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ppt(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商人、高利贷资本,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其途径:,小商品经济,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行会在小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作用下两极分化,手工作坊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商人的包买商控制了市场和高利贷资本提供资金原料等,使手工作坊丧失独立生产者地位转变为雇佣劳动力;,(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从15世纪末到
2、19世纪初,主要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需要的基本条件:一是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人;二是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少数人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圈地运动”(2)开采金矿、种植鸦片、贩卖奴隶、海外殖民地战争等(3)国家关税保护、发行国债、国际贸易等,14-15世纪,17世纪40年代,16世纪西班牙大型帆船及护卫舰,萌芽(准备过程),15世纪末开始海外殖民掠夺,美国南北战争前夕里士满的奴隶市场,16世纪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15世纪末-19世纪处,海外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家,工人,资本原
3、始积累,圈地运动,无产者,集中大量资本,(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政治上确立了 统治,产业革命,(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政治上确立了 统治,产业革命,工厂制度,经济上确立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资本主义大工业,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封建社会后期,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城市,地理大发现 15世纪末(1492 年),资本来到世 间,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私有制,社会分工,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奴
5、隶社 会,封 建社 会,原 始社 会,自然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社会分工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 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前提条件,根本条件,商品经济,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社会分工是指将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独立不同的部门和行业。,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农业和畜牧业的
6、分工,商人的出现,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生 产不同产品,各自有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需 要互通有无,采取商品交换形式,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彼此需要,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社会分工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 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商 品 经 济,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奴 隶社 会,封 建社 会,资 本主 义社 会,社 会主 义社 会,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商 品,是有用的物品 是劳动产品 是用来交换的,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对
7、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充饥,阅览,拍照,观看,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商品的二因素,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 换,共同的质,劳动产品,凝结着劳动,价 值
8、,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商品的二因素,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价值的表现形式,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交换,生产羊的劳动,生产斧子的劳动,羊的生产者,斧子的生产者,交换,商
9、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生产者的劳动,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体力、脑力耗费),(凝结),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劳动二重
10、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不同质使用价值,相同质价值,特定具体形式,无差别人类劳动,商品,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价值量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劳动时间,量,量,价值,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多少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关系,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价值量的决定,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甲,乙,丙,8小时,10小时,12小时,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个别劳动时间,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2件/小时,30分钟/件,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 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 技术装备 原材料的质量 自然条件,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因素:,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具体劳动,使用价值,价 值,商品,商品多少,劳动生产率,某企业劳动生产率为:4件/小时,8,1,1/8,2,1,1/2,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
12、商品,使用价值,劳动生产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 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 间,劳动量,劳动,劳动量,劳动量,劳动量,劳动量,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即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和耗费。,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指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而获得这些技术专长和知识,需要经受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如何还原?,如何还原?,如何还原?,如何还原?,“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马克思:,n,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13、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求,市场价格,价值,供求,价格,供,价格,供,求,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运动,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价格机制,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市场供求关系也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否违背价值规律?,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追加投资,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下降,减少投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客观的,基础性的,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价值规
14、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高,低,少,多,等价,等价,多利,少利,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甲,乙,丙,4小时,5小时,6小时,5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商品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表现出来,它经过了交换价值最后到货币形式,揭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价值,交换,价值形式的发展,1只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再表现为一两银子,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叫价值形式,交换价值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通过斧子表现其
15、价值,表现价值的材料,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主动,被动,等式两极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理解这一价值形式要注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指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种商品表现出来,1只绵羊,2把斧子,3公斤茶叶,20公斤小麦,1分黄金,其它商品,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1只羊,2把斧子,1分黄金,3公斤茶叶,20公斤小麦,商品的交换价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11,12,13,120,整个商品世界还没有一个共同的和统一的价值表现,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一般价值形式,指一切商品价值都通过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表现出来,1只绵羊,2把斧子,3公斤茶叶,20公斤小麦,1分黄金,其
16、它商品,=,一般价值形式不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等式的简单颠倒,待交换物,一般等价物,物与物直接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是不固定的,因时因地而不同,2把斧子,3公斤茶叶,20公斤小麦,1分黄金,其它商品,=,一般价值形式不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等式的简单颠倒,货币形式,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来表示,2把斧子,3公斤茶叶,20公斤小麦,1分黄金,其它商品,=,1只绵羊,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货币产生后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它将商品二因素的内在矛盾发展为外在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如何把商品换成货币是商品的惊险
17、跳跃。,货币产生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贵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币和电子货币等形式。,W,货币是特殊商品,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双重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决 定 的使用价值,特殊,商品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社会职能决 定 的使用价值,商品,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流通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是货币充当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也称“价格标度”,是指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等分部分,中国货币,元、角、分,美国货币,美元、美分,英国货币,英镑、
18、便士,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4300元,650元,4元,价值尺度,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价值尺度,W,G,W,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物交换,商品流通,W,W,G,G,G,买,卖,买卖结合,买卖分离,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使买卖脱节,从而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足值,可以是符号,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贮藏的职能,货币作为延期支付、清偿债务、缴纳赋税与租金、发放工资等方面的职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必须以交换双方的信用为前提,并借助一定的契约形式,如支票、汇票等。
19、,支付手段,三方均有力支付可以相互抵销,甲,乙,丙,欠500元,欠500元,欠500元,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无力支付相互拖欠债务,甲,乙,丙,欠500元,欠500元,欠500元,形成连锁的债权、债务关系,使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扩大。,加深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世界货币,指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世界货币职能,支付国际收支差额,购买外国商品,作为财富转移到别国,世界货币,随着货币形式的发展和国际经济联系的加深,某些经济实力雄厚国家的货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世界货币的作用,这是什么职能:1、市场的苹果一块钱一斤2、小王两块钱买了2斤苹3
20、、小张去给商店送昨天买的苹果钱,(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盾,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盾,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矛盾,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盾,交换成功,解决的途径是交换成功,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
21、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实践并发展,丰富和发展,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出发点变了,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历史局限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更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出发点变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认识的经济环境变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出发点变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认识的经济环境变了,生产社会化及劳动分工处于较低水平 生产高度社会化及劳动分工深刻变化,研究和认识的生产力基础变了,1、深化对创造价
22、值的劳动的认识,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领域,旅游业、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育、广播影视业、政府机关、军队、宗教团体等,农业、工业、建筑业、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等,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总体工人”队伍扩大,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科技、知识、信息等不创造价值,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英),4.深化对创造价值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价值分配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现实生活中,价值分配主要由生产资
23、料所有制决定,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须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决定,=,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特殊性,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价值也;,布,使用价值,价值.,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
24、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二、资本主义所有制,所有制和所有权,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是: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反映的是经济利益的意志关系。,1.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所有者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来占有剩余产品的经济利益关系。2.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为维护经济利益上所有制关系,以法律规章制度形式强制规定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排他性的权利界限。,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劳动产品全为奴隶主占有。,奴隶社会青铜器广泛使用,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人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