、Na2Cr2O7、HNO3等。这些氧化剂氧化能力强,可以氧化多种基团,属于通用型氧化剂。以KMnO4作氧化剂,在不同的介质中,反应结果
2、一样。KMnO4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进行氧化时,锰原子的价态由+7下降为+4,生成二氧化锰,它不溶于水而被沉淀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平均1mol高锰酸根释放出1.5mol原子氧:2KMnO4 + H2O 2MnO2+ 2KOH + 3O在强酸性介质中,锰原子的价态则由+7降至+2,形成二价锰盐,平均1mol高锰酸根释放出2.5mol原子氧:2KMnO4 + 3H2SO4 2MnSO4+ 2K2SO4 + 3H2O + 5O例如,在碱性条件下,如果将1mol乙苯氧化为苯甲酸,则需要4molKMnO4:CH2CH3COOH+ 6O + CO2 + 2H2OOHOH相对来说,KMnO4在中性介质中的氧化
3、反应要温和一些,适合于由烯烃制备邻二醇:KMnO4,H2O010CH3(CH2)7CH=CH(CH2)7COOH CH3(CH2)7CHCH(CH2)7COOH在碱性介质中,KMnO4可以将伯醇或醛氧化为相应的酸,也可以用来氧化芳烃上的侧链。CH3CH3KMnO4,OH-CH3CHCH2OH CH3CHCOOH76%COCH3CH3COOHCOOHKMnO4,OH-64%KMnO4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反应常在25%以上的H2SO4溶液中进行。在酸性介质中,KMnO4对烷基芳烃的氧化常伴随着脱羧反应,因而酸性介质法用得很少。CH3COOH+3O + H2O如何确定待氧化反应物与KMnO4的配比,以
4、甲苯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成苯甲酸为例,每氧化1mol甲苯需消耗3mol原子氧,也就是说,1mol甲苯需投入2mol的KMnO4:除了丙酮、醋酸、叔丁醇等少数溶剂外,KMnO4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其氧化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以KMnO4水溶液对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反应是发生在水相与有机相界面之间,反应速度比较慢,收率也比较低。如果加入一些相转移催化剂,则会产生奇效。 HNO3作为氧化剂,1molHNO3可释放出1.5mol原子氧:2HNO3 2NO2 + H2O +3O由于HNO3氧化性很强,通常用于羧酸的制备,例如由环已醇经HNO3氧化生成己二酸:OH+ HNO3 HOOC(CH2)4COOH2、
5、KMnO4氧化实验通法KMnO4氧化法多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现以烷基芳烃氧化为芳烃羧酸为例,按0.1 mol烷基芳烃投入量计,依次将0.1mol烷基芳烃、0.1molNa2CO3和600mL水加入到10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将0.3molKMnO4(投入量是以芳烃上一个甲基形成一个羧基的关系而计量的)分次投入到反应瓶中。加热回流,每加入一份KMnO4都要待反应液紫色褪尽后再加另一批。加料完毕,如果紫色不久褪去,需再补加适量的KMnO4(约占总投入量的10%),然后,继续搅拌回流24 h。趁热过滤,用沸水将二氧化锰沉淀洗涤3次。合并滤液,用50%H2SO4进行酸化,析出芳酸沉淀,过滤,并用少量
6、冷水洗涤,再用水重结晶。3、l,9-壬二酸的制备纯l,9-壬二酸:m.p.=l06.5。(1)实验原理用油脂水解得到12-羟十八烯-9-酸,后用KMnO4氧化制l,9-壬二酸。KMnO4O95%乙醇蓖麻油 + KOH CH3(CH2)5CH(OH)CH2CH=CH(CH2)7COOH CH3(CH2)5CH(OH)CH2CH=CH(CH2)7COOH HOOC(CH2)7COOH(2)实验步骤蓖麻油的水解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3gKOH和30mL 95%乙醇所配成的溶液。然后将12g蓖麻油加到KOH的醇溶液中。放入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回流2 h,然后将溶液倒入100mL水中,用H2SO
