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征文范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脱贫故事征文范文5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脱贫故事征文范文5篇 为讲述、记录、传播好脱贫攻坚故事,充分展现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为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营造强大舆论氛围,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活动启动了。今天整理了我的脱贫故事征文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我是最基层的一名乡镇年轻干部,我的经历不丰富,能够用的资源也并不多,我的力量就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那么微小。但在扶贫工作中,我深刻地明白,与贫困户的每一次对接,都是代表的党和政府,落实的是国家的扶贫政策。我来自农村,从自身地经历深刻的体会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现实的困难磨灭了奋斗的意志。在与贫困户的每一次交流中,一定会鼓励他们树立脱贫的坚定信心,现
2、实再困难,只要意志不倒,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况现在国家有这么大的脱贫决心和这么好的扶贫政策,何愁摘不掉贫困户这顶穷帽子!患有精神病的老李,常年靠药物维持,妻子五年前因生活困难,离婚后远走他乡,大儿子在榆林三中读高二,小儿子在金海小学读二年级。初次到他家走访,家里一片狼藉,和年迈的父母一块生活,挤在一个小黑屋子。家中只靠低保维持生活,每天在家基本除了吃喝拉撒,也没有其他任何事情可干。经过几次交谈,他没有任何产业发展意向,我们为他制定了兜底保障措施,办低保、大病救助、申请临时救济等让他们享受更多的政策补贴;刮泥地、换门、换窗帘等改变居住环境;联系学校申请两个孩子贫困助学补助;联系煤矿企业帮扶、送慰问
3、金,以及送煤解决冬天取暖问题等帮扶措施。一年下来,家中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在20XX年人均收入核算中,总收入确实很高,然而减去救济金、低保金,他没有任何收入。在20XX年重新制定帮扶措施时,我为他这种等靠要的思想感到忧虑。仔细算了他家的收入状况,几乎就只有政府每月发放的700多元低保金,这点钱用于两个孩子的上学开支,其实还是很吃紧的。然而即使吃紧,他也没有想办法自己多种点蔬菜或者养几只羊什么的来补贴家用。他们总认为国家会给他们想办法。我问刚走出老李家的村主任:“像他家这样的状况,依您看,可以养几只羊不?”“其实,论老李呢,基本是没有劳动能力了,不然也吃不上低保;但是如果只是给羊喂点食什么的应该还
4、是可以的。”李主任略加思索的说道。“嗯。其实我也不是说要他们真的种好多庄稼、养好多牲畜,我只是觉得他们这种等着别人送东西的心态不太好。”我说道。“的确,低保能够让他们饿不着,但如果他们能在勤勉一点,日子可以过得更好。”李主任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4月20日,在与老李多次交谈后,他同意养羊八只,政府补贴3000、区上补贴3000。“要是卖不上钱赔了咋办?”老李问到。“没事儿,羊喂大了要是卖不出,我们帮你想办法!”我答。4月26日,羊已到圈舍,我对他说:“低保是保障不饿肚子,要想日子过得更好点,确实得靠自己劳动才行,你把这八只羊喂好,喂大了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还能卖点钱给孩子买几件衣服,咱人穷志不穷
5、,贫困的帽子不能老戴着,是吧?”老李点点头,笑呵呵的说道:“你们送的羊比低保金管用,我一定好好养!养完这茬还继续养!靠自己双手比靠低保金来得硬气!”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得越来越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真心希望贫困群众打起精神、迈开脚步,早日能自力更生!我的脱贫故事征文2我叫陈天晓,20XX年5月由深圳海关选派至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好义镇小古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单位发出驻村扶贫倡议后,我马上响应,来到了小古村。三年多来,有困难有逆境,但我都坚持了下来,让人开心的是,我驻守的这边土地,在我的努力下,也一点点发生着改变。“脱贫不能靠长期
6、输血,而是要持续造血,才能让贫困户真正稳定脱贫。只有充分聚焦贫困户所能所长、精准帮扶,让他们感受到靠自己也能行,脱贫才能长效稳定。”从驻村一开始,我就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上,将激发贫困户脱贫原生动力放在了我做脱贫工作最重要的位置上。黄教文是小古村的贫困户,他曾在菜场打工,对于脱贫,他的思路也很清晰:“我觉得种菜好,有大棚的那种,我以前在菜场打过工,有经验。”但是,他没有启动资金,没钱买种子、搭棚子,脱贫的第一步始终迈不出去。这其实是脱贫工作中的一种普遍情况,贫困户明明有意愿,也有能力,就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脱贫的齿轮就转不起来。我得知情况后,马上入户走访、摸底调查,结合实际制定了小古村贫困户“种
7、养产业”项目奖补办法,明确对想通过种养、自主脱贫的贫困户,可以发放一定的鼓励金作为启动资金。没想到这一下子就把贫困户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第一次我领了4000元的奖励金,一下就把项目搞活了!”第一次,黄教文先种了1亩,没想到初次尝试就效益不错,一下信心就有了,便继续申请奖励金,把规模一步一步扩大到5亩。现在,他已成为村里的种植大户,日子越过越好,还作为致富能手接受紫金县广播电视台的采访。镜头前的黄教文皮肤黝黑,有点腼腆,但通过自己双手脱贫的幸福和自豪荡漾在脸上。“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上电视,感谢党和国家!感谢种养奖补的政策!感谢陈队长!让我重获新生!”黄教文现在逢人就夸扶贫政策好。除了发动
