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doc
《市中区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中区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中区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管理规范(试行)的精神,充分发挥作业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意见。一、“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提出背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表明中央对减负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主要体现为作业量过
2、大。因此,减轻学生负担,加强作业改革是国家的意志导向。从具体的教学实际来看,目前,学生完成的大多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单向提出的书面作业,此类作业形式单一,重复性内容较多。尤其是,不少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来源于各类教辅材料,没有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作业,这些缺乏针对性的作业耗掉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此外,不少教师在设计和使用作业时重量不重质、重布置轻批改、轻反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没有有效地把学生的作业中体现出来的学习问题转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综上所述,基层教育部门、学校必须响应中央的号召,切实进行作
3、业改革,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二、“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内涵(一)指导思想。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建立“个性化作业”改革相关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作业教学的巩固、导向、反馈、评价功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第二,区“自能高效”课堂的教育主张。(二)基本内涵。个性化作业是一种教师基于学生个体的学习特征,通过布置学生个体需要的作业来实现学生个体有效学习的教学活动。个性化作业关注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学习内驱力。三、“个性化作业”改革的具体内容(一)“个性化作业”的设置应遵循科学的原则,保证作业的设置
4、是学生需要的。1.突出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业设计要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数量、难度、内容、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特长和学习基础而定,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作业负担,把他们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主学习。2.突出层次性。作业设计要立足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既要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思维和学习的个性化,又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换言之,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作业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下要保底”,保证学困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上不封顶”,给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和
5、再学习的机会。3.突出开放性。作业要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作业要能让学生在调查、访问、观察、试验、参观和制作等活动中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4.突出综合性。要加强作业内容的综合性,加强作业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深度联系,增进相关的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和方法整合,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5.突出可操作性。作业设计意图要明确清晰,考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紧扣当前的教学进度、学生基础与本学段的学生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操作。(二)打造严谨的“个性化作业”改革流程,保证作业教学自始至终是为学
6、生着想的。“个性化作业”改革要求学校、教师从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到作业应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缺漏。第一环节:教师设计作业第一,“个性化作业”设计要层层把关。首先,教师自主把关。教师结合本班教学实际,制定学期作业设计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分析班级现状、明确设计目标、明确种类、限定次数、完成形式、完成时间、批改方式、批改记录形式、作业运用等内容。另外,教师在设计好日常作业的同时,还要对自己所设计的作业进行试做,并把试做作业的工作量纳入学期、年终工作考核的框架中。其次,年级组(教研组)把关。每位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在同年级(或教研组)内交流共享,取长补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进行“同业异构”与集
7、体备课嫁接的实验,让不同的教师针对学习基础基本相同的学生设计同一知识点巩固、能力训练的作业,然后在研讨、碰撞中优中选优,确定最适合这一学生或这类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最后,学校教导处(教研室)把关。学校教导处(教研室)要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方案作出科学的评定,提出改进建议,学校要进行相关的档案建构,便于及时调控。第二,“个性化作业”的内容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是作业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概括度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作业,准确覆盖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防止出现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二是作业内容要兼顾巩固性和发展性。要以巩固课
8、堂教学效果为基础,有合理的梯度。作业既要有巩固性的题目、提高性的题目,还要有发展性的题目,不仅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深入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三是作业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作业要分必做与选做两种。必做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选做内容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和提高的机会。应允许个别优秀学生有选择地完成必做内容。提倡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数量不等、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第三,“个性化作业”的形式要吸引每一个学生乐于完成。第一,要注意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将课内作业设置纳入课堂教学研究的范畴,课堂教学要大力实践新课程理念、积极转变
9、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断改革和创新课内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强化学生的课内巩固练习,最大限度地做到“当堂训练”,以课内作业为主,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课外作业的设置要根据班级实际,精心布置适宜的作业,并使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有机结合。第二,要注意多种作业形式的结合。除设计书面作业外,还要合理地选择口头作业、阅读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类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并尽量为每一类知识点的巩固、每一项技能的发展、每一种情感的培养等学习重点选择多种作业形式。第三,要注重个体独立完成与小群体合作完成相结合。既要设计适合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更要适当设计适合小群体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第四,要合理地利用多种作业载体。要充分
10、地利用教材中的习题,科学使用统一征订的教学用书。提倡学校组织教师自主设计编制学生作业,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作业载体方式。第五,要重视假期作业的设置。丰富和完善假期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设计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强的作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假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空间,多参与、多思考、多动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践运用知识,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能力。第四,“个性化作业”的总量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要保证学生每天有合理的作业完成时间,又要给学生每天留有一定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作业,每天(节假日、双休日除外)可以留不超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区 义务教育阶段 推进 个性化 作业 改革 指导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