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说课稿.doc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源于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学期教材(华师大版)第2章第6节第1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起始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折、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教材分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展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本章分为有理数的
2、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中,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所以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因此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能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和归纳能力;(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与分类思想。3、情感目标
3、: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三教学重点、难点: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的,因此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其突破策略为: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于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讲清楚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方法和过程。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带有符号的两个数相加,必须克服小学里长期形成的算术加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特别是解决异号两数相加时有关符号和绝对值的问题,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其突破策略为;精选各种有趣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训
4、练,尝试成功. 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于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方法根据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1.数学起源于现实;2.数学教育的过程是学习数学化的过程;3.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并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主角,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
5、的教学工具多媒体 ,让学生在多媒体演示的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中,我既选用课本的基本练习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与深化拓展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与深化拓展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被动情况,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受到教育。学习方法七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
6、,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猛发展。而我班学生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通过小组竞赛和互举例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适当应用多媒体演示,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法”,即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让学生充分感受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采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优点是:学生能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探究、解决问
7、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后,对学生的终生学习、终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现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结巩固。项 目内 容师生互动理论依据或意图教学过程发现新知(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多媒体展示:在奥运会,中国女足第一场比赛赢了8个球,第二场比赛输了1个球,那么中国队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动漫:世界杯女足全程比赛比分赢球+0输球-得分2:0 +20(+2)+03:2 +3
8、- 2+3+(-2)0:4 0 - 40+(-4)1:1 +1 - 1+1+(- 1)问:赢球用正表示,输球用负表示,列出相应的式子,并求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从而揭示课题。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联系实际,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入新课。生:有兴趣地进行思考弗赖登塔尔说: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我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足球比赛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 探索规律,得出法则:课件演示:(设置六个探究活动,以原点为起点,一只小狗在数轴上左右走动来表示情况,规定向左
9、为正,向右为负)让学生体会两个数相加的规律。(1) 同向情况:1情景探究1:一条狗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探究2:一条狗先向左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2探究问题:有理数两个负数相加的和该怎么确定符号?怎么确定绝对值?(学生主动思考,展开讨论)3猜一猜,说一说(分组概括两个负数的加法法则): 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负数加负数,取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4例:(- 4)+(- 5)(2) 异向情况: 1情景:探究3:一条狗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师:引导学生注意在确定两次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 加法 法则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