8、贫困户自主种养,我还提倡大力发展集体产业项目,努力把产业经济搞起来,用分红保障贫困户,也带动贫困户劳动增收:养鸡、光伏等5个产业先后落地了,每年可以稳定分红近30万,全部分配给贫困户和村集体,贫困户腰包鼓了,脱贫有了底气,村里也不再是没收入的“空壳村”,各项公共服务可以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我还主动促成专业合作社跟贫困户的合作,由合作社提供优质三黄胡须鸡鸡苗给贫困户,并给予技术支持和产品包销。有了优质产品,又有合作社的背书,贫困户不用愁技术、愁销路,只需专心养鸡,这种合作模式让贫困户脱贫更有信心了!住新家,安全更有保障黄远锋是村里的危房户,房子是土砖房,年久失修,风雨来时,经常是“外面下大雨、屋
9、里下小雨”。走进屋内,墙面因漏水长着青苔,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霉臭味。黄远锋一家五口人就挤在这间不足60平米的危房里。“一到台风天,我们就要帮他们家紧急转移,怕出意外!”让人头疼的是,类似黄远锋这种的危房户,小古村共有12户。精准扶贫对危房户有政策,我和村干部想去落实,但各家各户情况复杂,没钱、没地、不想搬等等,什么情况都有,政策一开始执行时就不顺利。让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跑断腿、磨破嘴也要让贫困户住上晚上能安心睡觉的房子!”我牵头制定了危房改造的实施方案,针对各户情况精准施以新建住房、协调住宅用地、协商临时借住等保障措施,并四处筹集资金。经过努力,12
10、户改造户全部住进了新家。“再也不用担心台风天了!”搬进新家的黄远锋开怀大笑地说。建好贫困户“小家”的同时,我跟村两委共同推进小古村这个“大家”的建设,推进道路硬底化、垃圾回收屋建设、路灯安装等多项民生工程的建设,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村里泥泞难行的村道变成了通行无阻的水泥路,脏乱差的垃圾堆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垃圾回收屋,老旧残破的戏台变成了宽敞现代的村民活动文化广场昔日“脏乱差”小古村现在变得整洁有序,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金秋助学,成就自强之星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阻碍贫困的代际传递。“学校硬件条件差、课桌椅等设施陈旧不堪、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因为没钱放弃求学
11、深造”贫困村落后的教育现状,让人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不能让孩子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看到校道又弯又小,师生出行安全没有保障,我就回单位争取资金改造校道;上课条件差,就联系深圳狮子会等爱心团体、企业,给学校捐课桌椅、安装校园广播系统、配备多媒体设备等等,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每年教师节前夕,还会举行“金秋助学”活动,给村里考上大学的学子发放助学金,勉励他们奋发图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众多被资助的孩子中,珍姐小孩黄瑞文最令人感到欣慰。珍姐丈夫十几年前突然离世,她一个人外出打工,独自养大3个小孩,非常辛苦。前年,她的小孩黄瑞文考上大学,本应该是高兴的事,但是学费对于贫困的她,却犹如天文数字,珍姐整天
12、愁容满面。我不忍心好苗子就这样失去成长的机会,马上回单位发出助学倡议书,号召有能力、有意愿的干部支持帮扶。正好有一名干部,听闻黄瑞文情况后,自愿帮助解决三年学费,支持他走进校园、改变命运。黄瑞文也很争气,一放假就打工赚生活费,在校也一直坚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还获评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这个荣誉十分难得,全国只有100名。从优越特区到贫困山区,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信“路虽远行将必至、事虽难做将必成”,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用真心照亮扶贫路,努力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也让小古村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我的脱贫故事征
13、文3执青春“画笔” 绘希望“蓝图”记一位90后乡村女教师的扶贫之路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扶贫工作,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跟这四家人有交集。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跟这四家的交集,我永远也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贫苦。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贫苦这样的感受在心中萦绕蔓延,我永远也不会懂关于精准扶贫的深意!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自我成为教师参工之日起,便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并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成为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手执信念、本领与担当的青春“画笔”,绘制着民族复兴的希望“蓝图”。金秋时节,空气中还混杂着桂花的清香,我和几个同事趁着周末一起去走访刚刚分下来的贫困户,
