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锦疆脱碳工艺核算及二氧化碳吸收的设计毕业论文.doc
《奎屯锦疆脱碳工艺核算及二氧化碳吸收的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奎屯锦疆脱碳工艺核算及二氧化碳吸收的设计毕业论文.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奎屯锦疆煤化工制氢工艺脱碳工序核算及二氧化碳吸收塔的设计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所属院系: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 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 级: 化机06-1完成日期: 2010-06新 疆 大 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班 级: 化机06-1班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 奎屯锦疆脱碳工艺核算及二氧化碳吸收的设计专 题: 论文(设计)来源: 教师自选 要求完成的内容 1当前合成氨概况 2 二氧化碳的利弊及脱除方法 3 合成氨工艺简介 4 脱碳工序核算 5 二氧化碳吸收塔设计 6 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7 撰写论文 发题日期:2010年11月25日 完成
2、日期:2010年5月31日 实习实训单位: 地点:化学化工学院论文页数: 33 页; 图纸张数: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院 长: 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陆江银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人对本论文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以煤为原料的化工企业逐渐增多,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的工艺过程也不断得到改进。文章简要论述了奎屯
3、锦疆煤化工的合成氨工艺过程,对它的脱碳工序进行了核算。并进行了在该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吸收塔的设计。 关键词:合成氨;吸收塔;脱碳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s raw material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coal as a raw material of synthetic ammonia process has also been improved.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ammonia process of Kuitun Jinjia
4、ng Coal Chemical Co. Its decarburization processes are evaluated and conduc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carbon dioxide absorption tower design.Key words: Ammonia; Absorber; Decarburization目 录前言1第一章 文献综述31.1 引言31.2二氧化碳的危害和应用价值31.2.1二氧化碳的危害31.2.2二氧化碳的应用价值41.3二氧化碳吸收方法概述51.3.1物理吸收法51.3.2膜吸收法61.3.3空气分
5、离/排气循环法61.3.4化学吸收法71.4奎屯锦疆煤化工制气工艺介绍71.4.1煤气化71.4.2一氧化碳变换71.4.3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概述71.4.4低温甲醇洗的特点91.5影响水煤浆气化反应的因素101.5.1煤质101.5.2助熔剂101.5.3氧碳比的影响101.5.4煤浆浓度的影响101.5.5反应温度影响111.5.6气化压力的影响111.6本论文研究的目的11第二章 奎屯锦疆煤化工二氧化碳脱除的工艺核算122.1奎屯锦疆煤化工工艺条件122.2奎屯锦疆煤化工二氧化碳吸收塔和解吸塔的核算122.2.1物料衡算122.2.2热量衡算142.2.3泡罩塔传质能力计算162.2.4
6、解吸塔的解吸气量的核算16第三章 吸收塔的设计183.1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183.2填料塔的工艺设计183.2.1泛点气速计算193.2.2空塔气速和塔径193.2.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193.2.4压降计算223.2.5持液量计算233.2.6填料塔内构件设计233.3填料塔的设备设计243.3.1塔设备厚度计算243.3.2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253.3.3风载荷和风弯矩的计算253.3.4塔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273.3.5裙座强度和稳定性校核273.3.6水压实验时塔体截面的强度校核29第四章 结论30参考文献31致谢32前言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脱除(下面简称“脱碳”),是以天然气、轻重油为
7、原料的合成氨工业、合成燃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钢铁工业的重要生产过程。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脱碳具有净化工艺合成气和回收二氧化碳作为生产尿素的原料的双重目的。工艺合成气中二氧化碳的净化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合成氨生产的正常进行和能耗的大小。氨是普里斯特利在1754年将砧砂(氯化氨)和石灰加热时发现的。1913年9月9日第一个合成氨厂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BASF联合工厂投产,产量很快就达到日产30吨的设计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而被迫公开合成氨技术2。目前,工业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有三种:煤、天然气和重油或轻油。不管采用哪一种原料,合成氨生产的工序都必须经过原料气的制取(H2的制取)、原料气的净
