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中文版讲义【ppt】 .ppt
《曼昆《宏观经济学》—中文版讲义【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宏观经济学》—中文版讲义【ppt】 .ppt(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 材,宏观经济学第四版 美 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授课内容与学时数,宏观经济学的数据,在有数据之前进行理论化是一个主要的错误。从曲解事实去适应理论而不是从使理论适应事实出发,是毫无意义的。谢洛克福尔摩斯,收入、支出和循环流量,家庭,企业,劳动,收入(美元),物品,支出(美元),一、国内生产总值1.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计算GDP的一些规则苹果与橘子的相加二手货存货的处理中间物品与增殖住房服务与其他估算地下经济,3.实际GDP与名义GDP4.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名义GDP/
2、实际GDP名义GDP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衡量产量(实际GDP)另一部分衡量价格(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衡量经济中产出的现期美元价值;实际GDP衡量按不变价格评价的产出;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其基年价格的产出的价格。,二、支出的组成部分,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Y=C+I+G+NX消费=耐用品+非耐用品+劳务投资=企业固定投资+居民固定投资+存货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三、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出2.国民生产净值(NNP)NNP=GNP折旧3.国民收入(NI)NI=NNP企业间接税,
3、4.个人收入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付,四、存量和流量,1.存量衡量一个既定时点上的数量。2.流量衡量每一时间单位的数量。,五、衡量生活费用:消费物价指数,1.CPI: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2.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差别,六、失业率,劳动力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失业率失业率=,七.奥肯定理,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第二篇:长期中的收入、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第三章 国民收入:从那里来和到那里去,我曾听说过,巨额收
4、入是幸福的诀窍-简奥斯丁,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量,一、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1.生产要素2.生产函数Y=F(K,L)规模收益不变3.物品与劳务的供给,二、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1.要素价格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量2.竞争性企业所面临的决策利润=收益-劳动成本-资本成本=PY-WL-RK=PF(K,L)-WL-RK3.企业的要素需求劳动的边际产量(MPL)-边际产量递减从劳动的边际产量到劳动需求-实际工资资本的边际产量(MPK)和资本需求-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4.国民收入的划分,向劳动支付的实际工资总额是MPLL向资本所有者支付的实际收益总量是MPK K企业支付了生产要素报酬之后留
5、下来的收入是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Y-(MPL L)-(MPK K)Y=(MPL L)+(MPK K)+经济利润会计利润=经济利润+(MPK K),三、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Y=C+I+G1消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MPC)2.投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3.政府购买平衡预算/预算赤字/预算盈余,四、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1.物品与劳务市场的均衡:经济产出的供求Y=C(Y-T)+I(r)+G Y=C(Y-T)+I(r)+G2.金融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供求(Y-T-C)+(T-G)=I,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C(Y-T)-G=I(r)因为,G和T是由政策固
6、定的,而Y是由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固定的:Y-C(Y-T)-G=I(r)S=I(r),投资I(r),储蓄,实际利率r,投资、储蓄,均衡利率,3.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政府购买的增加,投资、储蓄,I(r),实际利率,储蓄减少,利率上升,税收的减少投资需求的变动,利率提高,投资增加,S,I,I,S,r,均衡投资量不变,储蓄是利率的函数,S(r),I,S,r,I,利率上升,均衡投资及储蓄增加,第六章 失 业,一个人想工作,而又找不到工作,这也许是阳光下财富不平等所表现出来的最惨淡的景观了。-托马斯卡莱尔,一、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稳定状态的失业率,是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它取决于离职率和
