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病虫害防治(4).ppt
《梨树病虫害防治(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梨树病虫害防治(4).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梨树病害种类,梨黑星病 梨干腐病 梨锈病 梨黑斑病 梨轮纹病 梨树腐烂病 梨炭疽病 梨黑皮病 梨疫腐病 梨火疫病 梨褐腐病 梨树白粉病 梨树褐斑病 梨树白绢病 梨霉心病 梨树黄叶病 梨干枯病 梨根癌病 梨根腐病 梨小叶病 梨缩果病 梨贮藏期腐烂病,梨黑星病,梨黑星病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部位:从落花期一直为害到果实成熟期。能侵染一年生以上枝干以外的所有器官,所有绿色幼嫩组织:花序、叶片、叶柄、新梢、芽鳞及果实等,其中以叶片、果实为主。,症状:在病部产生明显的黑色霉层,故又有黑霉病之称。叶片:多发生在叶背,长黑色霉斑,叶正面为多角或圆形 褪绿黄斑。严重时叶长满黑霉,叶片干枯脱落。叶柄:产生圆形或
2、长条状霉斑造成落叶。嫩梢:初期形成条状霉斑,后期皮层龟裂呈粗皮状疮痂。果实:初期为淡黄色斑点,逐渐扩大长黑霉,以后病部凹 陷木栓化,停长。幼果受害为畸形果,成长期果实 发病不畸形,但有木栓化的黑星斑。,梨黑星病,梨黑星病,发病规律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芽鳞片内或病枝、落叶上越冬。次年春以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侵染新梢基部最先发病,病梢是发病中心。病菌在2023发育最为适宜 分生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70%以上,低于50%则不萌发。4下-5上开始发病,7-8月雨季盛发中国梨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梨黑星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建园时选香水梨、西洋梨等抗病强品种。清除越
3、冬菌源。秋末冬初扫落叶和落果集中烧毁;早春发芽前结合修剪,除病梢,减少侵染来源;生长期随时摘除病部,消灭侵染传播中心,防止病菌增殖和蔓延。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特别是磷钾肥,可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合理修建,改善通风透光。药剂防治。萌芽前喷石硫合剂;生长季谢花后、5月中下旬梨幼果期、麦收前进行喷药;以后根据雨季和病情喷药。,梨黑星病,梨锈病,梨锈病又名赤星病,羊胡子,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部位: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症状转主寄主桧柏染病后,次年3月份,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可见红褐色、圆锥形的角状物(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胀为橙黄色舌状胶质块。果实、果梗、新梢、叶柄
4、:初期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叶片: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病斑,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即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黄色粘液即性孢子,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对应的叶背面组织增厚,并长出一从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毛状物。,梨锈病,叶片正面 叶片背面,梨锈病,冬孢子角胶化物,梨锈病,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桧柏发病部位越冬。次年春形成冬孢子角,雨后吸水膨胀,冬孢子开始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梨叶和果发病,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担孢子传播有效距离2.55km,此范围患病桧柏越多,发病越重。梨芽萌发、幼叶初展前后,温暖多雨、风向风力有
