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PKPM说明书.doc
《05版PKPM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版PKPM说明书.doc(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节 PMCAD模型输入和荷载输入的改进1(一)新的PMCAD主菜单1(二)PMCAD主菜单1、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程序的新界面1(三)轴线输入的改进2(四)构件定义和布置的对话框8(五)增加【次梁布置】11(六)增加【布层间梁】菜单12(七)增加墙材料(混凝土或砌体两种之一)定义12(八)增加错层斜梁的成批输入方式13(九)【层间编辑】和【层间复制】的方便操作对话框14(十)新增加的【荷载输入】菜单14(十一)【楼面恒活】菜单19(十二)【楼层组装】菜单20(十三)改进的【工程拼装】功能20(十四)新增加的【整体模型】菜单21(十五)常用工具条和下拉菜单23(十六)【退出】的系列选项
2、操作25(十七)关于2005版本对旧版本数据的处理26(十八)关于建模的注意事项27(十九)PMCAD软件在荷载输入中应注意的事项28(二十)PMCAD主菜单2增加对不同构件的混凝土和钢的强度等级定义30(二十一)PMCAD主菜单3只有【楼面荷载】和【次梁荷载】菜单30(二十二)程序的容量扩大31第二节 结构平面和楼板配筋施工图31(一)用户界面和菜单:31(二)楼板内力和变形计算:32(三)增加楼板的人防设计功能:37(四)绘制结构平面施工图和楼板配筋图:39第三节 砌体结构主要改进48(一)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增加按墙梁计算托梁的设计方法48(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增加底框荷载图50(三
3、)改进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竖向荷载的倒算和传递50(四)改进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侧移刚度比计算50第四节 AUTOCAD 平面图向建筑模型转化51第五节 接力三维结构计算的梁柱施工图设计60(一)新增绘制旧图功能60(二) 梁的竖向强制归并功能62(三) 梁支座修改方式的改进62(四)钢筋修改的多种方式63(五)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与根据允许裂缝选筋68(六)更加完善的自动配筋功能70(七)新的立剖面施工图模块73(八)新的界面和风格统一的通用功能76第六节二维建模计算绘图改进78(一)全新的操作界面78(二)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79(三)框、排架和梁柱施工图89(四)地震力计算方面的
4、改进:98第七节 剪力墙辅助设计程序JLQ的主要改进100(一)调整后的主菜单100(二)生成数据101(三)编辑配筋102(四)画平面图105(五)截面注写图106第八节 LTCAD主要新增功能和改进111(一)全新风格的用户操作界面111(二)快捷的楼梯建模过程,更多楼梯类型的处理111(三)准确的配筋计算,方便的配筋较核和修改115(四)贴近用户的楼梯施工图绘制模块117(五)完善的即时帮助系统119第一节 PMCAD模型输入和荷载输入的改进(一)新的PMCAD主菜单增加了主菜单1的工作内容,把原在PMCAD主菜单3中梁、墙、柱和节点的荷载输入改到这里执行,还把原在PMCAD主菜单2中次
5、梁和层间梁的输入改到这里执行。PMCAD主菜单2改名为“结构楼面布置信息”,PMCAD主菜单3改名为“楼面荷载传导计算”,这两项菜单需要在每层自动生成房间后执行。增加了菜单C“Autocad平面图向建筑模型转化”。可把Autocad平面图转化成PMCAD主菜单1层模型的大部分内容,从而简化模型输入的工作。(二)PMCAD主菜单1、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程序的新界面增加【荷载输入】菜单。在同一结构标准层上输入作用在梁、墙、柱和节点上的恒载和活载。程序可以自动计算梁、墙、柱的自重和楼面传导到梁、墙上的恒载和活载,因此这些荷载不应输入。其他外加的梁间、墙间、柱间和节点的恒载和活载要在这里输入。【楼面恒
