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药物的应用.ppt
《促排卵药物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排卵药物的应用.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张清学,卵巢功能,卵巢-女性的生殖腺,主要生理功能:1每个月排出(卵)一个有受精能力的卵细胞;2分泌性激素及多种肽类物质,促使第二性征及生殖道的发育,为受精及孕卵着床作准备,支持早期胚胎的发育,也参与全身生理机能的协调。,卵细胞的储备(1),胚胎6周,形成未分化性腺,由染色体46XX决定,逐渐分化为正常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自胚胎5周时起有丝分裂,称为卵原细胞,卵原细胞自胚胎3月至7月,先后进入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止于前期双线期,称为初级卵母细胞;青春期后每次排卵前夕,第一次减数分裂恢复。,卵细胞的储备(2),一生的卵细胞储备在胎儿期完成,约20周时达高峰
2、(约700万个)出生时约剩200万个月经初潮时约30万40万个一生约排出400个成熟卵子,99.9卵细胞皆退化,绝经时卵母细胞已基本耗竭。,卵泡的早期生长发育(1)胚胎5个月至生后6个月,卵巢皮质内始基卵泡最多其组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一层梭形颗粒细胞 一层基底膜是妇女的基本生殖单位,卵细胞储备的唯一形式自胎龄5-6月时起,始基卵泡即分期分批以固有的速率,进入所谓“生长发育曲线”,在一生中不断进行,直到绝经。从始基卵泡至形成窦前卵泡阶段约需9个月以上,原始卵泡:-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卵母细胞及梭形颗粒细胞,卵泡的早期生长发育(2)初级卵母细胞生长分化中有下列生化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周围有透明带形成;
3、梭形颗粒细胞转变为立方形,增殖呈复层;细胞内出现FSH、E、P、A受体;细胞之间及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出现缝隙连接;基底膜外卵泡膜间质细胞包绕;卵泡内膜细胞内出现LH受体,有毛细血管网及淋巴 管网包绕-此时的卵泡称为窦前卵泡。,卵泡的继续发育窦前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需约85天,主要受FSH调控,FSH促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分泌卵泡液,形成窦状卵泡;窦状卵泡的继续发育,必须有FSH的刺激,促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分泌更多的卵泡液,卵泡直径从2mm增大至18mm。COH每3个月才能进行1次!,卵泡的发育及成熟,(1)原始卵泡: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卵母细胞及梭形颗粒细胞;(2)窦前卵泡:初级卵泡(prim
4、ary follicle)与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生长卵泡(developing follicle);(3)窦状卵泡:卵泡液的形成、LH、PG、PRL受体的产生;(4)成熟卵泡:10-20mm。,成熟卵泡的结构,1)卵泡外膜:间质组织2)卵泡内膜:间质细胞,血管丰富3)颗粒细胞:立方形细胞,无血管4)卵泡腔:卵泡液5)卵丘:突出于卵泡腔,含卵细胞6)放射冠:颗粒细胞,透明带,排卵(ovulation),卵细胞及其周围细胞被排出的过程:雌激素高峰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GnRH及孕酮的协同作用;LH/FSH峰的出现 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 纤溶酶、胶原酶、蛋白酶 溶解卵泡壁
5、;PG及组胺增多 血管扩张和平滑肌收缩;月经前14日,输卵管拾卵和运输。,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卵泡壁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侵入卵泡腔,周围由卵泡外膜包围,形成黄体,排卵后7-8日黄体体积达到高峰,外观色黄,9-10日开始退化,组织纤维化形成白体,一般黄体维持14日。,卵泡的闭锁胎儿5-6月起,在卵泡生长发育的同时,卵泡闭锁的过程也在进行,以上的卵细胞皆以卵泡闭锁的形式而退化,机理尚未阐明。闭锁后的卵泡内被纤维组织代替,基底膜外的卵泡内膜细胞却肥大,衍变为次级间质细胞,在LH刺激下仍能生成雄激素。,卵泡的生长发育周期,卵巢周期卵巢内多种结构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变化,在女性生殖轴中起着“盆腔钟”的