5、利于担孢子的产生和传播时发病重。锈孢子只能侵害转主寄主桧柏的嫩叶和新梢,并在桧柏上越夏、越冬,无再侵染。梨树的感病期很短,自展叶开始20d内最易感病,超过25d,叶片一般不再受感染。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较抗病。,梨锈病,防治方法:(1)清除转主寄主:彻底砍除距离梨园5公里以内的桧柏类树木,是防治梨锈病菌的有效方法。(2)转主寄主喷药:附近桧柏不宜砍除时,可喷药杀孢子。时间在梨树发芽前,使用药波美35度石硫合。(3)梨树喷药:在萌芽至展叶后25天内为宜,每1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4)彻底清园,减少越冬病原菌和害虫。秋天落叶后,结合冬剪剪僵果和病枝,及时打扫落叶、落果和树枝,集中烧毁
6、。(5)加强梨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秋冬深翻,清杂草,灭越冬虫、卵;结合秋冬深耕,施基肥,搞好排水和灌溉;生石灰涂干防害虫产卵。,梨锈病,梨黑斑病,梨黑斑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在梨区普遍发生,以苹果、梨发病最为严重。,部位:主要危害果实、叶、花和新梢。,症状叶片:开始产生针头大圆形黑色斑点,后扩大成近圆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边缘黑褐色,有时有轮纹。病叶焦枯、畸形,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黑色霉层,引起早期落叶。幼果:初期果面形成针头大黑色斑,后扩大成近圆形,颜色变浅,成浅褐至灰褐色圆形病斑;病斑略凹陷,表面生黑霉,后期龟裂,裂缝可达果心,果面和裂缝内产生黑霉,常引起落果。一般年份4月上旬至
7、5月初叶片开始小现病斑,6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7-8月份大量脱落。温度和降雨量是梨黑斑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果实近成熟期:前期表现与幼果相似,但病斑较大黑褐色,后期果肉软腐而脱落。叶柄及新梢:病斑早期黑色,椭圆形稍凹陷,后扩大为长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更明显,淡褐色,病健部分界处常产生裂缝,有时呈疮痂状,遇风易折断。,梨黑斑病,梨黑斑病,发病规律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叶、病梢及病果上越冬。翌年春季病组织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或直接侵人寄主组织引起初侵染,从展叶到果实采收田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病,雨季较重。与树势、树龄、品种、管理有关:树龄小、长势旺的不
8、易感病;日本梨易感病,中国梨最抗病。枝条上越冬病斑于24最易形成分生孢子。,梨黑斑病,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通风透光,合理负载,提高树体抗病力。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2、消灭越冬菌源。发病前彻底清扫果园,清除园内的落叶落果,集中销毁,并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菌源。3、生长季节树上喷药防治。萌芽前石硫合剂;生长期发芽后开花前、谢花后(5月中下旬)喷杀菌剂或保护剂(药剂结合黑星病)。,梨黑斑病,梨树虫害种类,梨大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梨象鼻虫 梨木虱 梨茎蜂 金缘吉丁虫 金龟子 梨网蝽,10.茶翅蝽 11.山楂红蜘蛛 12.金纹细蛾 13.梨星毛虫 14.梨蚜 1