14、因为都是第一次走访,心中有忐忑,有不安,仿佛压着千斤重担。这些情绪不是烦躁,不是疲惫,不是推脱,而是对帮扶户发自内心的牵挂,于是一边走一边谈论着该用怎样的言语来表达,怎样深入了解帮扶户的现状,怎样更清楚更明了的宣传各种扶贫政策,如何真正帮助他们而绞尽脑汁,才能让这些素未谋面的农户相信我们的赤诚,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走过了一条条崎岖蜿蜒陡坡的山路,穿过一片又一片茂密的山林,终于走到了几位帮扶户家里,他们在一个村,这4户都姓杨,我都亲切的称呼他们为“杨爷爷”。因为在村里各组居住,所以得一户一户的进行走访,这一天差不多走了我一周的路程。想起白天去杨爷爷家的情景,一股心酸瞬间涌上心头。一走进门,靠墙摆
15、放着一张老式木床,杨爷爷半躺在床上,笑着同我打招呼,因几年前生病,落下有点半身不遂的毛病,行动不方便,只能一天坐着躺着,不便行走。家里唯一的儿子在工地上发生意外不幸身亡,只有靠儿媳一人维持着一家4口的生计,还得供养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真是压力山大。环视屋内,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墙边靠着几把农具,破旧的木椅上耷拉着几件旧衣服,因屋里太潮散发着一股霉味。儿媳在外务工,两孙子在外上学,家里只留下他一个孤寡老人,还得自力更生做家务干活。看着杨爷爷挣扎着起床,心里一阵心疼和无奈。托尔泰说过: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和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在心里祈祷,希望这所有的不幸都能快速远离这个脆弱的家庭。我觉
16、得“不走到百姓身边,不知百姓冷暖,百姓心里又怎么会有你?”于是,我选择从走访民情、摸底调查入手,以便全面掌握我的帮扶户的贫困情况,如家庭住址、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为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做准备,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做到一户一策、因户施策,个性化实施;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对症下药,靶向扶贫。在不耽误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每周和帮扶户积极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活动。走村入户为贫困户做饭干活劳动,深入贫困户家中,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状况,为贫困户清洁厨房,与贫困群众一起在厨房里做饭,以便当好他们的贴心人,做好他们的帮扶人,切实履行好帮扶责任。为贫困户
17、做顿饭一起吃,充分体会贫困户生活的艰辛,了解贫困户在各方面的迫切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贫困户做顿饭交次心,用实际行动证明对他们的帮扶是真心的,是他们的贴心人,拉近与贫困户感情距离。为贫困户做顿饭再宣传,再次细致宣传到户增收项目、教育扶贫、医疗扶贫、贫困户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等优惠政策,让贫困户掌握扶贫政策,打消思想顾虑,为其理出脱贫思路,规划出脱贫路线图,早日脱贫致富。让他们看到脱贫的希望!树立脱贫信心!我们放下了架子、沉下了身子,真正走进群众中间,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平等交流。通过长期开展此项活动,达到了“掏心窝子”说交心话,真正达到“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暖百家心”的效果,再
18、次宣传解困惑,理出思路树信心的目的,为下一步全乡贫困户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次扶贫路上我得知一个噩耗奶奶去了。本来还说那次忙完了就回家看望病重的奶奶,结果我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时泪如泉涌,难受到极点,自责、懊悔,犹如千万条毒蛇缠绕着我的心,那感觉使我窒息,让我似乎喘不过气来,心也犹如被刀割一样淅沥的小雨,总是适时的降临。雨水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颜色,这颜色,是灰色的,是晦暗的!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以致后来每次一触及这条思绪的神经线,我的心总像在痉挛般的痛还有扶贫工作等着我去做,我不能倒下,要坚强勇敢,站起来继续工作。“愿中国青年教师都摆脱冷气,迎头向上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
19、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期望极高。我们青年教师的脊梁是用信念铸成的,背挺得多直,就看信念有多坚定。我们需继续挺直腰板,不放弃、不抛弃、不厌烦的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时代赋予使命,我们就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行的路越远,蹚过的河越多,越发感到肩上脱贫攻坚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在扶贫攻坚的路上,用“信念”之笔绘出“坚韧”的青春底色。“本领”作笔勾勒“拼搏”线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磨砺才能练就真本事。毛泽东同志曾提及:“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我们青年