7、4酸化1,分离出来的有机酸在分液漏斗中用50mL温水分两次洗涤。分出上层,用无水MgSO4干燥2,得粗12-羟十八烯-9-酸1012g。1,9-壬二酸的制备将10g干燥的12-羟十八烯-9-酸溶于80mL水和3gKOH所配成的溶液中。在1000mL烧杯中放置20gKMnO4和30mL水,将溶液搅拌以促使KMnO4溶解,当KMnO4全部溶解后3,在激烈的搅拌下,将12-羟十八烯-9-酸的碱性溶液一次加入4,温度很快升高,继续搅拌半小时。在氧化混合物中,加入12mLH2SO4(密度1.84)和50mL水所配成的溶液5,在蒸气浴上加热15min,促使二氧化锰凝聚6,并趁热过滤。过滤后,将滤渣放在烧杯
8、中并用150mL水煮沸,以溶解可能沾附在MnO2上的壬二酸,趁热将混合物过滤,将滤液与上面的主要母液合并,蒸发、浓缩至200mL左右,然后用冰水冷却、过滤,并用30mL冰水洗涤二次,干燥得12g1,9-壬二酸(产率为37%)。产物的m.p.在971047。粗制的l,9-壬二酸可用乙醇和水进行重结晶。注释:1 所用H2SO4浓度以H2SO4与水之比为l3(体积比)为宜。2 如不放置,可省掉用无水MgSO4干燥这步,直接进行氧化。3 可温热到40以促使KMnO4溶解。4 此时混合物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如果搅拌不够激烈将影响产率。5 加酸时也有大量泡沫产生,酸可分批加入。6 加热可促使MnO2凝聚。否
9、则,MnO2成凝胶状,给过滤带来困难,同时影响产品产量。7 用蓖麻油水解,氧化制l,9-壬二酸,由于蓖麻油本身组分差异,因此产物的熔距较大。思考题:1、蓖麻油的水解为什么要在KOH醇溶液中进行,而不在KOH水溶液中进行?2、为什么要将12-羟十八烯-9-酸的碱性溶液一次加到KMnO4溶液中?二、还原反应与应用1、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化学中,能使有机分子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一类反应称为还原反应(Reduction Reaction)。还原反应在精细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常用的还原方法有金属与供质子剂(如酸、醇等)还原、催化氢化、金属氢化物还原等。其中,金属与供质子还原法在实验室中应用较为广
10、泛。例如锂、钠、钾、镁、锌、锡、铁等金属,它们的电动势均大于氢,都可以用作还原剂。常用的供质子剂有酸、醇、水、氨等。Na+CH3CH2OH如果金属与供质子剂反应太强烈,则还原效果不好,因为质子会以分子氢的形式逸出。例如金属钠与盐酸就不可用来作还原剂,但是金属钠可以与醇一起作还原剂:65%OHOCH3CHC5H11 CH3CHC5H11电动势大于氢的各种金属与不同的供质子剂组合在一起,数量很多,而且它们的还原性能还与反应条件以及被还原物结构有密切的关系。2、羰基还原实验通法(黄呜龙还原法)在500 mL三口烧瓶上,配置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管。依次向反应烧瓶加人0.1mol羰基化合物、13g(0.
11、26mo1)85%水合肼、3g(0.23mo1)KOH及180mL二甘醇。开启搅拌,加热至13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2h。然后将反应装置改为蒸馏装置参见图2.6(1),蒸出多余的肼和水,直至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升到195210,再将蒸馏装置改为回流装置,并维持回流,直到无氮气放出为止(需时约4 h)。冷却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等体积水稀释,然后,用乙醚提取3次。乙醚提取液依次用稀盐酸、水、5%Na2CO3水溶液、水进行洗涤,经无水MgSO4干燥,蒸除溶剂。最后,对残余物进行蒸馏或重结晶。3、硝基芳烃铁屑还原实验通法通常,1mol硝基化合物的还原需要34mol的铁屑,大大超过理论值。在以铁屑作还原剂
12、的反应过程中,电解质的存在可提高溶液的导电能力,加速铁的腐蚀过程,加快还原速度。研究表明,在铁屑对硝基苯的还原反应中,不同的电解质对还原速度影响的活性顺序为:NH4ClFeCl2(NH4)2SO4BaCl2CaCl2NaClNa2SO2KBrNaAc水在铁屑还原硝基芳烃的反应中,既作介质又作还原反应中的氢源。水与硝基芳烃的用量比为;501001。对于低活性硝基芳烃,可以加入甲醇、乙醇等与水相混,有利于反应。在圆底烧瓶上配置回流冷凝管,依次加入0.3moI铁粉、2g氯化铵及50mL水。边搅拌边加热,小火沸煮15min1。稍后加入0.1mol硝基芳烃。搅拌并回流1.5h。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后处理。根