9、5.梨圆介壳虫 16.大青叶蝉,梨大食心虫,部位:梨大幼虫可为害梨芽(主要是花芽)和梨果(主要是幼果)。,梨大食心虫,简称梨大,俗名“吊死鬼”、“钻眼虫”。国内各梨果产区均有发生,是梨树重要害虫之一,专食性害虫。,症状越冬芽:从芽的基部蛀入,蛀孔外有细小虫粪以丝缀连,幼虫在芽内做一白茧。被害芽干瘪,不开裂。转芽:先在芽鳞基部拉丝,而后从基部蛀入,虫孔外有虫粪,鳞片不易脱落。幼果:幼虫自萼洼附近蛀入,蛀孔外堆有褐色虫粪,幼虫老熟前为害23个幼果。化蛹前幼虫吐丝将果柄基部用丝缠在枝上,被害果干枯变黑,但不脱落,故有“吊死鬼”之称。较大梨果:蛀孔腐烂或落果。,梨大食心虫,形态特征,成虫,卵,梨大食心
10、虫,幼虫,蛹,梨大食心虫,发生规律以幼龄幼虫在花芽内结灰白色薄茧越冬。幼虫在芽内做一白茧越冬,越冬芽被害,春季不开裂。5月中旬至6月中旬,当梨果长到指头大时,越冬幼虫蛀入幼果。在最后一个果内化蛹,蛹期815d。越冬代成虫67月间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幼虫孵化后先害芽,再害果。78月是当年第1代幼虫为害期,较大梨果被害后蛀孔腐烂或落果。8上旬老熟幼虫化蛹于果中,第1代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发生,产卵在芽上或其附近,孵出的第2代幼虫为害新形成的花芽,于10月间在芽内越冬。,梨大食心虫,防治方法:1、诱杀。利用性引诱剂和黑光灯。2、人工防治。结合冬剪,清除虫芽;转果前检查;羽化前,摘除被害果。3、保护
11、利用天敌,收集有寄生蜂、寄生蝇的虫果,用这些昆虫防治梨大食心虫。4、化学防治。幼虫出蛰转芽时期(重点时期);转果期钻入越冬芽以前完成。,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桃折心虫。梨小在各地果园均有发生,是梨树的重要害虫,在梨、桃树混栽的果园为害尤为严重。梨小除为害梨、桃树外,也为害李、杏、苹果、山楂等。部位:主要蛀食梨、苹果果实和桃的新梢,形态特征,成虫,幼虫,蛹,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河北34代,老熟幼虫结茧在树干老翘皮裂缝、土表层、剪锯口、石块下等处越冬。越冬代成虫发生在4下至6中,产卵在桃新梢、叶及杏果上。1代幼虫在
12、6月主要害桃梢和果;成虫发生在6末至7末,产卵在桃或梨树上。二代成虫发生在8初至9中,产卵在梨树上。三代卵发生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一代幼虫主要害芽、梢嫩叶、叶柄,极少害果。二代幼虫害果多,三代果为害最重。成虫对黑光灯、糖醋液有趋性。雌蛾对性诱剂趋性强。,症状桃梢:幼虫多从新梢顶端23片叶叶柄基部蛀入,在蛀孔处有流胶及虫粪,不久新梢顶端萎蔫枯死,俗称“折梢”。梨果:幼虫多从萼洼和梗洼处蛀入,前期入果孔很小,呈青绿色稍凹陷。后期入果孔黄褐色,状似是果点,不凹陷。幼虫蛀入后直达果心,蛀食种子,不纵横串食。被害处表皮变黑,有12个小圆孔,从孔内排出虫粪。脱果孔圆形较大,外有丝网连结虫粪。虫孔易被病菌
13、侵略者染腐烂(如褐腐病),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渐扩大,俗称“黑膏药”。,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梨树发芽前,细致刮除老枝干、剪锯口、根颈等处的老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秋季在越冬幼虫脱果前,在树干或主枝基部绑草,诱集幼虫越冬,冬前解下烧毁。剪除被害桃、梨虫梢;处理被害落地果。建果园时,避免混栽诱杀:糖醋液和黑光灯 药剂防治,梨小食心虫,梨木虱,梨木虱又名梨虱子。属同翅目木虱科,是中国梨树主要害虫之一。部位:以成虫与若虫吸食梨芽、叶及嫩梢汁液直接为害,以若虫为害为主。分泌黏液,招致杂菌,使叶片造成间接为害、出现褐斑而造成早期落叶,同时污染果实,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