20、教师更是如此,在青春年华岁月里更要俯下身子,下沉一线,将力量用在教书育人和扶贫攻坚上,积极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我虽不是党员干部,但作为青年教师,更要充分发挥青年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拼搏、继续奋斗,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在精准脱贫的“蓝图”上,握“本领”之笔勾勒出敢想敢干、迎难而上的“拼搏”线条。脱贫攻坚不苦不累,那是假话,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国家干部,赶上了这个大时代,亲身参与脱贫攻坚这一事业,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幸事,再苦再累也值得。我觉得帮贫困户脱贫是我最大心愿,脱不了贫,我这个帮扶人做的就不合格!所以,再苦再累我也会坚持到底!作为人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
21、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更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战斗,对待帮扶户要有“诚心”、有“爱心”,时时处处关心他们,将心比心,以诚相待。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和他们建立友情,从心底打破隔阂,详细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愿,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赢得他们的支持。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要强化脱贫攻坚政治担当,沉下心来、俯下身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咬定目标
22、、一鼓作气、久久为功,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去攻克,坚决攻克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最终胜利。我们青年教师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用信念、本领、行动、担当的青春“画笔”,诠释着一个青年教师的精神和价值,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留下坚实的脚印,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描绘出一幅幅希望的“蓝图”!我的脱贫故事征文4我叫滕宗敏,是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关员。今年8月初,我被选派至天水市花牛镇巷口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入户篇入户调查是驻村人员了解贫困户生活现状、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也是对驻村帮扶人员最重要、最考验能力的一项工作。村子很美,整个南山遍植苹果、樱桃和花椒树,经
23、年绿意葱茏,每次雨后,云雾缭绕,分外迷人。村委会在绿树掩映之下,各种鸟叫声婉转动听。村民们勤劳、淳朴、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辛勤耕耘。在入户调查过程中,知道了发生在这个美丽乡村里的种种故事,让我感触很深。有的农户因为家里农用车发生交通事故,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四处举债,为了救治事故中受伤的村民,镇上的干部四处奔波,为他们申请临时救助金,发动镇上干部为他们捐款;有的农户家境贫困,孩子又多,适龄孩子只能辍学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村上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入户做思想工作,给户主讲让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为他们落实“两免一补”,申请困难家庭学生补助;有的农户有两位老人同时患病,深受糖尿病和肾病
24、的长期折磨,村干部和村医务所为他们积极联系专家检查,做好慢性病鉴定,按时落实新农合报销政策,申请大病报销、临时救助,让他们的住院费用报销比率达到90%;有的农户家中房屋年久失修,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进行危房鉴定,为他们联系建房工人和材料商,在短短两个月内建起一院新房,并为他们落实数万元的修房款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我想,这些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身边的扶贫动人故事,只是全国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小小缩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定一个人都不会少!感悟篇转眼间,我在村上开展扶贫工作满两个月了。听惯了朴实的乡音,有了一份真正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时刻觉得乡亲们的事不分大小,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巷口村最主要的产业是果树种
