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业有效布置和批改研究结题报告.doc
《高中生作业有效布置和批改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作业有效布置和批改研究结题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生作业有效布置和批改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从教数年,数学作业的优化问题一直是我不断思索的课题.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高一、高二平均每个数学教师要有两个班的教学量,同时有近半数的数学教师兼任班主任.每个数学教师的周课时数都在12一14节,每天的数学作业除一本课后作业本(用以完成书后的典型练习)外,至少还有一本配套的一课一练.以批改这些作业来说,按每班50人计算,每人三分钟,每天要花去四个半小时的时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作业?就目前社会背景下,学校得靠高考本科的上线率来保持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种压力就会转嫁到教师身上,教师必须要拿得出理想的成绩.周六、周日成了老师们分割学生课余时
2、间的主战场,“数学老大哥”除了正常的课后作业,外带一两份综合卷是家常便饭的事,学生们背着塞得满满的书包回家过“双休日”了,而下周一就成了老师们最黑暗的一天,除了上课之外,还得马不停蹄地批改这些作业和综合卷,有时一天也来不及.老师们似乎也很无奈,在课时固定且比较紧张的前提下,靠什么来提高成绩?许多数学老师不得不在课后作业上加码,你不去抢占学生的课后时间,你的时间就会被其他学科所侵占.平时上级部门更多注重的是单门学科之间的班级横向对比,而不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太注重以班级为单位的整体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重视度,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师生都在超负荷地工作着.但是在高一、高二
3、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左右的高强度数学课后作业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教师因为加紧批改作业而导致备课时间和对学生个别辅导时间紧缩,更加抽不出空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作业批改重量轻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埋下了身体、心理健康上的隐患.学生则出现大量的应付作业的现象,作业习惯不良,惜时怕难,缺乏解题的信心、毅力和方法,依赖性强,抄作业现象加剧,厌学情绪加重,身体、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影响.教师得不到真实的作业信息,也就无法准确、有效地调控教学.学生则对教师的辛勤批改置若周闻,失去了作业应有的价值,作业变成了一道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机械程序.在对数学教师的个别访谈中,由于作业负担过重,年轻教师“自甘情愿”在校参
4、加夜办公,许多老教师也常有把备课本带回家的现象.而社会也一直在呼吁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如果能在师生每天都要面对的作业问题上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那么就有可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减轻师生压力的双重目的.二、研究的目的、意义1.引起学校更多领导对数学作业问题的关注,改革数学作业设计中的不和谐音符,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2.揭示数学作业布置、批改、利用环节上的现状和困惑,用新课程理念拓宽师生的作业观,对一些低效、短浅的做法提出改进措施,总结出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供师生参考和利用.探索新型的作业模式,让广大师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3.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作业设计方面提供事实
5、依据.三、课题与核心概念的界定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本课题着眼和立足于华中师大一附中数学学科作业有效布置和批改。2、对关键概念的界定。(1)作业:辞海将作业视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活动.实用教育大辞典认为作业是为完成学习独立从事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内课外两种.教育百科全书认为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从上述对作业概念的界定,可以发现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在相对较少干预下的学生主动建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才
6、能具有重要的意义.(2)数学作业:做数学作业是学习者完成数学学科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阶段所学数学知识有目的、有步骤的重复应用与加深理解的学习活动,是形成学生各种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对学生初步学习的评价手段之一及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之一,本研究中所指的“数学作业”是指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是学生在课后开展的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课堂数学练习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3)数学作业设计本研究中的数学作业设计包含三个方面:作业的布置、作业的批改和作业的利用.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学校要加强对作业的管理,拓宽校本研究的内容,建立作业库,利用备课组、教
7、研组的集体力量做好数学作业的分层设置,有效地控制数学作业的数量,提升作业的质量.2.丰富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开发网络信息平台,组建学习组,做好对数学作业的反思与再利用.(二)研究内容1.学生完成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2.教师布置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3.影响学生作业有效因素的调查分析。4.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标准研究。5.数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6.个别不做数学作业学生、个别抄袭数学作业学生、个别做作业无中间推理计算过程的学生的个案研究。7.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五、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华中师大一附中全体学生(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法、比较研究
8、法、作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并交错使用。六、研究的过程1. 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2前期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7月),分解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3. 中期实施阶段(2013年8月),展开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4后期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后期实施阶段及总结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5. 总结鉴定阶段(2013年12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 作业 有效 布置 批改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