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ppt
《第二节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杨生勇博士/教授,社会工作理论,2023/2/28,社会工作理论:,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第四节 社会支持理论,第五节 生态系统理论,第六节 人文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第七节 增强权能理论,2023/2/28,?想一想:,1.怎样理解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的作用?2.怎样理解“支持社会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的关系?3.怎样理解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理论的关系?,2023/2/28,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一、什么是理论定义:理论是一系列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较高的层次上来
2、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和变化,是对经验的抽象概括。在社会工作中,一些人们长期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模式同样具有理论特征,因此被人们成为实践理论,返回,2023/2/28,社会工作的理论来源1,1929年社会工作人员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社会 工作需要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实务工作方 法(奥斯汀Austin,1983)。于是在社会学、心理 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中寻求理论基础。20世纪20-3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被 介绍和应用到社会工作中,随后受自我心理学的 影响,心理社会学派和功能学派被应用于个案工 作中(豪owe,1987)。60年代以后,人类学、政治学、公共行政理论 广泛应
3、用于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是个综合性交叉学科,对社工者的知 识面要求较高。,2023/2/28,社会工作的理论来源2,进入70年代以后,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理论也被不断地充实到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中来。有学者统计,至少有26种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运用上具有参考价值(特纳Turner,1979)。80-9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女性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学说、社会建构理论也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由于广泛地采纳和吸收各门社会科学的专业理论,社会工作已发展成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实务性理论。,2023/2/28,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一般说来,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4、:解释问题;预测;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指导服务实践的发展;发展新的理论,2023/2/28,三、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角度不同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也不相同。这里主要介绍大卫.豪恶马尔科姆.佩恩的理论,2023/2/28,(一)大卫.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视角,美国社会工作者卫豪(David Howe)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与“社会工作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两个部分。,2023/2/28,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所谓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理论解释,包括
5、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的理解服务对象及其所生活的社会,从而支持着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2023/2/28,2、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论。在“支持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上,“社会工作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应该为案主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怎样提供帮助,在为其提供帮助的过程中怎样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统一的目标。“支持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是相互依存,有彼此贯通的。,2023/2/28,(二)马
6、尔科姆.佩恩的分类,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马尔科姆.佩恩的分类:实证主义理论与后现代理论。所谓实证主义理论就是一套判断知识有效性的规则。在方法论方面,实证主义主张探索世界形成知识的方法是唯一的,即只有经过人们的感官获得并经过实验验证的知识才是可信的。实证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将自己定位为修正那些偏离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及个人问题,其目标是使社会及个人的发展都不要偏离社会的基本目标。,2023/2/28,后现代理论提供了一种对世界更为复杂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谓知识其实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知识是权力的反应。沃.威尔士总结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第一,后现代是人们看待世
7、界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其标志是机械论世界观已经陷入了不可克服的危机;第二,后现代是一个告别了整体和统一性的时代;第三,后现代是一个彻底的多元化已经成为普通基本观念的时代;第四,后现代的基本经验是完全不同的知识形态、生活设计、思维和行为方式;第五,反对任何统一化的企图。,2023/2/28,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一、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史1887年,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理学家,开始采用催眠术对歇斯底里症进行治疗和研究,1923年发表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和关于治疗的理论。阿德勒自创“个人心理学”认为个人在精神中有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自我,其本
8、质是社会的、合作的,会主动寻求目标。荣格反对弗洛伊德过度强调“性”,认为精神不只是由原欲本能构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对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的一个突破。他的人格发展理论破了精神分析理论只关注人的内在世界的取向,转而关注内在心理动力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2023/2/28,精神分析理论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社会工作中产生影响,直到60年代都在临床社会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促使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盛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20年代社会工作方法在助人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二是儿童引导运动推动;三是社会工作专业需要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战争受害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提供深入的精神服务
9、。自此形成了所谓“精神分析洪流”。,2023/2/28,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一)心灵构成构成: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是核心,不仅包括趋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情与态度的记忆。核心观点: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返回,2023/2/28,(二)人格结构人格: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有内驱力和欲望组成,遵循享乐原则,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自我是本我有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潜意识,所以,自我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我与外界的要求。超我有自我发展的来,包括意识和前