14、质。,冬型成虫,夏型成虫,形态特征,梨木虱,若 虫,梨木虱,症状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多在叶背主脉两侧吸食为害。受害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并逐渐变黑,提早脱落。若虫分泌大量粘液,诱发煤污病。新梢:发育不良。果实:果面呈烟污状,影响外观品质。,梨木虱,梨木虱,发生规律河北45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树皮缝、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早春23月份梨树花芽萌动时出蛰,出蛰盛期一般在鸭梨花吐白期,出蛰的冬型成虫将卵产于短果枝芽基周围的树皮皱纹里。第一代若虫孵化时间整齐一致,在梨树落花达90%左右时出现。夏型成虫将卵产于叶柄沟、主脉两侧和叶缘锯齿中间。直接为害盛期为67月
15、份,因各代重叠交错,全年均可为害到78月份,雨季到来,由于梨木虱分泌的蜜液招致杂菌,在相对湿度大于65时,发生霉变。致使叶片产生褐斑并坏死,造成严重间接为害,引起早期落叶。北方以7、8月危害严重,11月开始越冬。,梨木虱,防治方法人工防治:彻底清除树的枯枝落叶杂草,刮老树皮、严冬浇冻水,消灭越冬成虫。利用天敌。药剂防治:在3月中旬越冬成虫出蛰盛期,梨树尚未展叶,喷洒菊酯类药剂15002000倍液,控制出蛰成虫基数。,梨木虱,梨圆介壳虫,梨圆介壳虫又名梨圆蚧、轮心介壳虫,俗名树虱子。此虫在国内各地均有发生,是一种危险性害虫,是国际检疫对象之一。为害梨、苹果、枣、桃、李、杏、山楂等植物。部位:以雌
16、成虫和若虫寄生在枝干、嫩枝、叶片及果实表面吸取养分。,症状枝干:皮层木栓化,韧皮部、导管组织衰亡,皮层爆裂,枝条衰弱,甚至死亡。梨果:介壳布满果面,发生黑褐色斑点,果面龟裂,甚至干枯。叶片受害处变褐,同时产生枯斑或叶片落脱。苹果果实:受害处有的品种表面凹陷,有的品种虫体周围产生紫红色晕圈。以成虫、若虫、仔虫用刺吸式口器固定为害,果树枝、干、嫩枝、叶片和果实等部位,喜群集阳面,夏季虫口数量增多时,才蔓延到果实上为害。,梨圆介壳虫,梨圆蚧,发生规律梨圆蚧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苗木、接穗或果品运输。近距离传播主要借助于风、鸟或大型昆虫等的迁移携带。河北苹果每年3代。多以2龄若虫和受精雌虫在枝干上过冬。
17、早春树体萌动时为害。以雌虫越冬的5月产仔,可完成3代。以若虫越冬的6月产仔完成2代。产仔期长,世代重叠,2代若虫78月发生,3代若虫911月份发生。河北梨树完成2代,第2代繁殖力最强,若虫出壳后即爬行分散,一部分在枝、干上固定为害,一部分爬到果实上,在果面、萼凹、梗凹或叶片上固定为害。成蚧可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成蚧直接产卵于介壳下。若虫爬行一段时间后即固定下来分泌介壳。雄成蚧羽化后即可交尾,之后死亡。雌成蚧继续在原处取食一段时间,同时繁殖后代,之后死亡。,梨圆介壳虫,防治方法人工防治:在梨园最初点片发生,个别树的几个枝条发生严重,可剪掉这些枝条,或用刷子刷死越若虫,均可收到良好效果。但苹果上不
18、可采用此法。树体休眠期喷药防治:梨树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齐,或5%柴汕乳剂、3.5%煤焦油乳剂。生长期喷药防治:在越冬代雄成虫羽化盛期和一龄若虫发生盛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喷布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磷乳油400倍液。利用天敌。加强检疫。,梨圆介壳虫,梨瘤蛾,昆虫名,为鳞翅目,华蛾科。只危害梨属植物部位和症状:幼虫蛀入当年生嫩枝为害,渐膨大成瘤,于内蛀食。连年为害致瘤成串似糖葫芦。,梨瘤蛾,发病规律年生1代,以蛹在虫瘤内越冬。梨芽萌动时(4月上中)开始羽化,花芽开绽前为羽化盛期。成虫多傍晚活动,趋光性不强;交尾后隔日产卵,多散产在枝条粗皮、芽旁和虫瘤等缝隙处,亦有2-
19、3粒产在一起者。新梢抽伸时开始孵化,初孵幼虫较活泼,爬至新梢上蛀入为害,被害部逐渐膨大成瘤,一般6月开始出现。幼虫于瘤内纵横串食至9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咬1羽化孔后于瘦瘤内化蛹。以蛹越冬。,梨瘤蛾,梨瘤蛾,防治方法宜剪除虫瘤,集中烧毁,消灭其中的幼虫和蛹。梨芽膨大到开绽期,结合防治蚜虫、星毛虫等喷施灭幼脲。剪除虫梢。,梨树蚜虫,主要种类有梨二叉蚜、梨园尾蚜、梨黄粉蚜等。,梨二叉蚜,梨二叉蚜又叫梨蚜,虫体为绿色,有规蚜前翅脉分叉,故又叫二叉蚜。在我国梨产区普遍发生。部位及症状:以成虫、幼虫群居叶片正面为害,症状叶片:向正面纵向卷曲呈筒状,轻者向正面略卷,轻者包成饺子形,被蚜虫为害卷缩的叶片大部不