6、活】同原版本的菜单,这里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需输入该层的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各一个值,该值应为该层大多数房间的值,对不同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的房间可在PMCAD主菜单3中重新定义。如考虑地下人防荷载时,此处必须输入活荷载,否则SATWE、PMSAP软件将不能进行人防地下室的计算。用户可以选择自动计算楼板自重,此时均布恒载中不应再计入楼板自重。(三)轴线输入的改进1轴线输入的键盘输入坐标和鼠标键盘配合输入相对距离方式:例如欲输入一条3段直线ABCD,第1段AB段30方向,长6000。第2段BC段0方向,长6000,第3段CD段-90方向,长6
7、000。点取菜单【折线】,第一点A由绝对坐标(10000,20000)确定,在“输入第一点”的提示下在提示区键入!10000,20000【Enter】。第二点B希望用相对极坐标输入,该点位于第一点30方向,距离第一点6000。这时屏幕上出现的是要求输入下一点的提示,这时键入600030【Enter】输入相对极坐标,即完成第二点输入。第三点C用相对坐标输入,键入6000【Enter】,(Y向相对坐标0可省略输入)。第四点D用相对坐标输入,键入0,-6000【Enter】。鼠标键盘配合输入相对距离功能的使用:输相对距离时,用鼠标在屏幕上拉出方向,用键盘输入距离数值。例如对上面的三段直线的输入,点取
8、第一点A后,按F4进入角度捕捉状态,在30方向拉出直线,键盘输入距离数值6000【Enter】给出B点,再在0方向拉出直线,键盘输入6000【Enter】给出C点,再在-90方向拉出直线,键盘输入6000【Enter】给出D点。为了准确的找出方向,这样的操作应按【F4】进入角度捕捉状态。2正交轴网和圆弧轴网的数据参数定义方式在轴线输入菜单中有【正交轴网】和【圆弧轴网】二项菜单,这二菜单可不通过屏幕画图方式,而是参数定义方式形成平面正交轴线或圆弧轴网。【正交轴网】是通过定义开间和定义进深形成正交网格,定义开间是输入横向从左到右连续各跨跨度,定义进深是输入竖向从下到上各跨跨度,跨度数据可用光标从屏
9、幕上已有的常见数据中挑选,或从键盘输入。输完开间进深后应再点取【轴网输入】菜单,这时可形成一个正交轴网,将此轴线可移光标布放在平面上任意位置,布置时可输入轴线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与已有网格捕捉连接。【圆弧轴网】的开间是指轴线展开角度,进深是指沿半径方向的跨度,内半径,旋转角,点取确定时再输入径向轴线端部延伸长度和环向轴线端部延伸角度。(1)正交轴网下面将逐个介绍正交轴网对话框中各控件的功能。 (直线轴网输入对话框)预览窗口:预览窗口可动态显示用户输入的轴网,并可标注尺寸。鼠标的滚轮可以对预览窗口中的轴网进行实时比例放缩,按下鼠标中键还可以平移预览图形。双击鼠标中键可以将预览窗口中的轴网充满显示。
10、在预览窗口的上方有三个小按钮:第一个按钮:放大预览图形。第二个按钮:缩小预览图形。第三个按钮:充满显示预览图形。预览窗口的右边是两个列表框:左边的列表框:显示当前开间或进深的数据。在该列表框中点击鼠标右键可弹出右键菜单(如图2-15所示),菜单中的【删除】命令可删除所选数据,【全清】命令可清除当前列表中的所有数据。(右键菜单)还可选择某个数据并按住鼠标左键拖拽该数据,拖曳至列表的其他数据位置可移动该数据,拖曳至列表外则删除该数据,在拖曳中如果按住【Ctrl】键可以实现数据的复制,先选择某个数据再点击此数据可以对其修改。右边列表框:轴网的常用数据,鼠标双击某个数据,或将某一数据拖曳至左边列表框,
11、可在当前轴网数据中添加该常用数据。如果用户习惯键盘输入的方式,可以在预览窗下的四个编辑框中直接输入数据。在输入数据的时候支持使用“*”乘号重复上一个相同的数据,乘号后输入重复次数(如图2-16所示)。也可以象在WORD文档中操作一样,用【CTRL+C】和【CTRL+V】的快捷方式将一行数据复制到另一行。 (轴网数据编辑框)出头控制:用于控制轴线边缘出头的长度,包括【长出头】和【短出头】两个项目,缺省状态下设置为0。该功能是为适应部分建筑师画轴线草图的绘图习惯。转角:是指轴网的旋转角度。标尺寸:控制轴网预览图是否标注尺寸。数据全清:可以清除所有数据。读取上一次:可以得到上一次布置的轴网数据。改变
