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三则.doc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三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三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三则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以朗读教学带动学生从不同层面去理解、欣赏课文是本设计的特点。本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同时还有丰富的画面美,以及充塞于全文的力量美。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 教学步骤: 一、 齐读、正音。(读音准) 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齐读全文(课前有常规的预习)。 2、纠正学生误读的字音(主要有学生完成),并强调一些新词汇的读音。 瞳仁 恬静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戛然 磅礴 亢奋 二、 读出音乐美 1、学生自我评议:刚才齐读课文时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地说,教师先不作评议。 2、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带。
2、要求学生带着刚才评议的问题去听,并根据录音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等。 3、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录音带中的朗诵进行比较,发现他人长处。 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句式特点存在着明显的文体差异,如散文、古体诗、词、赋、现代诗等皆有着明显的节奏特点。同时,在同一种文体中,不同的文章其节奏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散文。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4、分节朗读学习,学习重点:节奏、重音。 5、齐读全文,注意音准、节奏、重音
3、。 6、跟读:跟录音带齐读全文。 7、学生自由朗读。 三、 读出画面美 朗读指导: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发展,必须深钻课文,才能身临其境,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 1、寻找本文主体画面的构成因素。 黄土高原(厚实、大气)、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热情、充满力量)、腰鼓(灵动而热烈的陕北打击乐器) 2、分析全文画面的构成。 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陕北农民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 3、播放腰鼓表演的录象片段。很多地方的学生都没有见过这种画面,搜集并播放一点腰鼓表演的画面十分必要。 4、自由朗读(也可以分小组),力求进入课文情景,读出文中的画
4、面美。 5、教师示范(选部分段落)。 6、全班齐读。在节奏、重音的基础上,力求读出画面美。 四、 读出力量美 1、讨论:本文的主旨。让学生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抒己见。 尽管本文的主旨不是很容易达到统一,但有些因素却是很明朗的:表现了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的震撼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量。此外,作者仿佛还向我们暗示了西北这块土地所蕴涵的潜力。 2、播放配乐朗诵带,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力量美。 3、学生齐读。力求读出本文所特有的阳刚之美。 这里也可以反复指导一下。 五、 积累 1、将自己喜欢的句、段摘录下来。 2、在摘录的句、段中再作选择,背诵下来(不强求)。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指导学生品析、
5、积累精美的语言是本设计的特点。本文的句式和修辞都可以给学生提供许多学习的范例。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积累的方法,并学会做一些品析式的积累。 教学步骤: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正音。通过朗读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解决音准问题。 2、听配乐朗诵(或教师范读),把握节奏和语音的轻重。 3、自由朗读,练习节奏和语音的轻重。 4、齐读全文,在节奏和语音轻重的基础上,力求读出本文的阳刚之美。 二、 局部雕琢、品味语言 1、分组研读课文,找出本文在句式和修辞方面的特点。 本文短句多、感叹句多、排比句多。这些特点皆因特殊的写作对象所决定,因为安塞腰鼓充满了力量之美,能给人以强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塞腰鼓 安塞 腰鼓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