25、植,农户主要以果品收入为主,其中种植苹果1345亩,花椒196亩,樱桃693亩。当地的苹果品种是“花牛苹果”。当年花牛村生产大队精心挑选出两箱刚采摘的苹果给毛主席送去,毛主席称赞道:“你家乡天水的苹果好吃!”自此“花牛苹果”闻名全国。近几年来,巷口村的花牛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苹果产量逐年上涨,但苹果品质参差不齐,主要供应中低端市场,而且在国内几个主要苹果种植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日益明显。影响苹果品质和销量,最主要的因素是农药残留,因此,下一步,我将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在村里开展果树种植和农药施肥培训,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壮大优化产业规模,以产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生长于黄
26、河边,父母就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几亩薄田把我养大、供我上学。我深知农民生活的不易。因此,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扶贫工作的信心,靠我,还有千千万万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帮助每一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我的脱贫故事征文5我叫贾子龙,是兰州海关关员,今年一月初,我来到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莲麓镇枉子沟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一段与我之前生活完全不同的体验开始了。融入生活枉子沟村现有324口人,一共70户,2个社。有的村民住在山顶,有的村民住在沟口,有的住在没有硬化路的山腰,岔路口更是相互交错。刚来这的时候,正好是冬天,一场大雪后,泥泞湿滑的山路便是对我们的一场考验。一起入户的村干部惋惜地说:“山里这种烂泥路
27、,把你们的好鞋全给弄糟了!”这当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我发现村干部走得比我们稳多了。后来呆久了才发现,村里的土质各不一样,这样的泥泞路走多了自然能分辨出哪些地方能落脚,哪些地方一踩就会陷进去。走得稳,成了融入扶贫生活的第一步。为了记住每户居民的地址,刚开始,我学着扶贫同事的经验,给每家每户做一个地图标记,拿着村民花名册,尽量熟悉他们的名字。可当我敲开每一家的大门时,一张张热情又陌生的脸,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又多了一份思考。我必须和乡亲们坐下来拉家常,努力去听懂他们的话,让他们熟悉我;必须向他们介绍兰州海关,介绍驻村帮扶工作,让他们理解我;必须和他们一道穿梭在田间地头,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让
28、他们接纳我。经过这样的尝试,没过多久,我便完完全全融入了村里的生活。“喝口水,吃口馍。”村民们对我也如对友邻一般亲热。点亮山村山村的夜,漆黑,深邃,寂静。这样的夜晚,村民夜间出行很不方便。鉴于此,去年,兰州海关党组为扶贫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点亮”村民们前行的路。今年7月28日,天气预报预告莲麓镇将出现50毫米强降雨天气。果然,傍晚时分,疾风骤雨就夹杂着沙尘呼啸而来,村委会的门窗被瓢泼大雨敲打得嗡嗡作响。一时间电闪雷鸣,轰隆隆的震动天地。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全镇突然停电,村里上下漆黑一片!正在大家着急的时候,路边的太阳能路灯像听候号令的士兵一样,倏地一下全亮了,齐刷刷地点亮山村。在温暖的光亮下,
29、天空的雷电反倒成了点缀的节拍,不再让人心惊。孩子们的欢笑声再次传来,检查汛情的村干部也如期前往,在路灯的光亮下踏实前行。为乡亲们照亮山路,这是我们曾经的承诺,我们做到了!潜移默化一起来扶贫的同事曾对我说,干扶贫工作,每个人在思想上、行动上都会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闲暇细想来,确实如此。仅生活习惯,便与之前朝九晚五的生活完全不同。在村里,夏天再热,门窗也必须紧闭,大蚊子可不好惹;一场大雨下来,温度骤降,必须赶紧生起火炉驱散寒湿。冬天,必须时时操心火炉子不要灭了,否则这一天便难熬了。入户有效率,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抓住关键时间点,早上8点左右,农户还没下地;中午12点左右,离家近的农户可能回家吃饭;晚上7点,村民回家。饮食习惯更是不同。镇上有简单的食堂,平时三十多人吃饭,每天早上都是花卷,中午和晚上都是碎面。每当厨师喊一声“饭熟了”,村干部们都自觉出来吃饭,从来没有人嫌弃饭菜简单,都是大口吃完就又各自忙碌了。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有限,村书记和文书大多时候都是用笔记录东西。看到他们工工整整写下工作的一点一滴,看到木桌上一摞摞厚实的会议记录,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看着他们,便自然而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深知,在村的每一天,都是代表兰州海关驻扎在这里,我必须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扎根这里,真正用我的努力,为扶贫村早日脱贫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的脱贫故事征文范文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