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选择与倾向.doc
《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选择与倾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选择与倾向.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选择与倾向 摘要: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文本、语境、信源和渠道等因素共同影响着网络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选择。互联网传播的功能和特性,进一步强化了个人对信息内容的选择机制。它在更好地满足用户媒介体验和个体偏好的同时,也常常导致偏见的产生。在微博等群体传播中,用户对机构的关注,意在信息与知识;对个人的关注,则意在情感与共识。用户对内容的选择性注意,往往伴随着对意义的选择性理解。群体传播的特性,使得用户的意义理解由理性趋向感性,由感性趋向情绪化。互联网群体传播非中心化、非组织化等特征,使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混杂在一起。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每个参与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文本、渠道与意
2、义的选择。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 互联网群体传播 微博 信息选择 信息偏好 “晚安喽!”这是女歌手、演员杨幂2012年11月18日21点21分在新浪微博上发的一条信息。在不到24小时内,这条只有三个汉字和三个表情符号的微博被转发了近5000次,评论超万次。在杨幂发表这条微博的24分钟后,人民日报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了评论:“请保护我们的孩子:儿童车模,折射出个别人的价值迷失和崇尚虚荣。”同样是在近24小时内,这条微博只获得了227次转发和114次评论。 从两条微博内容与转发数量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用户对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常常并不遵循传统的“新闻价值”规律。内容、渠道、意义、传授者
3、角色等因素都会影响互联网用户的信息选择。这与拉扎斯菲尔德的“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及斯图亚特?霍尔的选择性意义解读,既不乏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这不仅是因为拉扎斯菲尔德和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是针对大众传播而言、不能完全适用于本文所聚焦的互联网群体传播。而且,从大众传播时代到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传播形态之间的博弈与合作,及其引发的多种传播因素的改变,都对信息选择发挥着作用。 一、内容的选择性注意:偏好与偏见 选择性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当我们对一些信息和观点持有某种倾向时,那些可能推翻已有观点的信息往往就会被忽视掉。在列子的寓言中,当怀疑邻居的儿子偷了斧子之后,“视其行步,窃
4、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当斧子失而复得后,“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也”。 选择性接触信息,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且广泛地存在于媒介接触中。这种对信息内容的选择性注意,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心理学上的“证实偏见”告诉我们,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事实上一则信息无论来自哪里,信以为真都是人们接触它时的第一反应,因为怀疑和否定是一种相对费力耗神的理解路径,所以逃避了思考与判断的直接相信就成了首选。另一方面,对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信念,总是倾向找到证据来维护和强化它,而不是批判和否定它,如同下意识地维护我们的形象与自
5、尊一样。 在对传统大众传播的信息选择中,我们往往会不断地切换遥控器,来选择喜爱的频道和栏目,目光会投向那些常看的报纸和版面,不自觉地回避与我们知识结构、价值观点差异较大的信息。互联网传播的功能和特性,进一步强化了个人对信息内容的选择机制。搜索引擎的关键字过滤,为用户寻找相似与相关信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网站的各种订阅与推动服务,直接提供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网络媒体的关键字链接和主题链接,为用户在同一领域的扩展阅读提供了方便。与传统大众传播不同,互联网传播的可选择性与丰富性并肩比邻,同时从不同层面满足了用户的阅读偏好。 在互联网传播中,不仅用户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与阅读,信息也会“主动”对用户进
6、行选择性推送与呈现。2012年11月18日,在网络论坛水木社区的贴图讨论区中,一位用户在贴出了水木社区展示的一个国外成人交友网站的广告截图后,表达了对广告内容的疑问 :“水木这是准备发展性服务业了吗?尺度越来越大了啊。”1很快就有不少网友略带调侃地进行解释与回复:“水木的广告似乎用的是Google Adsense(Google的广告服务)吧,那个是针对用户的兴趣点自动推送的” “这是根据用户的喜好自动显示的广告,显然暴露了楼主的喜好和常去的网站”“我的广告全是洗涤用品,儿童玩具,儿童书,还有外贸女装”“我都显示的是MBA、EMBA招生信息”。 事实上通过用户的搜索纪录和网站访问纪录等信息判断用
7、户的喜好,推送个性化的广告和信息服务,已广泛地应用在互联网传播中。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公司早就开始推广针对用户喜好投放不同广告的“精准营销”;电子邮件服务商也常在偷偷扫描用户的邮件内容后,投放相关的广告;电子商务网站则会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和浏览纪录为其推荐相关产品。在用户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的同时,信息也在悄无声息地对用户进行选择性注意。 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这种信息选择的机制与传播效果更为明显。从传播结构上来说,互联网群体传播是非中心化、非制度化的自主传播。每个群体成员都是传播的参与者,兴趣与爱好是群体传播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缺乏传播控制与平衡机制的群体传播过程中,信息会进一步聚集在少数领域和
8、范围。从传播渠道上来说,群体传播是群体成员之间的直接转播,群体的意见领袖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意见领袖在进行传播之前,已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兴趣对信息进行了选择性过滤。从传播工具上来说,互联网技术为群体传播进一步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过滤与选择工具。如网络论坛的“只看楼主”的功能,微博的“关注”“转发”,QQ群组的“关注某好友”“屏蔽某人信息”等,这些工具使用户的偏好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这种以用户的选择性注意为主的媒介接触行为,节省了用户信息搜寻的时间,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媒介体验,同时它也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商业营销的针对性。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用户主动进行的选择性注意,还是被动的选择性注意,对个体偏