6、作用。根据卵巢结构形态,可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女性月经周期,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1)雌激素: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少,排卵前形成第一个高峰,排卵后7-8日形成第二个高峰,黄体萎缩时急骤下降;(2)孕激素:排卵后开始增加,7-8日黄体成熟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卵泡期(1)在前一卵巢周期的黄体期及本周期早卵泡期,血清FSH水平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集;FSH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分泌更多卵泡液;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促进E2的合成与释放。,卵泡期(2)月经周期第7天,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中,FSH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
7、泌更多的E2,反馈抑制了垂体FSH的分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限,血清及卵泡液E2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成正相关关系。,卵泡期(3)月经周期第11-13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E2,达到1100Pmol/L(300pg/ml)左右。FSH刺激颗粒细胞出现LH受体及PRL受体,形成了排卵前卵泡。,排卵期与卵母细胞的最终成熟(1)排卵前,垂体大量释放LH及FSH,出现血LH和FSH峰。其机制是:(1)E2高峰的正反馈作用(2)LHRH的自启效应(3)孕酮的协同作用(4)卵子成熟抑制因子下降,排卵期与卵母细胞的最终成熟(2)血LH和FSH峰后约34-35小时发生排卵排卵
8、与纤溶酶激活、前列腺素及组织胺的作用、平滑肌纤维收缩有关。,排卵期与卵母细胞的最终成熟(3)血LH和FSH峰后,卵母细胞最终成熟,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恢复与完成-为次级卵母细胞,开始第二次减数分裂,并中止于中期()阶段;受精后期卵细胞受精子的激活,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雌雄原核相互融合,染色体重组,形成新的个体;若未受精,排卵后12-24小时后卵子即开始退化。,排卵期与卵母细胞的最终成熟(4)卵母细胞胞浆成熟对卵母细胞受精能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亚细胞器(线粒体、囊泡、皮质颗粒)的重新组排;特异蛋白质合成及磷酸化速率的改变等;E可能调节卵细胞胞浆的成熟。,黄体期(1)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
9、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基底膜外的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增殖,并穿透基底膜内,约在排卵后5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的主要功能:生成与分泌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作准备,排卵后5-10天黄体功能最旺盛。,黄体期(2)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142天黄体退化的机制尚未阐明。退化的黄体逐渐转变为纤维组织,即白体。若卵子已受精,则黄体在hCG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月经期黄体退化使血内E2、P水平下降,FSH水平又升高,新的卵巢周期开始。,FSH是刺激卵泡发育最首要的激素 作用(1)促使窦前卵泡及窦状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分泌卵泡液 使卵泡生长
10、发育,FSH是刺激卵泡发育最首要的激素 作用(2)前一周期黄体晚期及早卵泡期FSH的上升:促使卵巢内窦状卵泡群募集,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促使E2的合成与分泌 参与调节优势卵泡的选择与进 一步发育 非优势卵泡的闭锁退化,FSH是刺激卵泡发育最首要的激素 作用(3)晚卵泡期: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 为排卵及黄素化作准备,LH的作用 卵泡期:为E2的合成提供底物雄烯二酮排卵前:血LH峰能促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及排卵黄体期:低水平LH支持黄体的功能,促使P及E2的合成分泌,垂体Gn分泌的调控受下丘脑GnRH及卵巢雌、孕激素的综合调控卵巢雌激素对垂体有负、正反馈的双重调节作用,垂体Gn分泌的调控,负反