8、化(包括CO变换、S、CO2等脱除)、原料气精制(少量CO、CO2的脱除)、原料气压缩及合成工段,只不过是不同的生产装置、不同的生产工艺在具体的细节选择上有所不同。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厂的工艺流程大体依次经过造气、除尘、脱硫、变换、二次脱硫、脱碳、精炼,最后在合成工段生产出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厂的工艺流程大体依次经过脱硫、一段转化、二段转化、高温变换、低温变换、脱碳、甲烷化,最后在合成工段生产出氨。以重油或轻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厂的工艺流程大体依次经过重油部分氧化、炭黑清除、变换、低温甲醇洗、低温液氮洗,最后在合成工段生产出氨。目前,我国已经引进了三十多套大型合成氨装置,都在减少能耗和二氧化碳
9、的排放上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奎屯锦疆煤化工四十万吨合成氦装置的脱碳部分的吸收。该厂采用大连理工大学设计的低温甲醇洗脱碳流程。以煤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厂的脱碳工艺。它是利用低温下甲醇的优良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硫氧化碳等的物理吸收法。低温甲醇洗是在以渣油和煤为原料的大型氨厂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流程。利用甲醇在低温高压下对硫化氢,二氧化碳的高溶解度进行二氧化碳的脱除和回收高纯度的二氧化碳作为制取尿素的原料。但随着石油和煤资源的大量使用和紧缺,其价格的增长,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流程开始逐步取代以煤和石油为原料的流程。因此,适用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本菲尔的流程开始逐步在大型合成氨中占主要地位。
10、本菲尔法采用添加活化剂的热钾碱法脱碳,是70年代引进的以天然气和石脑油为原料,在蒸汽转化法制合成氨的工厂中广泛采用。由于吸收液的价格低,吸收容量大,便于操作和容易再生,特别在中压下吸收及有地位能的废蒸汽可利用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益尤佳7。本文简单介绍了奎屯锦疆煤化工气体净化阶段二氧化碳的脱除及回收工艺流程,对其进行了工艺核算并对吸收塔重新进行了设计。旨在熟悉和了解二氧化碳的脱除方法和专业知识的应用。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引言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日益紧迫的能源及基本原料短缺问题。己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目前的消耗速度仅能保证43年的供应,煤炭尚可维持174年。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全球变暖,这种
11、温室效应己经严重地困扰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碳源,它在绿色植物内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化学反应。为了更好地利用二氧化碳就必须选择一种良好的吸收方法,近年来,西欧和日本等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及人力研究限制排放二氧化碳及其再利用技术。从1991年起,国际能源局(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ey)启动了耗资220万美圆的研究与开发温室气体的计划,研究电厂烟道气中二氧化碳和处理应用技术;而日本政府的基金研究机构的地球革新技术,在二氧化碳控制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以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中的排放,1995年他们计划在10年内,投资230亿日圆,建立以太阳
12、能为能源、H2为储气形式、二氧化碳为化工原料的工业体系等等。(中国在此方面投入的资金还较少)。因此寻找经济的原料、设备和工艺流程是极其需要的8。1.2二氧化碳的危害和应用价值1.2.1二氧化碳的危害各种含碳物质的燃烧、氧化、人和动物的呼吸活动,都是二氧化碳的来源。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的碳资源不断地被消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这主要是由于:(1)合成氨、制氢、炼焦等装置的副产气及发电厂、水泥厂、酿造厂的废气大量排入空气中;(2)天然碳资源的燃烧和有机物、垃圾、腐蚀物质的氧化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断的逸散于大气。根据设在伦敦的世界能源委员会近期统计的数据:1996年全球二
13、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65亿吨,比1990年的排放量高出6.4%,比1995年高出2.7%,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计算,由燃烧石化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到下一世纪将从1990年的60亿吨增加到200亿吨,其结果将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提高三倍。已有报道:198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336 ppm,比工业革命以前(1860年)290 ppm增加12%,预计200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373 ppm, 2045年将达到600 ppm。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它的产生是由于每年矿物燃烧、森林被伐等一系列人与自然的不协调活动所释放出的
