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中区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中区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管理规范(试行)的精神,充分发挥作业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意见。一、“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提出背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表明中央对减负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主要体现为作业量过
2、大。因此,减轻学生负担,加强作业改革是国家的意志导向。从具体的教学实际来看,目前,学生完成的大多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单向提出的书面作业,此类作业形式单一,重复性内容较多。尤其是,不少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来源于各类教辅材料,没有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作业,这些缺乏针对性的作业耗掉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此外,不少教师在设计和使用作业时重量不重质、重布置轻批改、轻反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没有有效地把学生的作业中体现出来的学习问题转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综上所述,基层教育部门、学校必须响应中央的号召,切实进行作
3、业改革,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二、“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内涵(一)指导思想。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建立“个性化作业”改革相关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作业教学的巩固、导向、反馈、评价功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第二,区“自能高效”课堂的教育主张。(二)基本内涵。个性化作业是一种教师基于学生个体的学习特征,通过布置学生个体需要的作业来实现学生个体有效学习的教学活动。个性化作业关注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学习内驱力。三、“个性化作业”改革的具体内容(一)“个性化作业”的设置应遵循科学的原则,保证作业的设置
4、是学生需要的。1.突出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业设计要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数量、难度、内容、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特长和学习基础而定,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作业负担,把他们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主学习。2.突出层次性。作业设计要立足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既要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思维和学习的个性化,又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换言之,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作业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下要保底”,保证学困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上不封顶”,给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和
5、再学习的机会。3.突出开放性。作业要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作业要能让学生在调查、访问、观察、试验、参观和制作等活动中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4.突出综合性。要加强作业内容的综合性,加强作业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深度联系,增进相关的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和方法整合,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5.突出可操作性。作业设计意图要明确清晰,考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紧扣当前的教学进度、学生基础与本学段的学生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操作。(二)打造严谨的“个性化作业”改革流程,保证作业教学自始至终是为学
6、生着想的。“个性化作业”改革要求学校、教师从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到作业应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缺漏。第一环节:教师设计作业第一,“个性化作业”设计要层层把关。首先,教师自主把关。教师结合本班教学实际,制定学期作业设计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分析班级现状、明确设计目标、明确种类、限定次数、完成形式、完成时间、批改方式、批改记录形式、作业运用等内容。另外,教师在设计好日常作业的同时,还要对自己所设计的作业进行试做,并把试做作业的工作量纳入学期、年终工作考核的框架中。其次,年级组(教研组)把关。每位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在同年级(或教研组)内交流共享,取长补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进行“同业异构”与集
7、体备课嫁接的实验,让不同的教师针对学习基础基本相同的学生设计同一知识点巩固、能力训练的作业,然后在研讨、碰撞中优中选优,确定最适合这一学生或这类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最后,学校教导处(教研室)把关。学校教导处(教研室)要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方案作出科学的评定,提出改进建议,学校要进行相关的档案建构,便于及时调控。第二,“个性化作业”的内容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是作业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概括度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作业,准确覆盖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防止出现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二是作业内容要兼顾巩固性和发展性。要以巩固课
8、堂教学效果为基础,有合理的梯度。作业既要有巩固性的题目、提高性的题目,还要有发展性的题目,不仅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深入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三是作业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作业要分必做与选做两种。必做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选做内容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和提高的机会。应允许个别优秀学生有选择地完成必做内容。提倡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数量不等、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第三,“个性化作业”的形式要吸引每一个学生乐于完成。第一,要注意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将课内作业设置纳入课堂教学研究的范畴,课堂教学要大力实践新课程理念、积极转变
9、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断改革和创新课内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强化学生的课内巩固练习,最大限度地做到“当堂训练”,以课内作业为主,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课外作业的设置要根据班级实际,精心布置适宜的作业,并使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有机结合。第二,要注意多种作业形式的结合。除设计书面作业外,还要合理地选择口头作业、阅读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类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并尽量为每一类知识点的巩固、每一项技能的发展、每一种情感的培养等学习重点选择多种作业形式。第三,要注重个体独立完成与小群体合作完成相结合。既要设计适合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更要适当设计适合小群体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第四,要合理地利用多种作业载体。要充分
10、地利用教材中的习题,科学使用统一征订的教学用书。提倡学校组织教师自主设计编制学生作业,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作业载体方式。第五,要重视假期作业的设置。丰富和完善假期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设计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强的作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假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空间,多参与、多思考、多动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践运用知识,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能力。第四,“个性化作业”的总量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要保证学生每天有合理的作业完成时间,又要给学生每天留有一定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作业,每天(节假日、双休日除外)可以留不超过
11、30分钟的带有口语性、活动性、实践性等趣味性强的作业。中、高年级(三六年级):每天(节假日、双休日除外)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初中阶段,每天(节假日、双休日除外)必做的作业总量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在90分钟内完成。第二,教师要提前试做。凡布置给学生必做的书面作业,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提前试做,以便根据难易程度合理掌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第三,学校要统筹调控学生作业量。各学科要在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作业的类型、内容、数量等,制定作业布置计划,并在全年级组执行。教务处(教导处)、年级组要建立作业审查、检查制度,科学、合理地调控各学科作业量,确保学生作业总量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任课教师随意布置作业。