7、就职率。离职率(s)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业者比例。就职率(f)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2.劳动力动态模型,L=E+UU/L=失业率劳动市场的稳定状态条件:找到工作的人数=失去工作的人数 f U=s E f U=s(L-U)f U/L=s(1-U/L)U/L=s/(s+f),任何一种旨在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都应该既降低离职率,又提高就职率。同样,任何一种影响离职率和就职率的政策也会改变自然失业率。,二、失业原因之一:寻找工作和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找一分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原因:部门性变动不同行业需求的变动不同地区需求的变动工人自身工作业绩特殊技能迁移 只要企业间劳动
8、的供求在变动,摩擦性失业就是无法避免的。,公共政策与摩擦性失业,公共政策减少摩擦性失业传播工作空位信息再培训计划公共政策增加摩擦性失业失业保障找新工作的压力变小不接受没有吸引力的工作减少失业量的改革百分之百经历定额要求解雇工人的企业承担工人失业津贴的全部成本部分经历定额,失业原因之二:实际工资刚性与等待性失业,工资刚性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时。,供给,需求,失业量,刚性的实际工资,雇佣的劳动量,愿意工作的劳动量,市场出清的实际工资,工资刚性与工作限额引起的失业称为等待性失业。工资刚性的三大原因: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垄断力量效率工资穷国效率工资理论:工资影响营养富国效率工资理论:劳动力的
9、流动性第三种效率工资理论:逆向选择第四种效率工资理论:道德风险,三、失业的形式,失业的时间短期:摩擦性失业长期:等待性失业大多数失业持续时间是短的,但大多数失业周数要归因于长期失业者失业持续时间的证据对公共政策有重要意义:如果目标是大幅度降低自然失业率,政策应该针对长期失业者。,各人口集团失业率的差别年轻人的失业率比成年人高得多进入与退出劳动力美、欧的失业情况,第七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没有什么手段比破坏一个社会的通货能更隐蔽、更可靠地颠覆这个社会的基础了。在破坏的一方,这个过程完全是由隐蔽的经济规律力量进行的,而且,这个过程以一种千百万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觉察到的方式在进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通货
10、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一、货币,货币什么是货币货币的职能价值储藏计价单位交换媒介货币的类型法定货币商品货币金本位法定货币的演变,如何控制货币量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如何衡量货币量C=通货M1=C+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M2=M1+零星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M3=M2+大额定期存款+回购协定+欧洲美元+只为机构服务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L=M3+其他流动资产(储蓄债券和T-bill),二、货币数量论,交易与数量方程式: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 M V=P T从交易到收入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 M V=P Y,货币需求函数和数量方程式实际货币余额:M/P
11、货币需求函数M/P=k YM(1/k)=P YM V=P Y(V=1/k)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货币数量论: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量决定了经济产出的货币价值。,货币、价格和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决定理论: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决定产出水平Y货币供给决定产出量的名义价值PY物价水平P是产出的名义价值PY与产出水平Y的比率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动:M变动百分比+V变动百分比=P变动百分比+Y变动百分比,货币数量论说明了,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稳定。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也将迅速上升。,三、金(银)币铸造税:从发行货币得
12、到的利益(引起政府增加货币供给的因素),政府筹资的三种途径:税收发行债券发行货币金(银)币铸造税(通货膨胀税)通过发行货币筹集收入,四、通货膨胀与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银行支付的利率为名义利率购买力的增加为实际利率 r=i-费雪效应费雪方程式:i=r+通货膨胀率上升1%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对一的关系称为费雪效应事前实际利率与事后实际利率,五、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持有货币的成本名义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实际货币余额需求既取决于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名义利率:M/P=L(i,Y)未来货币与现期货币(下页图),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物价水平
