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ppt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陆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10月下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2007年12月下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2007);2009年12月下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规范的内容,规范总共包括30个条文及1个附件。暴露定义、分级及相应处置(1-6)伤口处理(7-9)疫苗接种的程序及注意事项(10-15)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方法(16-20)再次暴露后处置(21)抗体检测(22)不良反应处置(23)暴露前免疫(24-26)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设置要求(27-29)说明(30)附件: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
2、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暴露的定义,基础知识,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以感染,因临床表现以恐水等特征,又称恐水病。人狂犬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动物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经咬伤处的伤口侵入人体而感染人,伤人动物以犬多见,我国民间也称“疯犬病”。人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病程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几乎为100%死亡。,基础知识,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猫科、鼬科、浣熊科、啮齿类和翼手类动物等、以及某些家畜,包括狗、猫、猪、牛。我国的狂犬病病例中绝大
3、部分为狗或猫致伤引起,尤以狗最多。偶有猪、牛等家畜和其他动物所伤的报道。,基础知识,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动物咬伤后,唾液中的狂犬病毒经破损皮肤侵入体内传播;宰杀、剥患畜皮感染;犬舔伤口或肛门感染;病毒污染物刺伤皮肤感染;护理病人,被其唾液污染手经伤口感染。呼吸道感染:通过气溶胶吸入感染。曾有报道在蝙蝠群居的山洞中进行探险的科学家以及在狂犬病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通过气溶胶途径感染了狂犬病毒。消化道感染:吃病畜肉感染或动物间残食感染,通过口腔粘膜感染。器官移植:2004年美国、2005年德国均有报道。,基础知识,易感人群 人类对狂犬病一般都没有免疫力,由于不同的人群暴露于狂
4、犬病的机会不同,因此感染和发病有所不同。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发病数远远高于城市居民,农民为最高发病职业人群。这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农村养犬密度高、犬的免疫率低、暴露(感染)后得不到及时治疗等;男性比女性多,一般认为男性好动,外出的机会多、被咬伤的机会也多,尤其是514岁的儿童,表现好动、爱玩犬、逗犬、也爱寻衅,因此易被咬伤。据亚洲狂犬病统计报告,亚洲地区15岁以下儿童占狂犬病发病数的40以上。除了儿童暴露率高以外,还与这一年龄段儿童自身特点有关,如:身体尚未长高,一旦受到攻击极易被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患病危险大;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后,自身意识不到存在感染的危险,未及时告诉监护人,未能得到
5、及时处置,所以丧失了预防治疗的时机。,讨论,人与人接触能传播狂犬病吗?(被人咬伤后要不要打狂犬疫苗?)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染狂犬病,理论上只有发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并将病毒传给对方,才有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感染了狂犬病毒的人体在未发病之前一般不会向外界排出病毒。直接接触狂犬病人或病人发病前几天的排泄物,如唾液、尿液等也有传播的危险;间接接触狂犬病人污染的用具,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狂犬病人的器官、组织(如角膜、肾)移植给健康人则有极高的传播狂犬病的危险性。,基础知识,病毒怎样侵入神经系统?病毒在咬伤部位侵入,在局部组织中短时间停留,可停留1-2周。狂犬病毒通过咬伤处神经肌肉结合处的运动神经
6、元或神经束的感觉神经进入神经组织内复制,然后从一个神经元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沿着脊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狂犬病毒在周围神经的轴索内以每小时大约13mm的速度向中枢性神经作向心性移动,病毒进入中枢神经对人来说感染已不可逆转,其结局必然发生目前无法治愈的狂犬病,即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从外周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病毒侵入部位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可能越短。,基础知识,病毒怎样在全身扩散?狂犬病毒在神经轴内运行时是不繁殖的,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内后开始大量复制,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顺向轴浆流动进入周围神经,通过周围神经进入神经分布的组织器官,导致非神经组织
7、(如唾液腺的分泌组织)的感染。此时病毒已广泛分布于身体内,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才能查出狂犬病毒抗原,抗体则在发病晚期才会出现。临床上通常采集病人头颈部皮肤、唾液进行实验室诊断。,基础知识,关于隐蔽期 狂犬病毒能在入侵部位停留一段时间,为隐蔽期,这是它进入神经轴索前的一个重要的准备过程。为什么狂犬病毒会在局部隐蔽一段时间?隐蔽期内病毒是否发生改变?如何改变?目前还有待研究。病毒在局部隐蔽期的长短与动物发病潜伏期无直接关系,而是和动物个体的抵抗力有关。在隐蔽期内,若能将狂犬病毒清除,则是遏制病毒的最有利、最关键的时机。这就是暴露后预防处置的理论基础。,暴露分级,级: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
8、舔;(有接触未受伤)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受伤了但没有出血)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在难以用肉眼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为级,无疼痛为级.不能够肯定时算级。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出血的损伤或者粘膜接触)粘膜污染的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以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各级暴露的相应处置,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判定为
9、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判定为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级暴露处置。判定为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处理,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肥皂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
10、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基础知识,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如何?狂犬病毒对温度敏感,56 15 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被灭活;在2022 12周和4 56周,病毒丧失感染性。但是50%甘油PBS(磷酸盐缓冲液)保存的感染组织在-20下可保存45年;病毒经冷冻干燥后,于4下保存数年,仍具有感染性。病毒对紫外线和日光较为敏感。甲醛、丙内酯、磷酸三丁酯、乙醇、碘酒、汞、肥皂、10%氯仿、20%乙醚以及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狂犬病 暴露 预防 处置 工作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