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本积累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趋势.doc
《浅谈资本积累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资本积累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趋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资本积累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摘要: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来说,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进行规模不断扩大的在生产就需要进行不断的资本积累。没有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就不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也就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是在资本论中创立的,分析了资本积累发生的动因、过程和方法,揭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与后果,批驳了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歪曲资本积累的谎言,指明了资本家作为对直接劳动者的“剥夺者”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必将“被剥夺”的一般历史趋势。关键词:马克思、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积累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按照从
2、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马克思先分析简单再生产,然后重点分析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对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三个重要的事实:从连续的再生产角度看,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并不是资本家预付的,而是工人阶级自己在上一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一部分价值;即撇开一切积累不说,简单再生产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后,必然会使资本家的所有资本都成为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结果;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其实质是把资本用来交换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再转化为可供资本重新剥削的劳动力,因而它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既是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永久化的结果。资本家通过
3、资本积累,把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无论是否增加雇佣劳动力的数量,他总是从工人阶级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1正是在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商品交换,以交换双方彼此承认对方的商品私有权为前提,因此,这种交换只能是自愿的,这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交换始终贯彻了商品所有权规律,即使是由于资本积累而使问题的本质发生了变化,而这一点是不变的客观事实。从连续的资本积累过程来看,资本家的资本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结
4、果,而剩余价值纯粹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的的别人的活劳动”2这就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实际关系,这种关系是资本家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的无偿占有关系,是商品所有权规律在劳动力商品买卖上的特殊体现。“现在,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变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的”。2 二、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量的理论在资本积累率一定的情况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此,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一切情况
5、都影响资本积累量。马克思对这些情况作了说明:1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由于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而产生的剥削程度的提高和实际的生产规模的扩大。2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造成对立运动和双重结果,即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增加的同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3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就是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劳动资料是整个地被使用而其价值却是部分被消费,劳动资料的规模越大,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就越大,资本从中得到的无偿服务就越多,这促进了资本
6、积累的增长。4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第四个重要因素就是预付资本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预付资本量越大,剩余价值就越大,资本积累量就越大。 三、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源泉的论述1、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32、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4;“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53、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政治经济学一般都把资本理解为“重新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的积累财富”。6“为了要积累,人们必须把剩余产品一部分转化为资本。”7“一定价值
7、从一定量剩余价值所借以体现的产品量,随劳动生产力而增大”。8“在生产资料的效率、数量和价值增进时,从而在积累陪伴劳动生产力发展而增进时,劳动所有的力量,都当作资本的力量投射出来,象商品所有的价值形态,都当作货币的形态射出来一样”。9四、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途径方式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积累与伴随积累而起的积聚,不仅是分散在几个点上;并且,机能资本的增加,也要由新资本的形成与旧资本的分割而受到阻碍。就因此故,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与劳动支配权的愈益增大的积聚,另一方面表现为许多个别资本相互间的排斥。”10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可知,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就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的积聚和
8、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这种直接以积累为基础的或不如说和积累等同的积聚,有两个特征。第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资料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积聚的增进,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第二,社会资本中固定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部分,分在许多资本家身上,他们作为独立的和互相竞争的商品生产者彼此对立着。”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这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
9、模。不论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积累的结果,还是集中的结果;不论集中是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在这种场合,某些资本成为对其他资本的占压倒优势的引力中心,打破其他资本的个体内聚力,然后把各个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来,-还是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溶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但是剩余价值是不是资本积累的唯一途径呢?关于这一问题理论界有过激烈的争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撇开了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各种具体放在揭示资本的生产过程上。也就是马克思考察的资本积累是抽象地考察积累,把积累只看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
10、。在通过分析资本积累而进一步揭示资本的本质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来源是正确的。但是,从抽象研究逐步上升到具体研究时,在把资本纳入流通的过程中进行考察时,资本积累的概念及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不能全部涵盖现实的资本形成的渠道。正如马克思所指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只是在特定意义上的资本积累。可用于积累的货币资本“除了由于剩余价值逐渐货币化以外,新的货币资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产生”。11在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时,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的概念和外延均作了相应的拓展,一部分消费剩余,也被纳入了资本积累的可能的来源;一部分货币收入在最终使用以前,总会有一部分通过金融系统而成为真是资本的来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资本积累 理论 当代 资本主义 历史 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