13、取决于现期货币供给与预期未来存在的货币供给的加权平均值:用费雪方程式把名义利率写为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之和:(M/P)=L(r+,Y)该方程式所表示的物价水平决定比货币数量论更完整由于名义利率不是不变的,它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又取决于货币供给增长。货币需求函数中名义利率的存在又引起了货币供给影响物价水平的另一条渠道。较高预期的未来货币增长引起了现在较高的物价水平。,六、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普通人的观点和古典理论的答复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通货膨胀率越高,相对价格的变化越大税法生活不方便,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稳定的、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任
14、何一种成本都更有害:它在人们中间任意再分割财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还伤害了靠固定养老金生活的人高通货膨胀是多变的通货膨胀,七、超速通货膨胀,超速通货膨胀每月超过50%、每天超过1%的通货膨胀超速通货膨胀的成本超速通货膨胀的原因货币供给过度增长政府为弥补赤字而印发钞票超速通货膨胀的结束总是与财政改革一致的,结论:古典二分法,古典二分法实际和名义变量的区分称为古典二分法,这是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志。货币中性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短期经济波动,第9章 经济波动导言 现代世界关注经济周期就像古代埃及人关注尼罗河泛滥一样。这种现象间断地反复出现,它对每个人都极为重要,而它的自然原因却无法理解。约翰贝
15、兹克拉克,经济周期产出与就业的短期波动,一、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围,短期和长期有什么不同长期中,价格是由伸缩性的,并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短期中,许多价格在某个以前决定的水平上是“粘性”的,许多价格对货币变动并没有作出反应。价格不能迅速而完全地调整意味着在短期中产出和就业必定有某种调整。换言之,在价格为粘性的时间范围内,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名义变量会影响实际变量,而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短期模型价格粘性,资本和劳动得不到充分利用长期模型价格伸缩性,资本和劳动得到充分利用第3章提出了古典模型的基本长期经济理论第7章提出了古典货币理论第8章提出了古典开放经济理论特长期模型第4、
16、5章提出了索洛模型的基本经济理论,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在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中,产出取决于经济供给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以及可获得的生产技术。当价格是粘性时,经济的运行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产出也取决于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需求又要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各种变量的影响。由于货币与财政政策可以在价格为粘性的时间范围内影响经济的产出,所以,价格粘性就为这些政策为什么在稳定短期经济中是有用的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使我们可以研究物价总水平和 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总需求总需求的数量方程式货币供给决定产出的名义值,而产出的名义值 是物价水平与产出的结果。MV=
17、PY根据实际货币余额的供求把数量方程式重新写为:K=1/V,是决定人们在每一美元收入时所想持有多少货币的一个参数。货币数量论以这种形式说明了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M/P等于需求 而且,这种需求与产出Y是同比例的,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减少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增加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货币供给不变,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总需求曲线也会移动。,总供给,长期:古典价格完全伸缩模型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减少降低物价水平但产出不变短期: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倾斜极端例子中,所有价格都不变,短期总供给曲线倾斜短期中,总需求减少使产出水平下降,而价格不变。,稳定政策,总需求冲击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总需求
18、增加在短期中产出增加在长期中只影响物价水平总供给冲击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物价水平上升产出减少抵消不利的供给冲击增加总需求来防止产出减少,代价是持续的较高物价水平Case:欧佩克如何促成了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的加速(p 229),再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第十章 总需求,我将要进行争辩,说明古典学派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一般通常的情况-古典理论所假设的特殊情况的属性恰恰不能代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社会所含有的属性。结果我们企图把古典理论应用于来自经验中的事实的话,它的教诲会把人们引入歧途,而且导致出灾难性的后果。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在长期
