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的剖析.ppt.ppt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的剖析.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的剖析.ppt.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的剖析,苗金明 博士,一、什么叫安全生产?理解一: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理解二:安全生产是为防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人身伤亡、疾病、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等)、环境破坏等事故,所采取的消除或有效控制事故风险、危险有害因素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的总称,以及保障生产经营过程在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状态。,前 言,关于“安全生产”的理解要点:1、安全生产法没有给出安全生产的定义。2、安全生产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是一个值得思考,并需要尽快解决的 紧
2、迫问题,需要权威的、统一的定义。3、注意区别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三个术语。4、安全生产的范畴:以生产经营单位的活动,即组织的活动为其边界;要求是,组织的活动应在良好的条件和秩序下进行,采取有效措施使得组织活动的危害性(事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5、安全生产的本质是:一种风险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危害性(事故)风险(纯粹风险)的管理。已被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之中。,前 言,二、什么是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是指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而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环节构成。既包括了生产主体对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所进行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也包括了政府
3、安全许可、监管监察行政执法、救灾善后以及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培训、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活动。,前 言,三、我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前 言,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事故伤亡总量居高不下(二)重、特大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三)大量事故隐患依然存在(四)我国职业危害状况十分严峻,(一)事故伤亡总量居高不下,损失严重。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4万起,死亡12.7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50多人。全国每年因工伤残的大约70万人左右。全国每年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前 言,和国际比一比(2004年)我国GDP13.6万亿元,1亿GDP死亡1个人,是美国的20倍
4、;全国人口不算港澳台13.2亿人,一万居民里要死一个人,是美国的2.6倍。,前 言,各类事故现状,平均增长率:6.28%;,前 言,前 言,2005年全国煤矿事故3306起,死亡5938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2.811,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虽然明显下降,但同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综合安全指数高达462,是美国的128倍,是印度的10倍多,是俄罗斯的7.9倍。,前 言,我国煤矿百万吨煤死亡率显著高于世界其他采煤国家,前 言,相比之下,2003年全世界产煤约50亿吨,死亡人数8000人左右,中国当年煤炭产量16.6亿吨,占33.2%,而死亡人数6434人,占80.4%。
5、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在中国,煤炭的颜色不仅仅是黑色,其中也渗透着血红色。,前 言,亿元,火灾安全:,我国1990-2002年火灾直接损失情况,2001年火灾21.6万起死2314人,伤3752人2002年火灾25.8万起死2393人,伤3414人2003年火灾25.5万起死2497人,伤3098人2004年火灾25.3万起死2557人,伤2945人,前 言,(二)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一次死亡3到9人的重大事故平均每天7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平均每周3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月1.2起。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1起以上。,前 言,克拉玛依友谊宫19
6、94年“12.8”特大火灾325人死亡(其中288名中小学生)洛阳东都商厦2000年“12.25”特大火灾309人死亡。,前 言,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上万人就诊,6万多人转移。,前 言,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前 言,北京市密云县2004年“2.5”特大拥挤踩踏事故,密云县在密虹公园举办第二届迎春灯展,2月5日7时45分左右,桥上西侧下坡处一观灯游人跌倒,其身后游人向前拥挤,造成了这次37人死亡、15人受伤的特大伤亡事故。灯展安全保卫方案没有落实,负责云虹桥安全保卫的值勤人员没有到岗,现场缺乏对人流的疏导控制。张文,原北京密云县县长,密云灯会踩塌事故后被
7、问责。,前 言,吉林市中百商厦2004年“2.15”特大火灾事故,2月15日中午11时20分左右,位于吉林市解放大路与长春路交汇处的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54人殒命,71人受伤。如此巨大伤亡的背后,起因就是一个烟头。吉林市市长刚占标引咎辞职,7名事故责任人被逮捕。,前 言,2005年8月7日广东梅州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123人遇难,失去矿友,一位矿工呆坐在井口,黯然神伤。,前 言,2005年8月23日晚9点,深圳发生建市以来最大的车祸,死亡19人,受伤19人,前 言,吉林石化爆炸及松花江污染 2005年11月13日,前 言,吉林辽源医院大火造成40人死亡2005年12月16日,前 言,(
8、三)大量事故隐患尚未得到整改隐患险于明火(四)我国职业危害状况已十分严峻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现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人矽肺病十分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已有59万矽肺病人,平均每年死亡4000多人。,前 言,大连凯旋商厦发生火灾,2005年9月18日11时30分许,大连火车站北广场凯旋商城失火,消防官兵奋力扑救,13时后大火被彻底扑灭。大火造成2名工人死亡,2名工人重伤。,前 言,前 言,重工起重集团钢梁滚落砸死3人2005年12月30日,前 言,珠海特大火灾和厂房倒塌事故,1994年6月16日,棉仓安装作业,拉动电线短路,棉堆起火,工人不会
9、用灭火器,调本市24台消防车,厂区无消防栓,3公里外取水,调邻近城市28台消防车,11小时后大火扑灭,清理阴燃棉包,现场4百多名工人,厂房倒塌,死亡93人,炸毁剩余厂房,火蔓延氧气瓶爆炸,前 言,安全生产周期研究表明,GDP人均1000-3000美元这个区间,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能源原材料需求大幅度上升,工业产品的产量和交通运输的规模急剧扩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安全生产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农村、农业人口向城市和工业转移,而企业和政府的培训教育又相对滞后;加之安全法治不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到位,政府安全监
10、管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许多事故表明,安全生产违法违纪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在安全生产领域严刑厉法、重典治乱是必然选择。,前 言,小 结,第一讲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1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一、法的定义广义法的定义为:法是行为规范体系。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在阶级对立社会)或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1.1 法律基础知识,二、法的分类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
11、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现;不成文法指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包括习惯法、判例法。2、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指以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为主的法律;程序法指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1.1 法律基础知识,3、根本法和普通法:只适用于成文法国家。4、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是相对而言,具有相对性。5、国内法和国际法: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而作的分类。法的特殊分类:1、公法和私法;2、普通法和衡平法;3、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1.1 法律基础知识,三、法的本质,“如果法律不忠于正义,只以实利
12、为目的,那么,法律的公正严肃就不复存在。”“法律是公正和社会正义之化身。”法律首先是人间公正和社会正义之维护,其次再考虑经济效率和促进社会效率的机制设计。因此,安全生产法应属于公法领域,在我国被划在了经济法部门之内,但其有一大部分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部门重叠,同时兼具行政法部门的一些特征。,1.1 法律基础知识,四、法律责任1、追究法律责任,必须具有以下要件: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1.1 法律基础知识,2、法律责任的类型:民事法律责任 按照民法的规定,以侵权责任体系为主,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行政法律责任 按照行政法的规定,将要受到的行政处
