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47张PPT) .ppt.ppt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47张PPT) .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47张PPT) .ppt.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题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普宁华侨中学政治组 叶华丽,唐.戴嵩,斗牛图,斗牛图,纸本,墨笔。卷4441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戴嵩为韩滉的弟子,专擅画牛。这幅斗牛图曾为清宫御藏。乾隆曾在此图上题跋:“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关于戴嵩画斗牛在画史上有一段趣闻:戴嵩画了一幅斗牛,神态生动,连尾巴上的毛都给一根根画出来了。众人看了都叫好,惟独有个牧童不已为然,戴嵩很奇怪,就问牧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牧童就笑着说,蛮牛打架的时候,一用力,尾巴是紧紧夹在屁股下面,是看不见的。,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2、活动,两层含义: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特有,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二是实践是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小行星撞击地球 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教师讲课 学生学习,2、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革命、改革
3、、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3、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教师讲课,农民播种,1、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客观,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实践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实践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运动规律的制约,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践主体的创造性,实践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最本质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实践有社会历史性,1.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他
4、的飞行成功是其单个人的活动吗?,探究活动,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许多年,搭帐篷,种庄稼。他这种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还具有社会性吗?,完全脱离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错误,该观点混淆了单个人的孤立活动(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和单个人的活动。分析: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表现为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活动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共同的协作,也具有社会性。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我们可以说“孤立的活动是
5、不存在的”,但不能说“单个人的活动不存在”。,判断: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古代人出门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现代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单选)有人在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客观规律性 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小试牛刀:,探究活动1(P42),辩证唯物主义,杜威,辩证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黑格尔,实践和动物的活
6、动没有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实践是人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1),(2),(3),总结与归纳:,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客观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2.实践的三个特征,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基本形式:,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工具),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
7、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认识从哪里来?,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尤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47张PPT .ppt 6.1 认识 47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