11、馈:卵巢功能低减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GnRH及LH、FSH水平皆高,补充雌激素后,GnRH及LH、FSH释放皆受抑制。正反馈:晚卵泡期,在GnRH及一定浓度雌激素的作用下,垂体LH、FSH突然大量释放,形成血清LH和FSH高峰。,垂体Gn分泌的调控孕激素亦能抑制LH、FSH的释放;小量的孕酮对排卵前雌激素的正反馈调节有放大作用。,下丘脑对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调控(1)内侧基底区弓状核及前部视前区的神经细胞分泌GnRH。GnRH:10肽,一级结构为:焦谷-组-色-丝-酪-甘-亮-精-脯-甘酰,下丘脑对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调控(2)GnRH:由轴突纤维运送到正中隆起处,经垂体门脉血流输送到垂体前叶,分泌
12、具有脉冲样节律。,下丘脑对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调控(3)外周血LH水平的脉冲波动频率与GnRH的脉冲同步,分析LH脉冲,间接反映GnRH脉冲分泌节律和脉冲频率:早卵泡期:90-120分钟1次 晚卵泡期:低幅高频型 黄体期:34小时1次,下丘脑对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调控(4)FSH半衰期较长,血浓度无明显脉冲波动GnRH半衰期约4分钟,下丘脑GnRH的作用(1)促使垂体合成与分泌LH、FSHGnRH的自启效应,自启效应,下丘脑GnRH促垂体合成与分泌LH、FSH。排卵前E,GnRH在E的协同作用下,多次间断刺激,有诱导GnRH生成的作用,使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合成与分泌LH/FSH,形成LHFSH峰
13、。,下丘脑GnRH的作用(2)GnRH对垂体卵巢功能有双向调节:按生理节律释放GnRH,引起垂体LH与FSH生理性分泌,有效促进卵泡的发育及E2的分泌;若持续刺激,引起垂体Gn分泌细胞GnRH受体的降调节,出现垂体Gn分泌及卵泡发育的抑制。,GnRH分泌的调控(1)受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复杂的神经联系及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调控,弓状核附近有内源性鸦片肽与结节漏斗多巴胺物质,可持续抑制下丘脑GnRH脉冲分泌,正肾上腺素则促进之。,GnRH分泌的调控(2)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神经元分泌的CRF,通过增加内啡肽的分泌,对GnRH脉冲分泌起抑制作用,在应激时最显著有临床意义。E及P可能通
14、过多巴胺,内啡肽神经元影响GnRH神经元的功能。,CNS-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卵巢功能接受CNS-下丘脑-垂体的神经与体液的调控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又反馈影响CNS-下丘脑-垂体的功能,从而形成一个CNS-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闭式反馈系统,以确保女性生殖功能的正常运行。,WHO不排卵分类,I 类 中枢衰竭或低促性腺激素,以下丘脑或垂体功能低下为特征。血清促性腺激素处于异常低水平,亦不能检测到雌二醇活性。II 类 排卵功能紊乱,表现为促性腺激素与雌激素生成不同步,泌乳素水平正常。临床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月经紊乱。患者可产生雌激素。III类 卵巢衰竭,卵泡组织缺乏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表现为促性腺激素
15、异常升高,而雌激素水平检测不出。,促排卵 Ovulation Induction(OI),-诱发和刺激卵巢释放少数成熟卵子促排卵的适应症非卵巢衰竭的排卵紊乱:WHO第I类及第II类,1、卵巢激素类药物,1)雌激素可诱发排卵和改善宫颈粘液。具体用法有单纯雌激素周期疗法和雌-孕激素联合周期疗法。乙炔雌二醇(炔雌醇Ethinyl Estrodiol,EE)0.05mg每晚服1次,20日为一周期,可连续3-6个周期,停药后可能排卵,其妊娠率约18%,副作用除胃肠道反应外,无其他严重副作用,也不增加多胎率。对于轻度排卵障碍者,若在月经周期中间,B超证实卵泡成熟和宫颈粘液评分良好,则用大剂量雌激素模拟雌激
16、素生理峰值,停药36小时后可激发LH峰值,促使排卵。一般用苯甲酸雌二醇,也可用结合雌激素(Premarin)。,2)孕激素,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使用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可改善卵巢功能,促使下一周期排卵,用法为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共5或10日。雌激素水平低下者,于用药期间加服EE0.025-0.05mg/日。,3)雌-孕激素周期疗法,有复合法和疗贯法之分,前者用雌-孕激素的联合如口服避孕药;后者先用雌激素,后半期时加用孕激素,两法均模拟月经生理周期,使垂体得到休息,停药后卵巢功能出现回跳反应,使下次周期排卵。,2、非固醇类雌激素类似物的治疗,1)克罗米芬临床使用为枸橼酸克罗米酚(
