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doc
《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1、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认识来源于实践 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2、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A. B. C. D.3、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
2、合做灯丝.”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认识决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A. B. C. D.4“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力发展的。”这一观点主要指出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B.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C.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智力 D.思维与存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5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A.多种多样的 B.生产实践 C.改革 D.科学实验 6经典遗传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白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3、这与袁隆平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不相符合。于是他冲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大胆创新,反复试验,终于培育成功杂交水稻。从哲学上说,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7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论断着重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8“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9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实验也是获得认识的途径C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10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历史上每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表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1
5、1过去人们把教育看成是消费性行业,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教育业是生产力”,现在人们已认识到“教育是最先导的基础产业”,它可以推动建筑、仪器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全社会提供34的就业机会。这说明 A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B人类的一切实践归根结底都是生产实践C教育实践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其他一切实践活动D实践证明,20世纪初有人提出的“教育救国”的主张是正确的12费尔巴哈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是理论的根源 B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C理论不能解决任何疑难问题 D理论和实践要紧密结合13面对转基因产品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有人担心将给
6、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人的认识受主观条件限制的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 B C D14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说明A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B一个人的认识不一定都来源亲身实践,也可以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C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得多D任何认识都是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15“中国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要更好地成长,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善于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同现实奋斗目标紧紧地结合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自觉 投身 社会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