19、中,价格是有伸缩性的,而且总供给决定收入。但在短期中,价格是粘性的,因此总需求的变动影响收入。IS-LM模型:总需求模型,是对凯恩斯 理论的主要解释。其目的是说明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什么决定国民收入。有两种方法来评价这种做法:IS-LM模型要说明在短期中当物价水平固定时,什么因素引起收入变动。IS-LM模型要说明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一、商品市场与IS曲线,IS曲线画出了商品与服务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是IS曲线的材料凯恩斯主义交叉图计划支出: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要支出于物品与服务的数量实际支出:家庭、企业和政府支出于物品与服务的数量为什么实际支出往
20、往不同于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的变化,计划支出:E=C(Y-T)+I+G均衡的经济:实际支出=计划支出 Y=E,A,均衡收入,计划支出,E=C+I+G,实际支出,Y=E,计划支出,E,收入、产出,Y,经济如何实现均衡:存货调整过程计划支出小于实际支出即生产水平时,企业销售小于其生产,企业把卖不出去的商品加到他们的存货量中。这种存货的非计划增加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并减少生产,这些行为又减少了GDP。这种非计划存货积累和收入下降的过程要一直进行到收入Y下降到均衡水平时为止。计划支出大于实际支出即生产水平时,企业要通过减少存货来满足销售水平。这种存货的非计划减少引起企业增雇工人,并增加生产,这些行为
21、又增加了GDP。这种非计划存货减少和收入增加的过程要一直进行到收入Y上升到均衡水平时为止。,财政政策与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税收乘数政府购买增加使计划支出向上移动,这使均衡收入增加。,利率、投资以及IS曲线,I=I(r),r,I,S,Y,S=S(Y),I=S,IS,财政政策如何移动IS曲线,G,Y,计划支出,Y,r,IS2,IS1,Y1,Y2,r,IS曲线的可贷资金解释,Y-C-G=I 即 S=IY-C(Y-T)-G=I(r)左边表示国民储蓄代表可贷资金的供给,取决 于收入和财政政策。右边表示可贷资金需求取决于利率。利率的调整使可贷资金供求均衡,IS曲线的可贷资金解释,r,r,Y,Y,r1,r2
22、,r1,r2,S(Y1),S(Y2),Y1,Y2,IS,注意:IS曲线既不决定收入Y也不决定利率r,IS曲线表示在商品与服务市场或可贷资金市场上,Y与r之间的关系。,二、货币市场与LM曲线,LM曲线表示在货币余额市场上产生的利率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流动性偏好理论是LM曲线的材料,M/P,r,L(r),M/P,收入、货币需求和LM曲线,r,Y,L(r),k(Y),M/P=L(r)+k(Y),LM,货币政策如何影响LM曲线,r,Y,LM1,LM2,Y0,r,M/P,M1/P,M2/P,r1,r2,r1,r2,LM曲线表示与实际货币余额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结合。LM曲线是根据一个既定的实
23、际货币余额供给画出来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减少则LM曲线向上移动,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增加则LM曲线向下移动。,LM曲线的数量方程式解释,MV=PYV不变时,货币数量论相当于垂直的LM曲线如果V可变时,就可从货币数量论导出向右倾斜的LM曲线利率提高减少货币需求,持有的每一美元必定要经常更多地使用,以支撑既定的交易量,从而,流通速度必定提高。MV(r)=PY,MV(r)=PY给定M和P,利率r提高,提高V,提高收入Y给定利率r和价格P,货币供给与收入水平同向变动注意:LM曲线本身既不决定收入Y也不决定利率r,LM曲线仅仅表示在商品与服务市场市场上,Y与r之间的关系。IS曲线和LM曲线共同决定了经济的均
24、衡,结论:短期均衡,Y=C(Y-T)+I(r)+G ISM/P=L(r,Y)LM,IS,LM,均衡收入,均衡利率,Y,r,LM曲线,流动偏好理论,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短期波动理论,凯恩斯主义交叉图,IS曲线,解释短期经济波动,ISLM模型,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第11章 总需求,科学是一种寄生虫:人们的忍耐性越大,越能更好地推动生理学和病理学;而且,从病理学中产生了治疗方法。1932年是大萧条的谷底,而且,从其腐败的土壤中缓慢地产生了今天我们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新课题。保罗萨缪尔森,IS-LM模型分析三个问题,国民收入波动的潜在原因IS-LM模型如何提供一种总需求曲线斜率和位置的理论20世纪30
25、年代的大萧条,用IS-LM模型解释波动,财政政策如何使IS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 政府购买的变动,1.IS曲线向右移动G/(1-MPC),Y1,Y2,2.收入增加,3.利率 上升,LM,IS1,IS2,IS曲线上水平方向的移动等于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均衡收入的增加,这个量大于IS-LM模型中均衡收入的增加,由于更高利率引起的挤出投资可以解释这种差别。,税收变动,1.IS曲线向右移动,Y1,Y2,2.收入增加,3.利率 上升,LM,IS1,IS2,LM,税收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利率,由于较高的利率抑制了投资,IS模型中收入的增加小于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均衡收入的增加.,货币政策如何使LM曲线移动并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ppt 曼昆宏观经济学中文版讲义【ppt】 曼昆 中文版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