12、基点:可在轴网四个角端点间切换基点,以改变布置轴网时的基点。数据全部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布置设置后的轴网,如图 所示:(布置的轴网)在布置轴网时,也可通过快捷键【A】改变轴网的旋转角度,通过快捷键【B】改变轴网的插入基点,通过快捷键【R】返回【直线轴网输入对话框】重新设置。(2)圆弧轴网圆弧轴网是一个环向为开间,径向为进深的扇形轴网。如图所示【圆弧轴网】对话框。(圆弧轴网对话框)根据需要在该对话框中分别设置【圆弧开间角】和【进深】项目下的【跨数*跨度】、【内半径】和【旋转角】参数。内半径:环向最内侧轴线半径,作为起始轴线。旋转角:径向第一条轴线起始角度,轴线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也可单
13、击右侧【两点确定】按钮输入插入点,缺省方式是以圆心为基准点,按【Tab】键可转换为以第一开间与第一进深的交点为基准点的布置方式。完成后按【确定】按钮,弹出如图 所示的【轴网输入】对话框。(轴网输入对话框)输入径向轴线端部延伸长度。为避免径向轴线端节点置于内外侧环向轴线上,可将径向轴线两端延长。输入环向端部轴线延伸角度。为避免环向网格端节点置于起止径向轴线上,可将环向轴线延长一个角度。生成定位网格和节点:由于环向轴线是无始无终的闭合圆,因此程序将环向自动生成网格线来代表环向轴线,而径向轴线的网点可根据需要生成。单向轴网:如果环向或径向只定义了一个跨度,该选项将激活,选择【是】则只产生单向轴网,否
14、则产生双向轴网。数据全部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布置设置后的轴网。3. 轴线命名是在网点生成之后为轴线命名的菜单。在此输入的轴线名将在施工图中使用,而不能在本菜单中进行标注。在输入轴线中,凡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不论其是否贯通都视为同一轴线,在执行本菜单时可以一一点取每根网格,为其所在的轴线命名,对于平行的直轴线可以在按一次【Tab】键后进行成批的命名,这时程序要求点取相互平行的起始轴线以及虽然平行但不希望命名的轴线,点取之后输入一个字母或数字后程序自动顺序地为轴线编号。对于数字编号,程序将只取与输入的数字相同的位数。轴线命名完成后,应该用【F5】刷新屏幕。(注意:同一位置上在施工图中出
15、现的轴线名称,取决于这个工程中最上一层(或最靠近顶层)中命名的名称,所以当想修改轴线名称时,应重新命名的为靠近顶层的层)。4. 【上节点高】和它的成批输入方式上节点高即是本层在层高处相对于楼层高的高差,程序隐含为每一节点高位于层高处,即其上节点高为0。改变上节点高,也就改变了该节点处的柱高和与之相连的墙、梁的坡度。用该菜单可更方便地处理像坡屋顶这样楼面高度有变化的情况。注意:目前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还不能考虑墙的坡度变化情况,如山墙等。砌体结构考虑了墙的坡度变化情况。除顶层外,用上节点高形成的斜梁,不能跨越本标准层。操作上节点高菜单时,可按【TAB】键转为成批输入上节点高方式,即把位于同一直线上
16、的各节点按同一坡度自动调整其上节点高。这时需要输入起始点和终止点的上节点高,程序自动把该直线上其它各节点按同一坡度自动调整,从而简化逐一输入的操作。下图是成批输入上节点高的实例。(四)构件定义和布置的对话框各种构件布置前必须要定义它的截面尺寸、材料、形状类型等信息。本程序对构件的定义和布置的管理都采用如下的对话框。对话框上面是【新建】、【修改】、【删除】、【清理】、【布置】、【退出】的按钮。【新建】:定义一个新的截面类型。点新建按钮,将弹出构件截面定义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构件的相关参数。在对话框的空白栏用鼠标双击,也可以启动新的截面类型定义。【修改】:修改已经定义过的构件截面形状类型、尺寸及
17、材料,对于已经布置于各层的这种构件的尺寸也会自动改变。操作方式与新建相同。【删除】:删除已经定义过的构件截面定义,已经布置于各层的这种构件也将自动删除。【布置】:在对话框中选取某一种截面后,在点取【布置】按钮将它布置到楼层上。选取某一种截面后双击鼠标也可以进入布置状态。【清理】:自动将定义了但在整个工程中未使用的截面类型清除掉,这样便于在布置或修改截面时快速的找到需要的截面。同时由于容量的原因,也能减少在工程较大时截面类型不够的问题。此对话框还有排序的功能,可以将定义完的截面列表按输入顺序、形状、参数、材料这些特征排序,排序时点击一下相应的列表头就可以了。在楼层布置时可同时定义构件,也就是说可
