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金张掖.ppt
《我的家乡金张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乡金张掖.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家乡,金张掖,英本(2)班 李瑾璇,张国臂掖张掖,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冲积扇形成的三角洲之上,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诸如“甘州不干水池塘”、“半城芦苇半城庙(塔)”、“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以及“四面芦苇三面水”、“水六庙三一居处”等许多民谚俗语,有“金张掖”、“塞上江南”之称。张掖南通青海,北接内蒙,东至兰州,西达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312、227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张掖军民机场和兰青枢纽铁路运输线即将开通,交通快捷,区位优势突出,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规划区周边有亚洲第一室内卧佛张掖大佛寺、中国最美七大丹霞之一的祁连彩色丹霞、中国最美的六大
2、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西北名胜马蹄寺石窟群等旅游景点,同时,与周边的武威、敦煌、青海湖、阿右旗、额济纳旗等旅游景区对接便利,具有较好的竞争潜力。,张掖概况,旅游魅力,张掖地貌,张掖小吃,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张掖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少数民族。辖甘州区和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4个县以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
3、“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旅游魅力,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
4、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大佛寺,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大佛殿面阔九间(48.3
5、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二层,重檐歇山顶。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其中卧佛长34.5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像。卧佛后有十大弟子群像,旁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藏经阁面阔21.3米,进深10.5米,单檐歇山顶。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密宗覆钵式塔,主塔高33.37米。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
6、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睡佛,土塔,土塔,镇远楼俗称鼓楼,位于甘肃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与四条大街衔接。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为“金城春雨”,西为“玉关晓月”,南为“祁连晴雪”,北为“居延古牧”
7、。现鼓楼东南角悬唐钟一口,是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工艺精湛,浑厚雄伟。钟高1.3米,口径1.15米,重600公斤。钟身饰有飞天及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图案。此钟古代多用来报时或火灾报警。,镇远楼,镇远楼,木塔寺简介,木塔寺,原名万寿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县府南街,原张掖中学校园内,现为古塔广场。寺与塔初建于北周或更早一些,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载,“释迦涅盘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万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据甘镇志记载:后周时已有之,隋开皇2年(公元582年)重建,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敕尉迟敬德监修,明清均有补修,其建筑技巧集木工、铁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乡 张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