12、第二环节: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要适时监控。第一,教师要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有效的前期指导:帮助学生做好作业完成的准备工作,包括物质准备(如必要的作业用品的准备、良好的作业环境的选择等)和精神准备(如提示学生先复习再作业,为作业完成进行相关的知识、 技能、态度准备等)。第二,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作业完成后应达到的详细标准,便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指向性与专注度。第三,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展进行有效地监控。对于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审题规范、答题规范进行有效的指导,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于课外作业,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能适时地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发
13、现并矫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课堂作业,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进行巡视,发现特殊情况、普遍现象,然后与相关的学生进行交流,开展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明确出现的问题的性质,提示作业解答的思路、策略和方法等。第四,教师要区分清学生完成作业的力量主体。面对每一次作业,教师要确定班级中哪些学生可以独立地完成作业,哪些学生需要指导。然后,教师要按照每个学生的需要确定给该生提供教师帮助、家长帮助、伙伴帮助、工具书(或教辅资料)帮助中的哪一种形式。第三环节:教师批改作业第一,批改主体应是教师。作业要全部批改,做到有学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作业原则上由任课教师亲自批改,对于个别班额比较
14、大的学校(每班超过60名学生者)任课教师亲自批改作业的量不得少于其布置作业总量的80%;提倡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精改、面批面改;提倡积极探索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批改、互批互评,然后再由教师批改。第二,作业批改要及时。教师要重视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每一个学生反馈,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批改内容要全面。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审题、书写、作业格式、改错订正等内容。对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任课教师应及时地予以改正;对于未给予改正的错误及不规范的问题,任课教师要认真督促学生自行订正,
15、对订正了的作业应再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第四,批改形式要有动态性。提倡使用等级评定;提倡使用描述性评语,评语重视过程性、启发性和激励性。任课教师要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针对错误问题与原因认真做好作业讲评工作,指出带有共同性、典型性的缺陷。第五,批改习惯要良好。教师要做到批语字迹工整,批改符号书写规范。提倡任课教师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指导学生建立并使用好错题本。任课教师要将每次作业讲评资料收集保存,以备检查。第四环节:师生共同进行矫正性教学。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正确地使用作业,与学生共同进行矫
16、正性教学。第一,教师要注意对作业效果的及时反馈。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出错原因,做好讲评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对错误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共性问题要集体校正,个别问题作个别辅导。第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促使学生根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能主动寻求原因,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矫正。(三)完善“个性化作业”的评估办法,保证“个性化作业”改革理念的深入贯彻。第一,区教研室重点测评内容有:学校作业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教师落实学校方案的力度、效度以及主动创新、参与作业改革的积极性;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成功率。主要采用学校出示方案,具体阐述,结合学生的实际作业情况(抽测部分作业、
17、部分学生,与任课教师进行座谈等形式)进行对照、分析方案的制订和落实情况等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检查评估。同时,区教研室将积极发现、培植、推介作业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第二,学校要对教师的作业教学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依托方案对教师完成作业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规范性、科学性、序列性及作业布批的次数、质量做出合理的量化评估。学校层面的评价要注意全面性和灵活性,在评价教师的作业质量时除了要关注文本的作业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参与作业的态度、效果等情况,以对教师的作业教学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对于教师自发进行的作业改革要给予充分地关注、扶持和鼓励。第三,建议教师实施开放性、多元化作业评价,将评价权适当交
18、给学生,交给家长,让他们都参与进来,但教师要做到有效地调控;评价的方式由单一的等级评价向丰富的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过渡;评价的内容要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的发展状况,从学生作业的态度、作业的质量入手,让作业成为师生对话的平台,让普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方式。教师实施评价时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业过程的可取因素,从能力、情感等角度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要坚持正面评价的原则。四、加强落实措施,确保“个性化作业”改革的顺利实施(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尽管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19、的呼声很高,但学校却由于担心减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担心减负后家长不理解、或不知减轻负担从何做起等种种原因,行动迟缓。学生的负担问题表面上看好像是作业量多少的问题,其实是触及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深层次问题。减轻学生负担实质上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提出挑战的最佳切入点。因此,作业改革的推行,受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工作态度、专业水平、工作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学校必须把这项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有机整合,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引领教师充分认识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提高课外作业效益对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
20、展的价值和意义;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不是不要作业,而是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要有适当的、有效的作业。(二)加强制度管理建设。为保证“个性化作业”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要成立作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建立和完善与作业教学改革相配套的管理、监督体系。研究制定教师在作业设计、批改和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职责要求,研究落实资料订购、练习印发、作业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措施。要把作业的设计、批改和评价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价。要通过对学生作业的集中检查、随机抽查、展示交流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加强学习研究。教师是学生的作业设计和布置的主体
21、,决定着课外作业的质与量,因此,要把教师打造成作业过程的监督者、支持者。学校要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明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研究制定符合课改精神、适合本校实际的作业改革实施方案,就作业练习的设计、组织、批改和评价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作为学校的教学常规,通过相应的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四)加大探索力度。继续遵循“学科带动、学校主体、区域推进”的改革模式,要求学校将作业教学改革与“自能高效课堂”改革的研究推进紧密结合,以“自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为研究背景,加大作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力度。学校一方面要全面发动,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必须选定一个年级,进行重点研究和实验。要组织实验年级的任课教师积极尝试,勇于革新。要及时总结教师实验探索中成功的经验、有效的做法,采取措施在校内推广应用。另外,本意见是针对当前全区的教学实际提出的阶段性、框架性的作业改革指导意见,它不能涵盖作业改革的所有内容,改革的有关要求合理与否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各学校应创造性地实施作业改革工作,以丰富作业改革的内涵,拓展作业改革的范围,完善作业改革措施,确保作业改革的取得良好成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