18、边定义构件,边进行结构布置。 柱布置: 点【新建】按钮,弹出柱的截面定义的对话框如下,要求定义柱的截面形状类型、尺寸及材料(混凝土或钢材料)。如果材料类别输入,保存后自动更正为(混凝土)。如果新建的截面参数与已有的截面参数相同,新建的截面将不会被保存。点【快速输入】按钮,可以从常用的数据列表中选择截面参数,快速的定义完柱截面。柱最多可以定义300类截面。如果需要更改截面类型,点【截面类型】右侧的按钮,弹出截面类型选择对话框,选择相应的截面类型即可。柱目前共有17类标准截面类型,各种类型截面的详细说明参见PMCAD用户手册后面的附录部分。柱的布置:柱需要布置到节点上,靠节点定位,每节点上只能布置
19、一根柱,如果在已布置了柱的节点上再布置柱,后布置的柱将覆盖掉已有的柱。柱的布置参数信息对话框中如下,柱布置的参数是偏心和转角,柱宽边方向与轴的夹角称为转角,沿柱宽方向(转角方向)相对于节点的偏心称为沿轴偏心,右偏为正,沿柱高方向的偏心称为偏轴偏心,以向上(柱高方向)为正。布置的参数信息在进行下一次布置时自动保存。点【取数】按钮,选择图形区中已经布置的柱后,柱的布置参数信息自动提取到这个对话框中。利用【取数】按钮,可以快速的布置/修改柱。(五)增加【次梁布置】次梁与主梁采用同一套截面定义的数据,如果对主梁的截面进行定义、修改,次梁也会随之修改。次梁布置时是选取它首、尾两端相交的主梁或墙构件,连续
20、次梁的首、尾两端可以跨越若干跨一次布置,不需要在次梁下布置网格线,此梁的顶面标高和与它相连的主梁或墙构件的标高相同。点击【次梁布置】按钮后,已有的次梁将会以单线的方式显示。次梁的端点可以不在节点上,只要搭接到梁或墙上即可。按软件的提示信息,逐步输入次梁的起点、终点后即可输入次梁。如果希望按房间布置,可以先布置某一个房间的次梁,再用工具条上的拖动复制按钮将此房间的次梁全部选取,将其复制到其他相同的房间内。次梁的端点一定要搭接在梁或墙上,否则悬空的部分传入后面的模块时将被删除掉。如果次梁跨过多道梁或墙,传入后面的模块后次梁自动被这些杆件打断,但在本模块中还作为一个杆件。因为此梁定位时不靠网格和节点
21、,是捕捉主梁或墙中间的一点,经常需要对该点的准确定位。常用到的方法就是“参照点定位”,可以用主梁或墙的某一个端节点作参照点。首先将光标移动到定位的参照点上,按【TAB】键后,鼠标即捕捉到参照点,在根据提示输入相对偏移值即可得到精确定位。次梁布置实例注意:因目前程序对次梁仍采用2005版以前的数据格式,程序只能接受符合如下条件的次梁。布置的次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 使其与房间的某边平行或垂直。b) 非二级以上次梁。c) 次梁之间有相交关系时,必须相互垂直。对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次梁,程序不把他们传到后面的菜单。在PM主菜单2中显示的次梁都是成功布置的次梁。注意:次梁必须在房间内布置。2005版本
22、之前的程序是将次梁放在PMCAD主菜单2布置,2005版本改在主菜单1布置。当本程序读到在PMCAD主菜单2的旧版本布置的次梁后,将自动将他们转到本菜单布置和显示。对某些特殊情况会造成部分旧版本布置的次梁遗漏,请用户此时逐层检查次梁布置的情况。(六)增加【布层间梁】菜单层间梁也与主梁采用同一套截面定义数据。布置时是选取它首、尾两端相交的柱构件。点击【布层间梁】按钮后,输入层间梁低于楼面的高度,输入梁上的荷载值,选择层间梁的起点和终点后即可布置层间梁。如果层间梁跨过同一轴线上的若干根柱(或多个节点),传入后面的模块后层间梁自动被这些柱打断,但在本模块中还作为一个杆件。层间梁可以布置在任意两个节点
23、之间。注意:层间梁不能用来做错层处理。层间梁可以传到SATWE软件和PK二维框架软件进行计算,但TAT软件还不能处理层间梁结构,只把其上的荷载分担到上下楼层。(七)增加墙材料(混凝土或砌体两种之一)定义墙需要定义厚度和材料(混凝土或砌体两种)。布置方式同主梁布置。墙最多可以定义80类截面。注意:目前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还不能考虑墙的坡度变化情况,如山墙等。砌体结构考虑了墙的坡度变化情况。注意:2005版以前的版本,墙材料的定义是在PM主菜单2中完成的。2005版改在主菜单1的墙构件定义中完成。PM主菜单1在读旧版数据时将没有墙的材料信息,因此对旧数据的墙材料必须补充定义。为提示用户,进入程序后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5 PKPM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