13、据胺类产物的不同性质,可以采用相应的分离提纯方法:(1)对于不溶于水且具有一定蒸气压的芳胺,可以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离。例如苯胺、对甲苯胺、邻甲苯胺、对氯苯胺、邻氯苯胺等。(2)对于易溶于水且可蒸馏的芳胺,可以采用过滤除铁泥、简单蒸馏除水分、最后作减压蒸馏的方法分离。例如间苯二胺、对苯二胺、2,4-二氨基甲苯等。(3)对于易溶于热水的芳胺,可以采用先热过滤、然后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例如邻苯二胺、邻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等。(4)对于不溶于水且蒸气压很低的芳胺,可以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例如-萘胺。注释:1 氯化铵水解后生成盐酸,铁粉经稀盐酸处理后,可以提高反应活性。NH4Cl + H2O NH4
14、OH + HCl4、对-甲苯胺的制备对-甲苯胺为无色片状晶体,m.p.4344,b.p.200.3,在空气及光的作用下因发生氧化作日而易变黑。对-甲苯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中间体,用它可以合成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还可用以制备药物乙胺嘧啶和农药杀草隆等。 (1)实验原理对-甲苯胺可以用对-硝基甲苯作原料经还原而制得。NO2CH3NH2CH3FeH2O,H+反应式(2)实验步骤在250mL三口烧瓶上,配置搅拌器和回流冷凝管。向烧瓶中加入17g铁粉、2g氯化铵和50mL水。边搅拌边加热,小火沸煮15min。稍冷却后,将14g对-硝基甲苯投入三口烧瓶中。(注意:对-硝基甲苯有毒,能经皮肤吸收,称
15、取时应戴防护手套)搅拌、加热回流1.5h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慢慢加入4mL左右5%Na2CO3水溶液60mL苯,搅拌3min1。抽滤,用少许苯洗涤滤饼,收集滤液,用分液漏斗将滤液中的苯层分出,水层用苯萃取3次(每次15m1)后合并苯层。然后用5%盐酸对苯层萃取3次(每次25mL)。合并盐酸萃取液,在搅拌下向盐酸萃取液中慢慢加入20mL 20%NaOH水溶液,溶液中有对-甲苯胺晶体析出,抽滤并用少量水洗涤。滤液可用20 mL苯萃取,萃取液与对-甲苯胺粗品合并。先用水浴蒸除苯,然后向残留物中加lg锌粉,在石棉网上加热蒸馏,收集198201的馏分2。称重、测熔点并计算产率。注释:1 加入Na
16、2CO3稀溶液,以控制pH在78。溶液碱性过强会产生胶状氢氧化铁,使分离发生困难。2 除蒸馏法外,还可用乙醇-水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对-甲苯胺。这样得到的物为对-甲苯胺的水合物,mp4243。思考题1、在还原反应开始前,为什么要对铁粉做预处理?2、在后处理时,首先加入Na2CO3水溶液和苯,其目的是什么?接下来又用5%盐酸对萃层萃取,萃取什么?3、在蒸馏提取对-甲苯胺时,为什么要加入锌粉?三、卤化反应及应用1、卤化反应向有机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以制备卤代烃,这个过程称作卤化反应(alogenation)。卤代烃不仅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常用的有机溶剂。从卤代烃可以衍生出许多有应用价
17、值的化合物,如醇、酚、醚、胺、醛、酮、酸等。因此,卤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十分广泛。根据卤代烃分子中烃基结构的不同,制备的方法和所用的卤化剂也有差异。如脂肪烃卤代物可用卤化氢与醇反应而制得,也可以用卤素分子与脂肪烃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自由基取代反应而获得。芳烃卤代物可以用氯、溴作卤化剂,在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催化下与芳烃发生亲电取代而制得。NO2+ Br2FeNO2BrCH3+ Cl2FeCH3ClCl75%70%由于氟与芳烃的直接反应过于激烈甚至会导致芳烃分解,因此,氟代芳烃通常是由相应的芳胺经重氮化、桑德迈耶(Sandmeyer)反应来制备。如果直接用碘与芳烃作用,虽然可以获得碘代芳烃,但由于
