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革新.doc
《院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革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革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院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革新课程始终处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职业化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实践性、职业性,关注技能,寻求课程的系统化教学方案。课程作为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是以一种教学系统的形式呈现的,改革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构建新的职业化课程教学体系,是对接职业能力的直接途径。“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承载着与行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理论与实践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样本设计、制作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意与策划能力;明确书籍设计制作行业岗位要求,胜任岗位能力,能够具有在一整套工作流程中与不同岗位的协作能力。但根据目前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本课程职业化教学特征不明显,教学思路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
2、出,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无法与行业职业要求接轨,脱离实践,具体表现在三个“脱节”上:一是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相脱节;二是课程理论教学与行业印刷技术实践相脱节;三是课程教学内容与其对应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相脱节。“书籍设计制作”课程教学中,必须考虑到“课程”与“职业”的关系。要根据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纸张材料的更新、设计理念转换以及数字化新媒体发展等变化因素,对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更为系统的规划,使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适应社会行业对书籍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如在数字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带动新传播媒体网络化电子书籍的发展,折射在课程教学中,基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籍设
3、计教学内容必然需要延展到网络书籍设计的新空间。因此,解决目前三个“脱节”的教学现象,改革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规范所学习的知识范围和相关的能力训练,构建基于行业职业岗位划分以及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要以书籍设计行业标准与职业岗位技术要求为基准,课程理论与实践并行,建立一套适合高职书籍样本设计制作课程的教学模式。一、“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岗位特征“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定义为一个职业方向。从其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分布来看,课程教学内容对应行业中多个就业岗位,并形成独立的行业岗位区域。目前,书籍设
4、计行业发展从传统纸质书籍逐渐向网络媒体的数字化书籍拓展,职业岗位分别也由原来传统的书籍与样本设计、制作和后期印刷技术等岗位延展到网络数字书籍的新型职业岗位范畴,行业的岗位区域定位与行业发展方向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对应书籍设计行业的传统岗位区域,课程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流程为主线,由书籍前期创意策划、资源整合、电脑制作、印刷制版工艺加工、印刷材料直到印刷装订,涵盖行业流程中的多个职业岗位。在新型网络数字化书籍岗位区域,除了将传统印刷流程转换为网络载体技术,前期的设计制作流程是相似的。作为课程而言,将课程教学内容对应于行业的岗位流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岗位特征,重构与职业岗位实践能
5、力相配套的教学内容,实施“按岗分工”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践改革,形成本课程技术性、实用性与岗位实践性的特色教学。本文从课程教学的模块划分与“按岗分工”两个角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阐述,将课程理论“应用性”与制作技术“实践性”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与行业岗位分工需求的知识对接。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分模块”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的排序需要结构。结构是知识传递的路径,知识只有在结构化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传递。高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也是序化的问题,应采取基于知识应用的参照系。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行业的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印刷工艺等多个岗位能力实践环节,各部分理论内容交叉性出现在设计制作以及工艺
6、技术的实践环节中。课程内容必须进行排序与重构,使其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目标,以“分模块”进行教学,分成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有序地、分层分段地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梳理出课程“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思路。1.课程理论模块。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课程教学按模块划分循序渐进式教学。基础理论包括书籍设计的概论性理论知识,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概括性认识、了解的模块,也是汲取设计制作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现代书籍的设计理念包括传统书籍设计与网络数字书籍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是找到书籍设计的入口,也是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
7、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样本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接轨的技术理论模块。整体理论模块的岗位能力是定位在书籍整体策划能力上的。2.岗位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书籍设计的单向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对应性分配,把书籍整体策划能力、设计能力、排版制作能力、电脑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能方面归到教学实践模块。具体分为版式设计、样本设计制作、平装与精装的设计制作。版式设计包括传统纸质书籍版式与网络书籍版式设计,以排版、制作与印刷工艺相结合为主要内容,体现书籍图文编排的岗位能力;样本设计与平装精装设计制作则是以设计、排版、制作、材料与印刷工艺综合技术为主体
8、的实践模块,体现书籍策划、设计与制作综合岗位能力。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合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书籍样本排版设计、制作能力训练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分模块”教学体系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过程,体现教学“理实一体”的原则。理论与实践进行划分是因为课程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三部分理论内容分散,并交织于实践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概念、思路不清。课程教学内容划分后,理论模块整合归纳了书籍样本的概论性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印刷理论等教学内容,并在实践教学主体内容中以项目为教学素材,对应理论知识点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院校 书籍 设计 制作 课程 革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