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防控措施.ppt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防控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防控措施.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ompany Logo,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防控措施,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崔 琢,Company Logo,主要内容,一、多重耐药菌的概念和现状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三、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Company Logo,一、多重耐药菌的概念与现状,Company Logo,什么是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
2、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型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Company Logo,日本46人感染超级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10年9月6日日本媒体披露,有46名患者在日本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住院期间感染了几乎可以抵抗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其中9名患者的死亡因感染此种病菌所致。感染者中超过70%的人是60岁以上老人。该医院曾刻意隐瞒感染事件,导致日本首次出现大规模不动杆菌感染,日本警方遂决定传唤该院医生,
3、展开调查。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专家荒川宜亲警告说,此次日本出现不动杆菌大规模感染,有可能是“超级细菌”在日本大流行的前奏。,Company Logo,巴西发现新超级细菌已导致15人死亡,135人感染,巴西官方2010年10月20日宣布,在全国16所公私立医院所发现另一种“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KPC”。KPC也就是“产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手术后或免疫力低的病人是感染这种细菌的高危人群,而且死亡率达到30%至60%。,Company Logo,我国细菌耐药形势异常严峻,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数量仍在迅速增加。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据统计一般
4、感染患者病死率为5.4%;耐药菌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1.7%,相关病死人数近50万人年。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耐药菌感染住院病人的治疗费用较敏感者高3倍以上,住院总费用则高3.75倍,每年由于耐药菌感染损失数百亿元。,Company Logo,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30-40%是医院工作人员的手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或工作人员携带),Company Logo,调查显示:与感染VRE的病人接触,或接触病人的环境,70%的医疗工作者手或手套都带有VRE病菌。在美国,接近3/4的病人房间都带有MRSA和VRE,这些细菌分布在柜子、柜台
5、面、床栏、桌子及其它的物体表面。,Company Logo,细菌耐药的五大危害,治疗费用增加疗效降低病死率高药物毒性增加医疗安全质量降低,Company Logo,一、多重耐药菌的监测,Company Logo,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必要性,2004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6年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9年3月25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年4月1日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11年1月17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Company Logo,多重耐药菌的诊断和报告,诊断: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报告:临床
6、微生物室检验和报告 病区医务人员的发现和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监测,Company Logo,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职责,临床科室:感染性疾病的送检率;正确地采集标本。微生物实验室:配备和设置能满足临床的需求;主动服务、定期反馈耐药性监测统计资料;起到预警的作用;指导临床的作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制定监测的制度和方法;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监督和监测(目标监测)。,Company Logo,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同一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以完全不同,甚至出现同时耐多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细菌,往往使临床医师的“经验性”治疗或所谓的常规治疗根本无效。,现代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Company L
7、ogo,我们应该追求:“准确的病原学诊断”“针对性病原学治疗”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微生物让人类步步为营,Company Logo,检验误差发生率哪个阶段最高,?,Company Logo,60%以上实验误差发生在分析前,1997年,一位意大利著名检验专家就对急诊检验误差发生的种类和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约有68.2%的检验误差发生在检验前期,而来自于检验中期和检验后期的误差率分别为13.3%和18.5%。2007年,这位检验专家又进行了类似统计,结果显示,检验前期的误差发生率仍高达61.9%。,Company Logo,分析前质量控制,获得准确结果的重
