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石漠化监测实施细则.ppt
《省石漠化监测实施细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石漠化监测实施细则.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省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实施细则,内容简介,一 总则二 技术标准三 监测方法四 主要监测因子的调查方法与填表说明五 调查统计表格填写六 监测成果七 质量管理,第一部分 总则,监测目的 监测范围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定期掌握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和地方制定防治政策和措施,加快石漠化土地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资料。,监测目的,监测范围,岩溶土地,特指成土母岩为碳酸盐岩所发育的土地。我省本期监测范围具体涉及到全省13个市州的84个县(市区)。,监测方法,利用前期监测成果和高分辨率的近期卫星遥感影像,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
2、技术方法。,监测内容,石漠化土地的分布、程度、面积。石漠化的动态变化及演变情况。与石漠化有关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利用经过几何精校正和增强处理后的2011年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卫星遥感影像(RS),建立解译标志,以前期石漠化监测图斑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在室内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按照图斑区划条件要求,目视解译区划图斑;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形图到实地核准图斑界线,调查与核实各项监测因子,完成图斑界线修正与监测因子入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统计、汇总获取本期石漠化的面积、分布及其它方面的信息;根据两期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石漠化的动态变化情况。,关键要
3、点,第二部分 技术标准,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 石漠化程度 石漠化演变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环境调查因子 其它指标,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岩溶土地,石漠化土地,非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石漠化土地。植被综合盖度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非梯土化旱地。,潜在石漠化土地,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潜在石漠化土地。植被综合盖度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梯土化旱地。,非石漠化土地,除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
4、地以外的其它岩溶土地。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旱地、牧草地、未利用地;苗圃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水田、建设用地、水域。,岩溶土地,石漠化土地,非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非岩溶土地,监测乡,基岩裸露度,30%,30%,植被综合盖度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非梯土化旱地。,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旱地、牧草地、未利用地;苗圃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水田、建设用地、水域。,植被综合盖度
5、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梯土化旱地。,石漠化程度划分,轻度石漠化(I)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极重度石漠化(),石漠化程度,石漠化程度评定因子及指标,岩基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综合盖度土层厚度,基岩裸露度评分标准,30-39%,植被类型评分标准,植被综合盖度评分标准,土层厚度评分标准,旱地作物植被综合盖度按30-49%计,石漠化程度评定标准,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极重度石漠化(),石漠化演变评价,针对石漠化与潜在石漠化土地的发生发展趋势情况,石漠化演变类型可分为明显改善、轻微改善、稳定、退化加剧和退化严重加剧5个型。可归纳为顺向演变类、稳
6、定类和逆向演变类3类。评价指标分级 石漠化状况分3类(指非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和石漠化)。石漠化程度分4级(指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演变类型评价标准,明显改善型 影像特征变化明显,现地调查植物状况明显改善,石漠化状况顺向发展或者石漠化程度顺向发展两级或者两级以上。轻微改善型 影像特征变化小,现地调查植被状况轻微改善,石漠化程度顺向演替一级。稳定型 影像特征没有变化,现地调查植被变化不大,石漠化程度没有发生变化。退化加剧型 影像特征变化小,现地调查植被有退化状况,石漠化程度逆向演替一级。退化严重加剧型 影像特征变化明显,现地调查植物退化明显,石漠化状况逆向发展或者石漠化程度逆向发展两级或者