17、Clomiphene Citrate,CC),国内又名氯米芬及舒经酚,国外名为Clomid,可口服,是诱导排卵的首选药物。化学结构上与已烯雌酚近似,兼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竟争性结合下丘脑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使之不能对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发生反应,更多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重垂体FSH、LH特别是前者的分泌,从而使卵巢内的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结构有顺式和逆式之分。目前商用制剂为顺式与逆式的混合型,两者比例为11,有弱雌激素作用,但以抗雌激素作用为主。其发挥作用有赖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正负反馈机制的完整性,一般在黄体酮试验阳性的病人诱发排卵有效。
18、克罗米酚为与己烯雌酚相类似的非甾体激素,口服后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半衰期5日,和胞浆受体结合力低于雌二醇,但在靶细胞核内作用持久,在脂肪组织中并不过多贮存,所以肥胖、消瘦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无异。,作用机制,克罗米酚能与内源性雌激素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可能是通过竟争性结合下丘脑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抑制补充雌激素受体而使靶细胞对雌激素不敏感,从而解除了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下丘脑反应性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进而使垂体释放FSH、LH。FSH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停药5日后LH达峰值,同时雌二醇水平剧增引起正反馈作用,促成中枢释放大量GnRH,垂体释放LH和FSH峰,通过雌激素的扳
19、机作用,诱发排卵。,治疗对象,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继发性的低或正常促性腺激素闭经如下丘脑性闭经、用避孕药后闭经等病人;溢乳闭经用溴隐亭无效时,可加用氯米芬;无排卵性功血、特别是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和黄体功能不足的病人。,用药方法,第一次疗程从小剂量开始,于月经周期第5日起,50mg/日,连续5日。若1-2个周期无效,可加至每日100 mg,共5日。每日最大剂量国外报道为200-250 mg,国内为150 mg。如为闭经,应先用黄体酮产生撤药性阴道流血,随后于出血的第5日起开始用药。为了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可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1)克罗米芬,1)起始周期:克罗米芬:50mg-100mg/d,从月经
20、周期第2-5天开始,连续5天,服用最后一片药后第三天开始同房,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维持一周。2)第二周期:起始周期有排卵,则维持原用药剂量不变;起始周期无排卵,雪兰芬的剂量每日增加50mg。3)可连续使用4-6个周期,临床最大剂量为每日250mg,多数病人在3个周期内排卵,6个周期内未妊娠的病人不主张继续使用克罗米芬。,1)克罗米芬,对常规5天给药反应欠佳者可延长至10天或至主导卵泡直径达14mm为止,部分病例可使用至每天150毫克。应密切注意副反应的发生如血管舒缩性潮红(11%)、卵巢坛大(14%)、腹部不适(7.4%)及少见的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头痛、疲乏等,停药后数天至数周可消失。有认
21、为过度增加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制剂将会降低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或增加自然流产率。,用药方法:克罗米酚+HCG,适用于单用克罗米酚后卵泡发育良好,但不能自发排卵者。一般于停用克罗米酚后第4日起,以超监测卵泡发育并观察宫颈粘液,待卵泡成熟时即用HCG 5000IU,肌肉注射1次。单用克罗米酚无效的病例,加用HCG后排卵疗效提高约50%。,适用于单用克罗米酚后宫颈粘液少而稠者,可在周期的第5日起加服乙炔雌二醇0.025-0.05mg/日,连用7-9日。排卵前停用雌激素不会影响胎儿,但总的疗效并不理想。,用药方法:克罗米酚+雌激素,用药方法:克罗米酚+皮质激素,对高雄激素患者可于月经周期第5-14日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卵 药物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8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