13、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或制裁。刑事责任 按照刑法的规定,是犯罪,是一种最严厉的制裁。违宪责任,1.1 法律基础知识,(一)从法的不同层级,可分为上位法和下位法(法的形式体系)居于最高层次的是:我国宪法。1、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令予以公布。2、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1.2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
14、据本市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地方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法规,报省、自治区人代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较大的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1.2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2)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洲、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1.2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3、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
15、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法规,制定规章,由省长或自治区主席或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1.2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4、法定安全生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强制的占多数5、国际法:国际公约或条约。建筑业安全和卫生公约,1.2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1.2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确立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核心法规目录,1、法律一般法: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特别法:矿山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劳动法、建筑法、工会法、煤炭法、
16、民法、刑法等,1.3 核心法规目录,2、配套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1.3 核心法规目录,3、配套部门规章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等,1.3 核心法规目录,4、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5、法定安全生产标准(国家/行业)6、国际公约/条约,1.3 核心法规目录,法律效力及法律冲突问题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层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
17、、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与宪法抵触。(2)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3)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4)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1.4 法律冲突问题,(6)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于特别规定,新规定与旧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于新规定。(7)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
18、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8)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1.4 法律冲突问题,2 安全生产法概述,第二讲安全生产法概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对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同时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件大事,它的重要性不仅仅使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终于可以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我国安全生产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安全生产工作开始迈向法治化的道路。,2.1 立法的社会背景,1、各类伤亡事故严重,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2、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不规范,纪律松
19、弛,管理不严;3、职工队伍素质下降,一些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不明 确,“三违”现象严重;4、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 识仍然不够,工作方式陈旧;5、政府机构改革总是超越法制建设,行政执法依据落 后,现行法律、法规难以适应当前需要。执政者的用意就是在当今紧急高速发展的时候,安全生产实行严刑厉法、重典治乱,从而避免带血的GDP。,2.1 立法的社会背景,2.2 概述,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框架与定位,安全生产法确立的我国安全生产基本法律制度,可以概括为:,企业负责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即“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国家监察政府依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即安全审计/安全审查;行业
20、管理由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或授权的资产经营 管理机构或公司,实施直管/专项监管;社会监督工会、群众、媒体舆论;中介服务国家推行安全生产技术中介服务制度。,2.2 概述,立法宗旨宗旨也可以叫目的,第一条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2.2 概述,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第三条)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江泽民同志讲的三句话,大家记忆犹新,即“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2 概述,适用范围:1、时间效力:(第九十七条)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空间效力
21、和对人的效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2.2 概述,(一)三大目标 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2.保护国家财产安全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二)五方运行机制-五方结构 1.政府监管与指导(立法、执法、监管)2.企业实施与保障(落实预防、应急救援和事后处理 等措施)3.员工权益与自律(8项权利和3项义务)4.社会监督与参与(公民、工会、舆论和社会监督)5.中介支持与服务(通过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方式),2.3 主要内容,
22、(三)两结合的监管体制 1.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2.专项监管/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四)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4.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 5.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6.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7.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2.3 主要内容,(五)四个责任对象 1.政府责任方(各级政府和对安全生产负 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2.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3.从业人员责任方;4.中介机构责任方。,2.3 主要内容,(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五条)主要负责人对
23、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第十七条)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事故发生时,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第四十二条),2.3 主要内容,(七)从业人员八大权利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批评权、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
24、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依法向本单位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权利;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等。,2.3 主要内容,劳动合同应当载明两个法定事项:,(1)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2)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禁止生产经营单位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伤亡事故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协议。,劳动合同的安全保障强制条款(第四十四条),2.3 主要内容,案例:用合同工竟约定
25、“工伤概不负责”,2005年9月,宁波市某施工队承包了某厂房拆除工程。该施工队的法人胡某组织施工,并亲自带领临时工张某等人拆除混凝土大梁。在拆除第四根时,梁身中间折断。对此,胡某并未重视。当拆除第五根时,站在大梁的胡某和张某(均未系安全带)滑落坠地,张某受伤,后因此于12月17日死亡。对此,胡某只承担张某救治期间医疗费用,并一次性付给抚恤金1万元。胡某称:张某填写用工合同时,同意合同中“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据此,无法满足家属的赔偿要求。法院认为:张某在合同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违反宪法和安全生产法,属无效民事行为,判决胡某赔偿张某死亡前医疗费、张某生前抚养人的生活费共计11万元。,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责任 追究 制度 剖析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