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ppt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连云港市财政局-教科文处 会计处 协助2012年7月12日,市职业技术学院 雷文瑾,财务定规则是一种通用的财务制度,是一种规范化的制度,包括,会计行政等所有一切涉及到财务方面制度问题的一种汇总.会计定方法是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一个规范,并要要求会计人员按照此规范进行业务处理的文件.管理制度是为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和资金运用全过程的监控,内部牵制,防止弊端产生的规范、措施。如:现金管理办法、报销审批制度等等,第一部分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二部分 修订规则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 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一)什么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事
2、业单位财务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事业单位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业务进行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等工作,所规定的基本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三个层次涵义: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具有法律性质;涵盖事业单位所有的财务活动。,第一部分 历史沿革,(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一部分 历史沿革,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89年没有建立起独立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 第二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7年初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财政部2号令)第三个阶段:从1997年至今以颁布实施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标志,第二部分修订
3、规则的基本原则,保持现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框架体现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突出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性质突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第二部分 修订规则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总则和附则二、单位预算管理三、收入管理四、支出管理五、结转结余和专用基金管理六、资产和负债管理七、其他内容,第三部分 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一)规则的适用范围1.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适用问题。3.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4.某些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特定项目不适用规则。5.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财务与规则的关系。,一、总则和附则,(二)事业单位财务
4、管理的基本原则1.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2.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3.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其次,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再次,要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一、总则和附则,(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
5、流失。5.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一、总则和附则,(四)在部分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更加准确真实地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需要实行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及时揭示财务风险的需要部分行业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特点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而不是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一、总则和附则,(五)关于制定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地方事业单位具体财务管理办法1.规则第六十六条规定:“行业特点突出,需要制定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则制定。”与规则的关系:规则是最高层次的基本制度,行业财务制度在体系中处于第二层次,不得与规则相抵
6、触2.规则第六十七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事业单位具体财务管理办法。”是地方为贯彻规则和行业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是必要补充,不得与规则和行业制度相抵触,一、总则和附则,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贯穿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二、单位预算管理,(一)事业单位预算的概念和内容规则第六条规定:“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事业单位预算反映了预算年度内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业务活动范围以及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
7、的规模和方向,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从预算的内容来看,事业单位预算应当包括事业单位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预算。,二、单位预算管理,(一)事业单位预算的概念和内容 将原规则“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中的“任务”改为“目标”,并提到“计划”之前。主要考虑:一是符合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二是符合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二、单位预算管理,(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规则第七条规定:“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事业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
8、事业单位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二、单位预算管理,(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经历了多次历史演变:在1997年前,实行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三种预算管理办法;1997年施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后,对事业单位统一实行了“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本次修订,沿用97年的表述,将“结余留用”改为“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赋予了新的内涵。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分类改革;收入上缴办法。,二、单位预算管理,二、单位预算管理,1.核定收支,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单位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统一编列预算,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
9、门核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事业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事业单位收支及资产状况,核定事业单位的年度收支规模。,二、单位预算管理,2.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定额补助:根据事业单位收支情况,按照相应标准确定总的补助数额。定项补助:根据事业单位收支情况,确定对事业单位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对非财政补助收入可以满足单位经常性支出需要的,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二、单位预算管理,3.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事业单位预算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法定程序核定以后,其收支预算应当由单位自求平衡。除特殊因素外,增加支出由单位自行组织收入解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追加预算。
10、形成结转和结余资金,按照同级财政管理规定执行,二、单位预算管理,4.收入上缴,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收入上缴办法。定额上缴比例上缴,新旧规则的比较,二、单位预算管理,将“结余留用”改为“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定额或定项补助确定依据中增加“资产状况”,体现了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的要求。将定额或定项补助确定依据中“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改为“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并将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确定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的原则,二、单位预算管理,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根据事业单位分类,确定事业单位财政补助。以“具有公益特点,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确定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补助范围的原
11、则。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事业单位经费自给水平确定具体财政补助额度的原则。,(三)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二、单位预算管理,规则第八条:“事业单位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1.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原则,二、单位预算管理,合法性原则 稳妥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2.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核实各项基本数字分析整理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研究影响预算期收支的有关因素正确领
12、会财政和主管部门对预算编制的要求,二、单位预算管理,2.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核实各项基本数字:主要包括事业单位机构数、人员编制数、在职实有人数、离退休人数、房屋建筑面积、机动车辆数、设备台数等基本数据资料。,二、单位预算管理,2.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分析整理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统计上年已发生月份的累积实行执行数,预计全年收支数;分析上年度事业计划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分析各项资金来源及变化发展情况;分析物价、收支标准及定员定额变化情况;分析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上年出台的有关政策对预算期收支影响程度;等等。,二、单位预算管理,2.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分析研究影响预算期收
13、支的有关因素:预算期内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变化情况;预算期内各类人员实有数或定员比例的变动情况;预算期内需要购置和维修的设备设施基本情况;预算期内市场物价、收支标准变动情况;预算期内新出台的政策对收支影响情况;等等。,二、单位预算管理,2.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正确领会财政和主管部门对单位预算编制的要求:学习编制预算有关规定;熟悉预算收支科目和预算表格;熟练使用预算编制软件;等等。,二、单位预算管理,(三)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 规则第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
14、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一级预算单位直接报财政部门,下同)。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二、单位预算管理,(三)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二上二下”1.单位提出预算建议数。2.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3.单位编报正式预算。4.财政部门正式批复预算。,二、单位预算管理,(四)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 规则第十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预算执行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
15、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业单位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二、单位预算管理,与原规则相比:一是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更加强化了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二是根据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取消了预算外资金的提法,将原“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改为“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三是进一步明确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预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财务 规则 讲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