9、好的过分满足,常常是导致偏见产生的重要原因。这种选择在不断强化用户已有的认识与知识结构,而不是去思考、批判、或否定用户已有的信息倾向。长期偏食必然导致营养不良,对信息内容长期的选择性注意,会让我们走进“个性化”的陷阱,使知识结构与视野越来越窄。 而对于信息传播者来说,要想使自己的传播内容透过用户的过滤机制,实现有效传播,就要通过专业化的操作,在文本内容、形式或者传播渠道上,引起用户的选择性注意。摒弃传统的大而全的宣传思维和传播理念,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内容选择,对同一条传播信息,发掘不同的专业角度,适应不同的传播人群,实现传播范围的交叉覆盖。不过,“投其所好”的传播策略,固然能引起受众的选择性注
10、意,但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大众的信息结构,也使自己的传播处于被动的层面。因此,如何引导、开发用户的兴趣和注意力,是值得传播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渠道的选择性关注:机构与个人 在大众传播中,专业化的机构是信息的采集者与传播者。在一般的互联网传播中,机构仍然是主要的传播力量。虽然个人也能够借助网络工具发布信息,但从专业化程度和影响力来说,个人根本无法同网络门户等机构竞争。前几年个人博客盛行之时,很多实践者和研究者都乐观地断言,一个传播民主的新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事实证明,博客这种个人化、分散化的传播工具,很难同媒介机构竞争。虽然博客也有“链接”,但它缺乏微博的网络化结构方式,缺少用户与用户之间
11、的直接“连接”与互动,直到微博时代,个人的传播力量才作为一个整体逐步展现出来。 也即只有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个体既是信息的采集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传播的参与程度才能得到进一步深入。群体传播的一个首要特征就是非组织化与非中心化,个体是传播过程的基本单位,也是重要单位。个体的传播力量,由其连接和所能影响的用户数量决定。具有组织和资源优势的机构,在群体传播中也只能通过个体的形式参与传播过程,不过,机构的传统传播优势,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并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如在微博传播中,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影响力就不是很大。 互联网群体传播中,从组织化的角度来看,可把用户分为个人与机构两个类别。当然,有些“个人”传
12、播者背后实际是由专门的机构来运营,如一些明星、专家、企业家等名人的微博。但从传播的角度,仍把它当做个人来对待,因其传播的内容与视角、维护的形象,至少表面上都是以个人为核心的。 微博中的机构用户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机关、企业、团体等传统的官方信源。用户对机构的关注,可谓大众传媒影响力的延伸。群体传播时代,传统大众媒体的影响力虽然日趋下降,但其权威性仍在,对一些用户来说,其喜爱的传统媒体在群体传播时代仍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除一些不可替代性的信息,如天气预报、交通管制、政府公告之类的公共服务信息,机构已不再是群体传播时代新闻信息的唯一信源,其公信力已大打折扣。很多人关注机构,但并非
13、全部相信或依赖机构的信息,而是将其作为交叉验证的“参考消息”。 在微博等群体传播中,用户对机构的关注,意在信息与知识,这是传统媒体功能的延续;对个人的关注,则意在情感与共识,这是群体传播的重要特性。在微博中,机构的影响力常常不如机构的员工。如电视台官方微博的影响力,远远不如主持人或记者的个人微博;一些机构官方微博的粉丝数,也与该机构名人的粉丝数相距甚远。众多微博用户通过关注个人获取信息,是缘于对传统媒体等官方机构的不信任。机构长期垄断话语权,加之空洞的内容、僵化的形式、居高临下的姿态和不时出现的谎言,使大众的抵触情绪和反抗心理不断增强。互联网群体传播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的手段,在这种反抗机
14、构、消解权威的情感驱动下,微博中个人的影响力自然就超过了相关的机构。 在微博中,用户关注个人,除表达反抗机构的情感诉求外,还有个目的就是建立社交网络,维护社会关系,也就是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注,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关系。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这种连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单向的“虚连接”,如普通用户对名人的关注。这种连接更多的是在表达用户自身的情感,如对某个名人的喜爱或支持,同时也能展现自己的兴趣与品位,以此来建立和维护个人形象。如果说反抗机构表现的是用户的个体主张的话,那么,对名人的关注展现的则是用户的个性需求。这种情况下,用户并不是很关心名人所发出的具体信息,而只是在意被关注对象的社
15、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第二类连接是双向的“实连接”。用户建立这种连接的主要目的,并非获取专业信息或知识,而是将其作为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用户更关心的是对方的状态、情绪、与自己的关系,其所发出的信息往往是无关紧要的。如新浪微博提供的“关注但屏蔽某人”的功能,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 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机构常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叙述事件的同时,探求背后的社会背景、现实影响和发展趋势。个人则常常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个性化的语言和思维,来评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的复杂现象。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对个体的强调、对个性的追求进一步得到了传播媒介的助力。今天,世界和社会的复杂程度,已超出以往大多数人的
16、认知和理解能力。大众需要的往往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甚至只是满足个人喜好与情绪的判断。因此,微博中对个人的关注,意在沟通情感、取得共识,而并非接受信息、学习知识。 三、意义的选择性理解:理性与感性 戴维?莫利是英国文化研究中将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2在他看来,受众对电视节目等媒介内容的理解,会受到知识结构、传播语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在其编码、解码理论中提出了受众的三种解读模式:顺从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对抗式解读。当然,这三种模式并非绝对分离的,它们交织在受众解读文本的整个过程中。产能过剩引发的群体传播时代,受众的主动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受众”“积极受众”等研究概念开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群体 传播 中的 信息 选择 倾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