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综合说明材料.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综合说明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综合说明材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综合说明材料一、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在大三第一学期开出。2007年以前的总学时为80学时,现在是72学时。从1996年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开出以来,已经完成十届本科、5届专升本以及3届专科学生的教学。目前正在学习本课程的是5个班约160学生。2010年将增加到7个班。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是:按“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在建成“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继续建设,力争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认真研究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网上辅助教学的网站建设,将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等教学资料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实现教学手段和管理现代化。 (3) 在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行启发式教育,形成了先进的教学方法。 (4) 积极探索和采用广义双语教学形式并初步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5)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3、中,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每轮教学都在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加入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6) 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实验指导教材,从各个环节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 (7) 建立和完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如集体备课、双教案、教学研究、作业批改制度等。(8) 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组织申报与参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研和教学研究课题,以科研和教研促进教学。加强同类课课程之间的交流,总结课程改革建设成果,发表教改论文,扩大社会影响。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硕士学位,大部分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4、和较高的业务水平,主讲教师主要由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组的师资结构,高级职称教师占40%,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100%,平均年龄39岁。既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也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任课教师的年龄结构,形成了老中青梯队。任课教师队伍已经基本达到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目标,完全适应课程的发展建设。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最初几年是由殷德军教授主讲,2001年以来由盛建伦教授等多名教师主讲。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最初是由李超负责,2001年以来由王勇负责。2002年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承担的本科、专升本和专科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学院根据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陆续吸收了
5、一些学历高、素质好、有教学经验、热爱基础课程教学的中青年教师(王日宏,王成刚,巩玉玺,刘淑霞等)参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每个新任课的教师都有主讲微机原理及应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或计算机体系结构等相关课程中至少两门课程的教学经验。除了参加上级组织的师资培训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外,还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使新任课的教师迅速提高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的教学水平。课程组全体教师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有团队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最重要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计算
6、机类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的主干课程之一。多少年来,计算机组成原理一直是一个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传统的做法,都是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还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验证性的教学实验。课程内容显得抽象枯燥,学生学习后总感到有些朦胧,甚至于觉得本课程没什么实用价值,不大喜欢学。上述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陈旧,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条件。意图把一门技术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强行灌输。这样做的教学效果肯定存在问题。许多教学内容不是仅靠听课、看书学得到、学得懂的,需要动手做,要真正练才行。就
7、象学游泳,只听教练讲解不下水游肯定是学不会的。讲解得越详细,听者反而越感到不得要领。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存在类似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条件,没有非常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实验设备,课程讲的和实验可以做的难以达到最佳的融合。另一方面,教师也缺少设计制作一台完整计算机系统的经历,只能按照教材的内容一般性地讲述某些基本原理。这与讲懂一个真实的计算机系统、解释清楚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有关实际技术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经过数年的实践和修订,现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规定了主要知识
8、点的教学要求,做到有主有次,突出重点,强调基础。既明确了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又兼顾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对于课程中一部分与先修后继课交叉的内容,适当减少了教学学时,降低了要求。例如,对于流水线、RISC、虚拟存储器、多体交叉存储器、通道等在后继课程将深入探讨的内容,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只做简单介绍。而对于后继课程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则用比较多的时间讲解和训练。如,中断、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浮点表示、控制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CP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辅助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访问方式、I/O设备的编址等知识点都作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重点。对于计算机主存储器的教学,把重点放在存储器芯片的外部特性和
9、连接扩展的方法上,而不是存储器芯片的内部逻辑电路上。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不会迷失在很难搞明白的芯片内部逻辑中。又如,对于数据的表示,强调补码,而对反码不做要求。对于控制器设计的教学,微程序控制技术是能够讲解清楚、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可以用实验课验证和强化的,所以作为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微程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硬布线技术无法用比较少的学时讲解清楚、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难以用实验课验证,则作为了解内容。在修订教学大纲时有不少类似这样的权衡和调整。我们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的修订也参考了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颁发的计算机
10、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并且与规范的基本要求一致。四、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科研获奖情况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属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学科,与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数字逻辑、微机原理及应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有先修后继相关相近的关系,在教学上有很多共同点。与这些课程相关的还有一些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与这些相关课程形成的课程体系贯穿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1条主线。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组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参加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其中,仅近3年在研和完成的教学研究课题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发表科研学术论文
11、11篇。与本课程体系相关的已经在学术会议上获奖的论文有:二十一世纪初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若干问题. 第七届冀鲁豫三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联合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2年)。关于建设面向毕业设计的实验室问题. 第19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2008年)。五、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网络教学情况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难度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也比其他课程困难。为了搞好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要有: 1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采用多媒体
12、,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多媒体投影与黑板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教材及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讲课录像等等已经上网。做到了网上适时交互式教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网站的网址: 2教学方式多样:课堂讲授,辅导答疑,课堂练习和讨论,习题课,网络学堂讨论、答疑,教学实验辅导等。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往往会安排多次的课堂练习,反复进行强化。3丰富的考查方式:课外作业、实验、课堂练习、期末考试相结合。4教学相长: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5双语教学。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广义双语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给出
1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涉及的英文专业术语,给学生提供一些英文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文献目录,给学生提供一些英文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知识的阅读材料,在期末考试题中有少量英文题等。六、实践教学及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情况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的教学中既重视理论教学也重视实践教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的教学包括14学时的实验教学,约占总学时的20%。为了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规定本课程的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80%,实验成绩占20%。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的实验比较复杂,每次实验课需要34节课的时间才能做完,平时很难安排。实验指导教师不辞辛苦,用周末或晚上的时间来安排实验课。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亲自动手做实验的
14、机会,在实验箱和仪器台数不多的条件下,尽可能使每组的学生人数在4人以下。上世纪90年代购买的实验箱属于第一代技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连接大量的导线。不仅容易发生错误,而且常常由于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实验不成功。学生往往会因此失去对实验的兴趣。实验效果很不理想。2006 年,在迎评促建工作中,已经把全部实验箱都更换成第二代的实验箱,并自编了新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手段先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各章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不再是孤立的“点”,变“树木”为“森林”。使学生不仅懂得计算机每个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真正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组成 原理 精品课程 综合 说明 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