7、两级以上。,土地利用类型,共分6个一级地类19个二级地类,与上期完全保持一致。林地(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林业生产辅助用地)耕地(水田 旱地)草地(天然草地 改良草地 人工草地)水域 未利用地(裸岩 荒草地 干沟 其它未利用地)建设用地,与国标土地利用现状标准对比分析,有林地,林地,疏林地,林地,灌木林地,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林地,苗圃地,林地,无立木林地,林地,宜林地,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林地,水田 有水源保证和灌溉措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耕地,旱地 除水田以外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进一步
8、划分为梯土化和非梯土化旱地,耕地,天然草地 未经改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场。,牧草地,改良草地 采用灌溉、排水、施肥、耙松、补植等措施进行改良的草场。,牧草地,人工草地 人工种植牧草的土地。,牧草地,指建造建筑物、构造物的土地。包括工矿建设用地、城乡居民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其它用地(包括旅游设施、军事设施、名胜古迹、墓地、陵园等)。,建设用地,指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苇地和沟渠等。,水域,目前还未利用和难利用的土地。包括裸岩、荒草地、干沟、和其它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地,地貌 坡度(6级)植被调查 土壤调查,环境调查因子,地貌 大地貌(中山、低山
9、、丘陵、平原),C:长江中游平原、低山 2-幕阜山大、中起伏中低山 3-湘赣小起伏低山丘陵 4-洞庭湖冲击平原D:桂湘赣中低山地 1-罗霄山大起伏中山 2-桂湘大、中起伏山地、喀斯特盆地B:鄂黔滇中山 2-武陵山中起伏中山 6-雪峰山大、中起伏山地,岩溶地貌,峰丛洼地 峰林洼地 孤峰残丘及平原 岩溶丘陵 岩溶槽谷 岩溶峡谷 岩溶断陷盆地 岩溶山地,峰丛洼地:指峰丛与洼地的岩溶地貌组合,峰丛间有洼地、谷地及漏斗等。峰丛指基部相连的石峰所构成,相对高度最大可达600m,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和云南、贵州高原边缘的斜坡地带。我省分布不多,在自治州、张家界等有少量分布。,峰丛洼地,峰林洼地:指峰林与洼地的岩
10、溶地貌组合,峰林间为洼地,且其中有漏斗、落水洞分布,并有季节性或常年性水流。峰林指碳酸盐类岩石被强烈溶蚀,石峰突起林立,其基部互不相连。峰体相对高差100-200m,坡度很陡,主要分布在南宁以西的桂林、柳州地区。我省分布较少,永州、郴州地区有分布。,峰林洼地,孤峰残丘及平原:以岩溶平原为主体和特色的地貌组合,平原上有零星分散的低矮峰林及残丘分布,石峰相对高度在100m以下,甚至不到数十米。以桂林、柳州南部地区最为典型。我省在蓝山、花垣、宁远、道县、祁东和湘乡均有分布。,孤峰残丘及平原,岩溶丘陵:经岩溶作用所形成,地势起伏不大,相对高差通常小于100m,坡度小于45,已不具峰林形态,以湘中、湘南
11、较普遍,邵阳、娄底地区最为典型。,岩溶丘陵,岩溶槽谷:指凸起与凹陷交互出现的长条形岩溶地貌,凸起区构成长条形山脊,凹陷区则形成槽状谷地,其发育主要受构造、岩性控制,主要分布在川东、重庆、鄂西及黔北地区。我省桑植、龙山较典型。,岩溶槽谷,岩溶峡谷:指由构造抬升和河流切割作用所形成的高山峡谷地貌组合,岩溶作用极其微弱,地势险峻,河流切割剧烈,高山峡谷地貌明显。,岩溶峡谷,岩溶断陷盆地:指受拉张、断陷作用形成断陷盆地,在盆地区发生岩溶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岩溶地貌组合。我省少有。,岩溶断陷盆地,岩溶山地:是一种岩溶作用极弱的碳酸盐岩分布区,主要由中山、低山与其山谷组成,与非碳酸盐岩区的地貌无甚差别。我
12、省自治州、怀化分布较广。,岩溶山地,坡度,山地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级为平坡0-5度;级为缓坡6-15度;级为斜坡16-25度;级为陡坡26-35度;级为急坡36-45度;级为险坡46度以上。,植被调查,植被类型 优势植物种类 优势种起源 乔灌盖度 植被综合盖度 群落高 植被生长状况,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指具有建群植物的外貌相同且其生物生态学特性相似的植物群落。本技术规定植被类型是按其外貌特征分为乔木型、灌木型、草丛型、旱地作物型、无植被型。,优势植物种类,优势植物种类:指建群种或优势种。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建群种:优势层中的
13、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建群种是优势种中的最优者,即盖度最大(重量最大),多度也大的植物种。建群种在个体数量上不一定占绝对优势,但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结构和特殊环境条件。,乔灌盖度:指乔木和灌木的覆盖度。植被综合盖度:指乔木、灌木和草本的总覆盖度。,群落高,指乔木、灌木或草本优势群落的平均高度,单位为m,保留1位小数。根据植被类型确定优势群落,测算优势群落高度。,好:生长旺盛,发育良好,枝干发达,叶子大小和色泽正常。中:生长一般,长势不旺,但不呈衰老状。差:达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发育不良。,植被生长状况,植被生长状况中,土壤调查,母岩:石灰岩类、白云岩类、泥岩类、其它母岩等(与上期不一致)。基岩裸露度(
14、或石砾含量):按地表岩石裸露程度(或石砾含量)用百分数计。土壤类别: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耕作土、其它土壤六大类。土层厚度:采用图斑土层平均厚度,分成中厚、薄、较薄、极薄四个程度。,石灰岩类:指碳酸钙(方解石)含量超过50%,多为白色、灰白色,遇稀盐酸剧烈起泡。泥岩类:指碳酸岩中泥质含量超过50%,均为隐晶或微粒结构,具多种颜色(黄、灰、绿、棕等)。白云岩类:指白云石含量超过50%,一般为淡黄、白色,有时为浅褐、深灰或黑色,遇稀盐酸略起微泡。,母岩,黑色石灰土:广泛而零星分布于溶岩地区,常见于岩溶丘陵顶部、基岩裂隙中或坡麓底排水不畅的低洼地;以富含有机质和碳酸盐为特征