8、要环节,Company Logo,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样后立即送检5.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Company Logo,正确采集临床标本,为保证标本的质量,获得阳性结果,应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采集量和采集时间并应及时送检。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最好2h内能送检,越快越好,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Company Logo,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标本采集时机标本采集方法标本的质与量标本的运送与保存镜检筛选合格标
9、本(退检制度)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培养环境,Company Logo,最有价值的细菌学检测项目,血液培养 脑脊液培养 胆汁培养 胸腹水培养 关节液 其他无菌体液或分泌液,Company Logo,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Company Logo,血培养概念:,采集患者的血液或无菌体液标本,送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检测。检测原本无菌的血液及体液中是否有细菌存在.如有细菌,则极有可能为致病的细菌。进一步进行鉴定/药敏试验。,Company Logo,目前血培养的问题:,采血时机不合适采血套数不够采血量不足只做需氧培养,不同时做厌氧培养采血前或采血时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Company Logo,血流感
10、染与血培养的规范实践,Company Logo,“只有在发热时,才需要进行血培养。”,关于血培养指征,想采就采,?,Company Logo,血培养的指征,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进行血培养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不明原因的发烧(38)或体温过低(36)白细胞增多(10,000/ul),粒细胞减少(1,000ul)休克,寒颤,僵直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心率异常加快低血压或高血压呼吸频率加快,Company Logo,“何时采血进行血培养,无特殊时间要求。”,关于采血时机,?,Company Logo,采集血培养样本的最佳时间,尽可能在患者
11、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Company Logo,“为减轻患者痛苦,只从一个穿刺部位采一份血液标本即可。”,关于采血套数及部位,?,Company Logo,基本概念,成人“一套”血培养应该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各一个,也叫“一份”注意: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应从另一个穿刺点获得。儿童一般只做需氧培养,但仍需从多个部位采集多次。特殊患者才考虑厌氧培养。,Company Logo,采血套数,Weinstein et al.Dete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du
12、lts:How Many BloodCultures Are Needed J Clin Microbiol.2007;45:3546-3548,Company Logo,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意义,23套血培养,有助于污染的判断。,Tokars,JI.Clin Infect Dis 2004;39:333,污染菌,致病菌,?,采集1套无法判断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Company Logo,关于血培养套数与采血部位,每位患者每次采血最少2套,3套更好初发患者,绝不能只采1套标本 多个穿刺部位采血。因多部位同时发生污染的几率较小,便于对结果进行判断,Company Logo,“每瓶采集多少血液无特殊
13、要求。”,关于采血量,?,Company Logo,采血量(ml)与检出率的关系,血培养物每增加一毫升,真性菌血症成年人微生物的检出率增加3,但并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数量的采血量会稀释培养瓶内的肉汤,使肉汤无法有效中和血中的抑制物质(补体、抗体、抗生素)。所以血液与肉汤的最佳比例为1:41:10,Company Logo,关于采集血液量,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最关键因素成人一份标本2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瓶810ml,共20ml;要求至少采两份标本,即40ml。儿童一般只需采集需氧瓶,在保证采集血量1总血量下,一般为13ml采血量不足时应优先保证需氧瓶,因临床90以上的感染为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感
14、染,Company Logo,“先采生化、凝血标本,再采血培养标本。”,关于各种血液标本的采集顺序,?,Company Logo,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生化、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养标本。污染率的指标是 3%(100份标本里只能有不到3个标本出现污染。),采各种血液标本的先后顺序,Company Logo,“加入标本后的培养瓶夜班未能及时送到检验科,可以冷藏或放入35的温箱。”,关于夜班血培养的送检,?,Company Logo,培养瓶夜班未能及时送到检验科,存在室温即可,不能冷藏也不能放入35 的温箱。过夜不会对检测造成影响,但仍需尽快送检。冷藏可能导致对温度敏感
15、的耐瑟氏菌等死亡。温箱会导致细菌进入生长对数期,从而错过检测的最佳时期。,关于夜班血培养的送检,Company Logo,“患者静脉中插有导管,可直接从导管采血。”,关于采血部位,?,Company Logo,不可以,常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中采集,检出污染或定植菌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请参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采血方法。,关于从静脉留置装置直接采血,Company Logo,血培养标本的拒收,瓶子上帖的标签错误或未帖标签。血培养瓶打破的、损坏的或渗漏。血液凝固。,Company Logo,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Company Logo,病原体种类繁多而复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重 耐药 监测 措施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