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ppt.ppt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ppt.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没有理论的具体研究是盲目的,而没有具体研究的理论是空洞的。康德,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4,主要内容,成熟势力说,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4,5,6,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生态系统理论,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5,推荐阅读,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6,第一节成熟势力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
2、龙钟的儿童。卢梭,Arnold J.Gesel 1880-1961,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7,一、格塞尔生平,格塞尔(Arnold Lucius Gesell 1880-1961)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06年获克拉克大学心理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在克拉克大学期间深受G.S.霍尔影响而开始研究儿童发展问题。1907年任威斯康星州立师范学校教师。1908年任洛杉矶州立师范学校教师。不久,调入耶鲁大学任教育学学助理教授。1915年获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3年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建立了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著作主要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1925)、儿童发展研究(1948)、儿
3、童生活的最初五年(1940)、儿童从五岁到十岁(1946)、青少年,从十岁到十六岁(1956)等。,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8,二、基本观点,成熟势力说,依据:双生子爬梯实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发展是由有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9,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0,双生子爬梯实验,高 能力发展(爬梯)低,48周 53周 55周(年龄),基线,双子子T开始训练,双生子C开始训练,没有成熟准备,有成熟准备,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1,结 论,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学习
4、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2,二、基本观点,成熟势力说,依据:双生子爬梯实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发展是由有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3,对于教育的启发,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4,三、研究工作的主要特点,1、追踪式研究或纵向研究。对儿童心理发展作长期的追踪考察,是具有一定特点和价值的。2、着重测验的研究。他编制出自己的儿童发展量表,叫做耶鲁量表。耶鲁量表包括从出生到五岁的各种行为的发展常模,每一年龄包括四个项目:(1)运动;(2)语言;(3)适应;(4)社会行
5、为。每一大项目又分为许多小项目,评定的等级用A、B、C等字母表示。3、运用摄影记录。(motion-picture cameras),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5,四、评价,1、通过长期的、大量的观察和归纳,以科学的方式展示了成熟机制的作用。2、格塞尔强调成熟虽然只是表明身体成长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成熟论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关注不足。,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6,回顾,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7,1.从广义上来讲,发展心理学是研究()A 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 B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
6、C个体心理与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 D 动物心理的发生发展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的问题是()A 有关心理发展原理的理论问题 B 有关心理起源的问题C 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D 有关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的问题3.下列有关年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B 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C 年龄特征的划分是以生理发展为标准D 既指心理整体发展特征,又指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特征,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8,4.科学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是()A 霍尔 B 普莱尔 C 华生 D 何林渥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行为主义学派率先对个体一生全程
7、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B 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C 荣格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D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6.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是()A 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学 B 霍尔的衰老:人的后半生C 古迪纳夫发展心理学概论 D 霍林沃思发展心理学概论7.双生子爬梯研究说明了 在发展中的重要性。A遗传 B环境 C成熟 D同伴,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9,习性学:印刻现象、依恋,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0,印刻imprinting,印刻是指某些物种的幼体对移动物体(一般是母亲)的尾随和依恋,是一种天生的或本能的倾向。,识记,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8、,21,对于发展心理学的影响,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技能、能力的最佳时期。儿童有许多先天的程序化的行为: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J.Bowlby1907-1990)应用习性学的理论来解释婴尔和他们的养育者之间的关系依恋,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2,第二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创始人Freud,新精神分析的代表Arikson,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3,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生平 Sigmund Freud 1856年5月6日 1860年移居奥地利维也
9、纳 1881年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 1882年临床神经病医生 1886年结婚,奥地利人,1856-1939,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4,1885年赴巴黎进修精神病学(沙科)此后弗洛伊德的发展有三个时期 1895年 癔病研究 1900年 梦的解析 1920年 超越快乐原则 1923年患口腔癌 1938年移居伦敦 1939年12月23日病逝,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5,(二)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本我,自我,超我,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6,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7,(二)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本我,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贮藏室;是完全无意识的,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本我与
10、环境的调节者,使本能能根据外界现实在适当的时机满足本能需要;其活动遵循“现实的原则”。,超我,对自我满足本我需要的方式、方法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包括良心与理想;其活动遵循“道德原则”。,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8,(二)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年龄越小,本我越重要初级思维过程:不能分辨满足需要的意象是否合理,本我,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二级思维过程,自我,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成熟儿童逐渐不需要外部的支持,他们的超我扮演惩罚和奖励自己角色。,超我,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29,弗洛伊德将“性本能”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中投放的部位不一样,弗洛伊德把这些不
11、同的部位被称“性感带”。性心理发展五阶段 口唇期(出生岁)肛门期(岁岁)前生殖器期(岁岁)潜伏期(岁青春期)生殖器(青春期之后),(三)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0,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1,固着(fixation)与退行弗洛伊德描述性心理发展阶段的两个概念。如果儿童的基本性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过多满足,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就不能顺利进行,成年后就会不断寻求象征性满足,即发生“固着”。在个体受到挫折后从高级段发展阶段倒退到某一较低的发展阶段,即产生“退行”。,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2,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3,俄狄浦斯情结,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4,自居作用 儿
12、童克服俄底浦斯情结的心理机制,原指幼童由于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一方,而努力使自己成为双亲中同性的那样,以他们自居,从而获得替代性满足的现象。,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5,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6,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7,(四)评价,1、贡献 揭示了心理发展中潜意识的作用,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弗洛伊德注意到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矛盾;重视早期经验对成年人格发展的影响。2、缺陷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心理性欲推动的结果是不合理的;认为先前经验完全决定着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片面性;忽略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其理论建立在对神经症患者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否推广受到怀疑。,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8,
13、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39,回顾,习性学:印刻、关键期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及发展观性心理发展阶段,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40,心理社会发展观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41,(一)生平,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19941902年 德国 法兰克福1927年小学美术教师 学习精神分析1933年迁居波士顿 私人诊所1939年入美国国籍1944-1950年任教加州大学1961-1970年哈佛大学任教1970年退休,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42,(二)人格发展的基本观点,由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以自
14、我为主导、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合起来的过程,所以又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43,(二)人格发展的基本观点,1,强调自我在个性结构中的主导和整合作用。,3,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性。,4,自我同一性的渐成发展阶段,强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44,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个体关于自已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ppt 第二 发展心理学 理论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