14、大约80亿吨90亿吨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大气层,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气层很像温室的玻璃,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但会拦截一部分地球表面辐射到太空中的热量,从而使地表和低层大气温度升高。我国气象局的一项权威研究表明: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球的平均地表气温己升高0.50.8,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未来30年间温室效应可能造成地表气温增加约2.5。全球气温变暖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地球是一个整体,生态与环境相互牵连,地表温度过高很可能导致整个碳循环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引起冰山融化、海平面剧烈升高、四季混沌,使人类陷入一片灾难之中。同时,在一些有人参加的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
15、于0.5%会对人的健康不利(人在二氧化碳含量为1%环境中1小时,会休克),因此诸多因素,二氧化碳的危害性引起了入们的极大警觉8。 1.2.2二氧化碳的应用价值二氧化碳的直接应用:a. 利用CO2作为水处理的离子交换剂,制备出的二氧化碳作为再生液,可用来代替常规的酸碱再生离子交换。b. 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气体保护气,自动焊接,可高效节能。此项技术发达国家推广较多,我国尚少。c. 油田驱油。在己开发的油田区,将二氧化碳压于地下,可使岩石缝内剩余的石油开采出来,提高采油率约15%并将CO2深埋于地下,减少污染。d. 二氧化碳气肥。将二氧化碳制成固体物料,它能缓放气体;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可促进
16、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尤其在大棚栽培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足的场合更能发挥作用。e. 利用CO2超临界萃取。可实现下列过程:(1 )从各种植物中提取香料;(2 )从咖啡豆中提取咖啡因;(3 )从烟叶中萃取尼古丁;(4 )从大豆、菜籽、向日葵等植物中提取高级食用油,它有希望发展成为一项全新的油脂制造技术。超临界萃取是利用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对物质具有选择性溶解能力的特性,进行无毒、无味地分离,分离效率较高。但是目前研究最多、最广泛的还是二氧化碳的转化、固定。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可在农业、轻工、机械、化工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表1.1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应用领域8领域用途工业化工原料,碳资源,气体保护焊
17、,铸造成型,石油开采,超临界萃取,半导体生产和CO2激光器农业光合作用,粮食储存食品食品及果蔬气调储存,饮料医药工业医疗器械灭菌,低温贮运药品,血浆,低温手术其他消防器材,快速冷却,冷冻干燥,吹塑成型冷却,废塑料冷脆回收,爆破,地基加固,碱性废液中和1.3二氧化碳吸收方法概述为了更好的利用二氧化碳,减少环境污染、减缓能源不足,就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吸收方法,伴随着能源危机,世界各国科学家更加致力于碳科学的开发和研究,提出了物理吸收法、膜吸收法、O2/CO2燃烧(空气分离/排气循环法)等方法,下面简单加以介绍2:1.3.1物理吸收法利用吸收量随压力变化而使二氧化碳分离的变压吸附法(简称PSA法,其
18、中有脱除二氧化碳的古老方法一加压水洗法)、利用吸收量随温度变化而使气体分离的变温吸附法(简称TS法),二者又合称PTSA法。如图1.1图1.1变压吸附法和变温吸附法碳酸丙稀酯脱碳工艺:又称Fluor法,由Fluor公司开发,1964年工业化。丙稀酯对二氧化碳、H2S等酸性气体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并且具有溶解热小、粘度低、蒸气压极低等特点,在通常的操作压力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无毒害,对碳钢及其它大多数结构材料无腐蚀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一种较好溶剂。但具有腐蚀性,能耗较高。低温甲醇洗法:称Rectisol法,为冷甲醇工艺,由林德和鲁奇(Linde&Lurgi) 50年代联合开发的,1954年于南
19、非工业化。利用低温下甲醇的优良特性脱除二氧化碳、硫化物以及氰化物、轻烃物质,1964年林德公司又设计了低温甲醇洗串液氮洗的联合装置,用以脱除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和H2S及微量的CO,CH4,以制取合成氨所需的高纯度氢气,净化气中CO210 ppm,几乎不含硫化物。70年代以煤碳和渣油为原料的大型氨厂,大部分采用此方法。目前运行或在建的Rectisol装置超过70套。由于原料气操作压力不同,对分离产品的需要也不同,因而低温甲醇洗有各种不同的流程。低温甲醉洗串液氮洗的净化流程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对设备管道低温材质要求高、流程复杂、投资费用大及有毒性,给操作和维修带来困难。Selexol是一种聚乙醇二
20、甲醚的同系化合物的混合物,Selexol工艺被认为是目前能耗最低的脱碳工艺,由Alied Chemical公司开发,现归属Norton公司。这种溶液具有稳定性好、无毒、无腐蚀、不降解、不挥发等优点。该工艺尤其适用于处理气化和转化装置来的合成气。其吸收率为97%,回收率为80%左右。Selexol工艺流程描述如下:吸收塔底的富液经水力透平回收能量后进入循环闪蒸罐,释放出具有较小溶解度的气体H2、N2、CO2、CH4这些气体经压缩后返回吸收塔底部.来自循环闪蒸罐的溶液经过常压闪蒸罐释放出约70%的二氧化碳溶液进入空气汽提塔前需进行真空闪蒸,以排出缓后可回收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也释放出杂质气体。脱除
21、并回收二氧化碳后在汽提塔中溶液与塔底进入的空气逆流接触进行汽提再生,空气与汽提出的CO2一起排入大气,汽提塔底部的再生溶液冷却后返回吸收塔顶部循环使用2。1.3.2膜吸收法包括气体分离膜技术和气体吸收膜技术。气体分离膜技术是基于气体在膜中溶解和扩散而实现的,分离过程的动力是两侧气体分压的差别,但效果不佳,耗能过大。气体吸收膜技术是综合了膜分离技术(设备紧凑)和胺液吸收技术(高选择技术)的膜分离技术。混合气体沿膜的一侧流入,待分离组分(如二氧化碳)通过充满在膜的微孔中的气体向另一侧扩散时,被吸收液吸收,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1.3.3空气分离/排气循环法又称O2/CO2燃烧法:美国ANL开发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奎屯锦疆脱碳工艺核算及二氧化碳吸收的设计 毕业论文 奎屯 脱碳 工艺 核算 二氧化碳 吸收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