18、同时伴生的碘化氢对碘代芳烃具有还原作用,使反应具有可逆性。如:ArH + I2 ArI + HI显然,若向反应体系中添加氧化剂如浓H2SO4或HNO3,就能使碘代反应正向移动。如:+ I2 + H2O 87%HNO3I若以卤代烃作为合成中间体,在卤代烃的实验室制备过程中,以选择溴化最为适宜,因为溴在室温下为液体,易于操作。2、芳烃溴化实验通法量取溴1时,先将置放在铁圈上的分液漏斗安放在通风橱内,然后把溴倒入分液漏斗,再用量筒经分液漏斗量取溴。对于0.1mol芳烃投料量,可用250mL三口烧瓶作反应容器,配置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以及溴化氢气体吸收装置见图1.9(2)、(3),图1
19、.8(1)。芳烃的溴化条件与芳烃的反应活性密切相关。如果芳烃反应活性较低,先将0.1mol芳烃和0.5g铁粉加到三口烧瓶中,在油浴中加热至100150。然后,在搅拌下经滴液漏斗向三口烧瓶滴加10g(0.06mo1)溴,加溴速度以不使溴蒸气通过冷凝管逸出为宜。滴加完毕,继续搅拌并加热反应1h,再加入0.5g铁粉,滴加10g溴。加料完毕,继续搅拌并加热反应2h。将含有少量溴的红棕色反应混合物倒人事先溶有1gNaHSO3的200mL水溶液中,以除去残余的溴。若溴色还未除尽,可再加少许NaHSO3。通常在溴化产物中总会残留一些未反应的溴,用水不易洗净,若用NaHSO3则可使其还原成水溶性的溴化钠而去除
20、:Br2 + 3NaHSO3 2NaBr + NaHSO4 + 2SO2 + H2O然后,对混合物进行水蒸气蒸馏。产物若为固体,过滤凉干后即可满足一般使用的要求,必要时可进行重结晶。产物若为液体,可用四氯化碳提取;若产物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可直接用分液漏斗分离。然后,分别用10%NaOH水溶液、水洗涤至中性,用MgSO4干燥后蒸除溶剂,对残余物做减压蒸馏。当芳烃反应活性居中,先将0.1mol芳烃和0.2g铁粉加到三口烧瓶中,然后在室温下边搅拌边滴加16g(0.1mol)溴。加溴完毕,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h,反应过程中有溴化氢气体放出。如果反应过于缓慢,可用水浴(3040)加热反应1h。然后,将水浴
21、温度提高到65左右,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直到反应混合物液面不再有红棕色蒸气逸出为止。后处理同前。当芳烃反应活性较高,溴化就必须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先用50mL四氯化碳将0.1mol芳烃稀释并冷却至0,然后边搅拌边滴加0.08mol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由10mL四氯化碳与13g溴配制而成),反应温度控制在05。加溴完毕,仍保持在低温下(05)搅拌12h,直到反应混合物液面无红棕色蒸气逸出为止。后处理同前。注释:1 溴具有强腐蚀性,对皮肤有很强的灼伤性,其蒸气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因此在量取时必须带上橡皮手套在通风橱中进行。 3、溴苯的制备纯溴苯的b.p.=156,=1.5597。(1)实验原理在实验
22、室里,利用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可直接制备芳烃卤代物。+ Br2 + HBrBrFe溴苯的制备是利用苯和溴在少量铁屑的存在下发生溴代反应而生成。苯的溴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为了避免反应温度过高和反应过于剧烈,防止副产物二溴苯生成,一般使用过量的苯和采用控制滴加溴的速度的方法。水的存在会使反应难于进行,甚至不能进行,故所用的原料必须是无水的,所用的仪器必须是干燥的。主反应:+ Br2 +BrFeBrBrBrBr副反应:(2)实验步骤在干燥的2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0.5g铁屑、12.5mL(约0.14mol)无水苯,然后装配好搅拌器、冷凝管及滴液漏斗装置见图1.9(2),在滴液漏斗中加入5.5m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章 反应与制备 有机化学 实验 第三 反应 制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