10、意识,也包含部分潜意识。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是,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2023/2/28,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会出现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2023/2/28,(三)焦虑、防卫与转移,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弗洛伊德认为,当个体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动。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
11、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防御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2023/2/28,自我普遍的防卫机制,2023/2/28,(四)性心理的发展,性心理发展阶: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满足,释放能量。欲望不能得到适当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人的问题行为,需要帮助和治疗。,2023/2/28,三、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认为个人的问题的根源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的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与潜意识中,理性是无法察觉潜意识的经验。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揭示内在
12、冲突的根源,是个人获得自我了解并能洞察和顿悟。,2023/2/28,原则:(1)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个别化严重。强调每个人的早期 经验都是不同的。这也是对早期社会工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点。(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受助人鉴定治疗契约(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以保证能够顺利地了解他潜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受助人造成新的伤害。(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受助人的想法和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2023/2/28,四、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在于儿童时期的性经验
13、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性对话。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要与受助者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受助者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受助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他才可能将痛苦讲述出来。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2023/2/28,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认知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整合而来的。,2023/2/28,一、认知行
14、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观念,(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行为主义理论理论基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基本取向: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认为治疗的焦点在于弄清楚什么事情可以持续引起人的行为发生转变,而不去关注人的心理变化。致力于临床行为改变。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分道扬镳。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塑造的,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2/28,斯金纳等在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操作条件反射学说。20世纪60年代,班杜拉将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说结合在一起,提
15、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这就为认知行为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支持。,2023/2/28,(二)认知学派的基本概念,基本观念: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队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环境产生错误的知己和解释。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先改变人的认知。所谓认知包括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诸如知识、思维、规划和谋略、归属、梦醒等,甚至知觉、记忆和注意等高级心理活动也属于认知范畴。大多数情况下,行为和认知相伴而生,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2023/2/28,二、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
16、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机制的影响。所谓自动化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出发。正因为思考是不假思索的,个人的许多错误的想法、不理性的思考、荒谬的信念、零散或错置的认知等,可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或察觉之外。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将这些可以不假思索发出的行动重新带回个人的思考范围之中,帮助个人在理性层面改变那些不想要的行为。,2023/2/28,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即真实发生的事情,人们如何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其所遭遇的事件和人们思考、信
17、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此事件的情绪结果他用这个框架来说明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是理性的,则情绪是正常的;相反,则人们会逐渐发展出不正常的情绪、情感和行为。简单的说是,如果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的认知是错误的,则他的情绪和行为可能是错误的。,2023/2/28,认知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所谓前置事件是指环境中出现在目标行为之前的事件或其他相关行为。目标行为是指不想要的或问题行为,或即将予以改变的行为。结果是指在发出行为之后所导致的行为和事件。,2023/2/28,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
18、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归因和认知治疗原则三个方面。所谓问题解决时增强个体界定问题、行动目标、规划及评估不同行动策略的认知能力。所谓归因是指个人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的解释。所谓认知原则,指的是修正一些认知上的错误的假定,包括过渡概括、选择性认知或归因、过度责任或个人肇因假定、自我认错或顶罪、灾难化思考、两极化思考等。,2023/2/28,三、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1、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1)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2)问题的外在性
19、和内在性。(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2、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的态度,一实现助人和自助的目标。,2023/2/28,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1)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2023/2/28,(二)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1、确定评估重点 评估的重点应该在于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2、专业关系的建立 专业
20、关系式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关系。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对助人者是否接纳与信任。在专业关系持续期间,助人者要不断反省,因为服务对象可能会将他对生活中的重要的人的期待投射到助人者身上。3、助人者的角色 两个角色,一是教育者的角色,一是伙伴的角色,2023/2/28,(三)助人的策略及步骤,(1)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 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2)要求受助人自我监控各自己的错误思维或者进行自我对 话。(3)探索受助人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4)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精神分析 取向 社会工作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