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貌换新颜——“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旧貌换新颜” -“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五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5.1节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5.1.3“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的内容。本节内容知识点教零散,复杂,教师须设置具体的任务,将知识点串接起来,通过处理学生自己的儿时老照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前面一节flash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图像,色彩都有了很深的印象和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入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本节应主要着眼于建立起学生对图像加工的基本认识,以及对图像表达信息的独特魅力的理解和基本的加工处理能力。本节课
2、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这个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节课需要很多的基础知识为铺垫,所以我把学生进行了分组,男女搭配,,基础好与差搭配。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熟悉数字化图像获取的一般途径,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字化图像加工的一般技巧 (软件为Photoshop) 。过程、方法目标: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和互助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体验生活的美,设计加工图像,增强审美能力,充分认识图像信息在信息交流中的价值。教学重点:利用Photoshop中常
3、用工具进行图像修饰教学难点:利用软件工具表达讲解内容教法、学法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课前准备收集和加工很多相关的媒体素材,如学生自己的儿时老照片及处理后的新照片。并准备好图像采集工具如扫描仪,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投影展示几幅学生熟悉的照片,其中有学生自己小时侯的照片,也有教师的近照,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让学生讨论思考一个问题“这些照片为什么现在能够以这种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从而引出下面所讲内容获取数字化图像的途径。一、获取数字化图像的途径:1、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拍摄,直接把外界景像转换成数字信号,
4、可以方便地传送到电脑中。2、收集已有的印刷图片,借助扫描仪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3、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学生活动:1、 用数码相机拍摄几张学生听课的照片并储存到电脑中。2、 扫描一张旧照片。此时应简单讲解扫描仪的用法,并引出用Photoshop来导入扫描的照片。投影展示刚才学生拍摄、扫描的照片,让学生展开讨论,指出照片的不足之处,提问学生应如何修改,从而引出下面的课题图像的加工。二、图像的加工用多媒体工具获取的图形、图像并不能表达主题内容,必须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加工处理,方可获得符合要求、贴近主题的图形、图像。操作1:对扫描的老照片进行 “旧貌换新颜”操作(教
5、师完成),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Photoshop对照片处理的一些强大功能,掌握下面的一些操作技巧。讲解内容: 1、简介Photoshop7.0的工作界面:(功能、窗口组成) 2、通过“旧貌换新颜”操作,讲解一些常用的图像处理功能:(1)、旋转:用以调正拍摄对象的角度(2)、裁切:用以调整原始照片的构图,重新组织图像的布局,突出主题,去除不相关的或不重要的内容。(3)、色彩调校:常用的有色彩模式、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等参数。(4)、滤镜调整:使用各种专用滤镜进行特殊效果的制作,如锐化、模糊化、渲染、艺术化、扭曲变形等。3、 简单讲解保存图片时psd和jpeg两种格式的选择。学生实践:打造“怀旧”主题照片三、教学小结、拓展 返回到“成长”图片系列,利用照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采集图像时不可侵犯他人的权利,给别人造成伤害,需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对“清华园”照片简单讲解一下,让学生思考该如何制作,从而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四、上机任务1、 利用所提供的素材图片(照片有破损、色彩有偏差),对你认为有缺陷的地方利用Photoshop进行调整。2、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将照片打造成“怀旧”主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