20、能再伸展开,易脱落,受害严重的叶片产生枯斑而早期脱落。以新梢尖端叶子受害最重。梨蚜卷叶内易招致梨木虱的潜入。梨蚜为害的叶片,因蚜虫的分泌物布满叶面,用手撑开叶时粘手,井有泌露的反光。为者梨叶的蚜虫还有苹果黄蚜,虫体黄色,也在叶正面为害,但不造成卷叶,大量分泌物使叶片粘手,也有反光。,梨二叉蚜,梨二叉蚜,发生规律1年发生20代左右,生活周期为乔迁式。以卵在芽附近和果台、枝杈的缝隙内越冬。于梨芽萌动时开始孵化,一般在3月份。若蚜群集于露绿的幼嫩芽上为害,吐蕾后钻入芽内花蕾上为害,展叶期集中到嫩叶正面为害。落花后大量出现卷叶。半月左右开始出现有翅蚜,5-6月份大量迁飞到越夏寄主狗尾草和茅草上。6月中
21、下旬梨树上基本绝迹。秋季9-10月间,在越夏寄主上产生大量有翅蚜迁回梨树上繁殖产卵于枝条皮缝和芽腋间越冬.春季干旱年份为害较重。,梨二叉蚜,防治方法在发生数量不太大时,早期摘除被害叶、集中处理,消灭蚜虫。萌芽前喷石硫合剂开花前喷药防治。此期越冬卵全部孵化、而又未造成卷叶时应喷药,药剂种类及浓度10%吡虫啉(一遍净)30005000倍液等。保护利用天敌。蚜虫天敌种类很多,当虫口密度较轻,没必要喷药时,保护利用天敌的作用很明显。,梨二叉蚜,梨黄粉蚜,黄粉蚜又叫黄粉虫,此虫食性单一,目前所知只危害梨,尚无发现其他寄主植物。部位:梨树果实、枝干和果台枝等,叶很少受害,成虫、若虫常堆集一处似黄色粉末,故
22、而叫“黄粉虫”。症状:以成虫、若虫为害,梨果受害处产生黄斑并稍下陷,黄斑周缘产生褐色晕圈,最后变为褐色斑,造成果实腐烂。喜在果实萼洼处为害。由于黄粉蚜的为害,严重时自萼洼处变褐腐烂,俗称膏药顶。后期在果实胴体部为害,常造成果实龟裂,降低梨的品质。,梨黄粉蚜,发生规律梨黄粉蚜1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树皮裂缝或枝干上残附物内越冬。次年梨树开花时卵孵化,若虫先在翘皮或嫩皮处取食危害,6月下旬以后转移至果实萼洼处危害,并继续产卵繁殖,采收前又爬至树枝裂缝处越冬。梨黄粉蚜喜荫忌光,多在背阴处栖息危害,套袋处理的梨果更易遭受为害,若采收较早,带有虫体的梨果,在贮藏期间仍继续危害,此时萼洼被害部逐渐变黑腐烂
23、。成虫话动力差、传播途径主要靠梨苗输送、转移等方式。但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如气温为19.523.8,相对湿度为68%78%时,活动猖獗,高温低湿或低温高湿都对梨黄粉蚜活动不利。在不同品种中受害程度也有差异,无萼片的梨果受害轻于有萼片的梨果。老树受害重于幼树,地势高处较地势低处受害率轻,梨黄粉蚜,防治方法早春人工刮粗树皮及清除残附物,重视梨树修剪,增加通风透光。萌芽前喷石硫合剂,尤其以老枝为重。开花前后和麦收前后重点防治。果实套袋前重点喷药防治。药剂类型:阿维茵素、苦参碱、吡虫啉需转运的苗木,如有此虫,可将苗木泡于水中24h以上,再阳光暴晒,可杀死其上的虫和卵。,梨黄粉蚜,桃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简
24、称桃小,俗名猴头、豆沙馅。此虫分布广泛,是我国北部、西北部苹果、梨、山楂等果树的主要害虫。在管理粗放的梨园中,虫果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和梨果产量。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初孵化幼虫,从萼洼附近或果实胴部蛀入果内,蛀入孔流出透明的水珠状果胶滴,数日后果胶滴干为白色粉状物,随着果实长大,入果孔愈合一针尖大小的小黑点,周围稍凹陷,呈青绿色。幼虫蛀入后在果内纵横串食或直入果心蛀食。早期为害严重时,使果实变形,表面凹凸不平,俗称猴头果。被害果实渐变黄色,果肉僵硬,又俗称黄病。果实近成熟期被害,一般果形不变,但果内虫道充满大量虫粪,俗称豆沙馅。幼虫老熟后,在果面咬一直径23毫米的圆形脱果孔,虫果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梨树 病虫害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