15、,有机质含量多在5-10%间,且有机质层厚达20-30cm;pH值在7.0-8.5之间,土色呈暗色;质地为粘土。,土壤类别,:红色石灰土:多见于热带、亚热带石芽-溶岩平原、岩溶低丘谷地中;土体中无游离碳酸盐,pH值6-7或略低;土色鲜红,有机质含量较低,质地为粘土,但土体粘重紧实。,黄色石灰土:分布于湘西等海拔800-900m以上的碳酸盐岩山地;土色显黄色,有机质含量可达3-5;质地为粘土,有粘粒淋溶淀积现象。,棕色石灰土:常见于峰丛、峰林及岩溶丘陵坡面上,母岩以纯质石灰岩为主;pH值7-8,有机质含量低于黑色石灰土;土层厚度不一,最厚仅50cm。,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各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及其所
16、表现的土壤砂粘性质,分为粘土、粘壤土、壤土、砂壤土、砂土5类,治理措施 工程类别 石漠化变化原因 流域划分 土地使用权属 分为国有、集体、个人和其它。,其它指标,无治理措施指监测期内图斑没有采取治理措施。有治理措施指监测期内图斑已采取了治理措施。建议治理措施 指监测期内未采取治理措施的图斑,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合理治理措施。,治理措施,林草措施:封山管护、封山育林(草)、人工造林、飞播造林、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其它林草措施(植被改良)。农业技术措施:耕作、间作、轮作、弃耕、禁牧、其它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坡改梯工程、客土改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其它工程措施。对于采取了
17、2种以上治理措施的图斑,填写2种主要治理措施代码。,治理措施,工程类别,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长江防护林工程(含珠防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速生丰产林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中幼林抚育工程 其它重点工程,石漠化变化原因,人为因素 治理因素:指各种治理措施。破坏因素:指毁林(草)开垦、过牧、过度樵采、火烧、工矿工程建设、工业污染、不适当的农(林牧)业生产方式和其它人为原因。工程建设:指征用集体或占用国有各类土地用于建筑、勘察、开采矿藏、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使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人工
18、造林,封山育林,坡改梯,农艺措施,治理因素,工业污染,过度开垦,过度采伐与放牧,火灾,破坏因素,自然因素 自然演替因素:指林草植被的自然修复。灾害因素: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震等)、灾害性气候(连续暴雨、干旱、水灾等)、有害生物灾害(病害、虫害)等非人为控制的原因。,前期误判因前期调查人员的误判所造成的两期数据的差异。技术因素因本期遥感影像数据、调查标准等技术因素所造成两期数据的差异。,石漠化变化原因,治理因素:按治理措施代码填写。破坏因素:指毁林(草)开垦、过牧、过度樵采、火烧、工矿工程建设、工业污染、不适当的农(林牧)业生产方式和其它人为原因。工程建设:指征用集体或占用国有各类土
19、地用于建筑、勘察、开采矿藏、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使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前期误判,技术因素,流域划分,一级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6个二级流域、13个三级流域,第三部分 监测方法,技术路线准备工作图斑区划现地核实调查图斑GPS特征点建立数据入库与检查面积求算、统计与制图,遥感影像数据,已校正的基础底图,图像校正、配准与增强,上期监测数据,各类辅助资料,数据整理与准备,人机交互图斑区划与解译,现地图斑界线修正及因子调查、建立GPS特征点,PDA输入或卡片记录,图斑属性数据录入,数据逻辑检查,全部通过,因子修正,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是,撰写报告,专题图制
20、作,质量检查与控制,成果论证与发布,流程图,1、技术路线,监测范围与行政代码遥感信息源技术培训 监测区域相关资料调查用表及仪器工具设备,2、准备工作,监测范围与行政代码,与上期监测范围原则上保持一致,凡有上期已监测岩溶土地的乡均为本期监测单位,其监测乡内的所有岩溶土地均可纳入监测范围,含前期未监测岩溶土地。省级行政区划界线与上期一致;各监测单位县级界线未经同意不得调整,乡级监测界线变化较大时各监测单位可根据需要调整。省、县代码采用最新的国家统一代码,乡级代码原则是沿用前期。,遥感信息源,本次监测遥感影像主要采用SPOT5卫星影像,部分采用ALOS卫星影像。遥感影像经精校正、分幅后供本次使用。,
21、技术培训,实施分级培训,省级技术培训班后,各监测单位应该举办县级培训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包括理论授课、内业操作与外业实习几部分;重点是统一与规范监测的技术标准、熟练掌握内、外业操作方法。,监测区域相关资料收集地形图、水文地质图、相关文件、二类调查等。土地利用情况 治理情况(县治理整体情况与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情况)气象数据水文数据社会经济状况(以岩溶乡镇为单位收集),3、图斑区划,区划系统 区划系统为省、县、乡(林场)、图斑四级。监测范围内的所有岩溶土地都要进行图斑划分和调查(水域、建设用地只调查一级土地利用类型)。采用遥感影像区划图斑时,比例尺不小于1:25000,在计算机上检查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省石漠化 监测 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