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词王力古代汉语.ppt
《否定词王力古代汉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否定词王力古代汉语.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否定词,古代汉语否定词的分类,副词:不 弗 毋 勿 未 否 非 無(不要),动词:無(无)代词:莫,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不(一),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四)不问马。(论语乡党)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忧”、“惑”、“惧”、“闻”、“问”、“厚”的词性?,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不(二),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才”、“器”怎么理解?,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弗(一),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2、。(战国策赵策四)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弗(二),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福”怎么理解?罕见用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孟子告子上),“不”、“弗”用法图示,表“禁令性否定”的否定副词:毋(無);勿,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毋,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毋+Vt+(O),无,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
3、传隐公元年)无令舆师陷入君地。(左传成公二年)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无+V+(O),勿(一),禁令性否定:勿+Vt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孟子梁惠王下)勿+Vt+O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勿(二),一般性否定:勿+Vt齐侯欲勿许。(左传襄公三年)勿+Vt+O鲁人欲勿殇童汪踦。(礼记檀弓下),“毋、勿、无”用法图示,将然性否定“未”,表示事情没有实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宣公二年)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未”的语义重点,重点一: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
4、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重点二: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未”表示委婉否定,类似于“不”。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已然性否定“未尝”,“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否定过去。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战国策齐策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否(一),语义与“然”对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否定词 古代汉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9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