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煤化学》基本要求.ppt
《04《煤化学》基本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煤化学》基本要求.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基本要求,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绍辉 2009年36月,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第六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第八章 煤的工艺性质第九章 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课程编号:0103012409-1学时 40开课时间:716周上课教室:周二 18:3020:15 3-302#周五 15:3017:15 3-302#学生:化工2006,2,第五章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第一节 煤的工业分析第二节 煤的元素分析第三节 煤质分析中的基准及其相互换算,3,又叫煤的全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还包括煤的全硫分和发热量的测定,广义上讲,差减法计算,固定碳 Fixed Carbon,直接测定,挥发分
2、Volatile Fraction,灰分 Ash,水分 Moisture,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第一节 煤的工业分析,是在规定条件下,将煤的组成近似区分为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种组分的分析测定方法。,4,一、煤中的水分,(一)煤中水分的存在状态,煤中的水分,游离水,化合水,外在水分,Mf,内在水分,Minh,结晶水,热解水,通常,如果不作特殊说明,煤中的水分均是指煤中的游离态的吸附水。,5,它代表了刚开采出来,或使用单位刚收到或即将投入使用状态下煤中的全部水分(游离水分)。外在水分就是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所失去的水分,而这时没有失去仍然残留在煤中的水分就是内在水分,有时也称风干煤样水分。,
3、煤的全水分 Mt=内在水分 Minh+外在水分Mf,6,煤样在30、相当湿度达到96%的条件下吸附水分达到饱和时测得的水分,用符号MHC表示,由于空气干燥基水分的平衡湿度一般低于96%,因此,最高内在水分MHC高于空气干燥基水分Mad。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水分一般指空气干燥基水分Mad,煤的最高内在水分,Moisture Holding Capacity,外在水分Mf内在水分Minh最高内在水分MHC收到基全水分Mar,不属于工业分析的范围,7,煤的最高内在水分MHC与煤化程度的关系,8,二、煤的灰分 Ash,(一)煤灰分的测定原理,因此,测定结果是空气干燥基的灰分产率,Aad,煤在815的条件
4、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渣,用A表示,测定灰分时所用的煤样是 0.2mm 的空气干燥煤样,9,(二)煤灰分的成因,煤的灰分不是煤中的固有组成,而是由煤中的矿物质转化而来,煤的灰分与矿物质有很大的区别,10,(三)煤灰熔融性和煤灰粘度,1.煤灰熔融性,通常用三个特性温度表示,变形温度(Deforming Temperature,DT),煤灰锥体尖端开始弯曲或变圆时的温度,软化温度(Softening Temperature,ST),煤灰锥体弯曲至锥尖及底板变成球形或半球形时的温度,流动温度(Flowing Temperature,FT),煤灰锥体完全熔化展开成高度小于1.5mm薄片时的温度,衡量煤灰
5、熔融性的指标,即灰熔点,11,V 和 FC 都不是煤中的固有成分,它们是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条件下热分解的产物。FC 与煤中的碳元素是两个不同概念,FC 实际上是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它含有C、H、O、N、S 等元素,1.空气干燥基的固定碳 FCad 计算:,三.固定碳 FC,12,干燥无灰基的固定碳:,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的换算,四.挥发分 V,煤化程度对 Vdaf 的影响,Vdaf 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褐 煤的 Vdaf 最高,通常 40%无烟煤的 Vdaf 最低,通常 10%,13,V 值:腐植煤 腐泥煤,3成因类型和煤岩组分的影响,煤岩组分中的挥发分含量:,壳质组 最高镜质组
6、 次之惰质组 最低,14,第二节 煤的元素分析,P67,一、煤的元素组成,15,煤中含氧官能团随煤化程度的关系,16,17,煤中的硫元素,有机硫一般含量较低,0.20.5%,也有高于1.02.0%甚至更高的煤,煤中主要的有害元素,煤中的硫,有机硫,无机硫,P68,煤中有机硫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有:硫醚或硫化物、二硫化物、硫醇、巯基化合物、噻吩类杂环化合物及硫醌化合物等组分和官能团所构成。,18,煤的全硫,St,St=So+Sp+Ss,有机硫,硫铁矿硫,硫酸盐硫,可燃硫,燃烧后可形成SO2等有害气体,19,第三节 煤质分析中的基准及其相互换算,一、基准的基本概念,大量的煤质分析指标用%表示,涉及基
7、准(Basis)问题 例如灰分产率,对于某一给定煤样,在绝对干燥状态下其中的灰分量不变,计算其百分含量时,灰分占绝对干燥煤质量的百分比就是干燥基的灰分产率。,P73,20,二、煤质分析中不同基准的物质含义,(V、FC或C、H、O、N和St)(水分M、灰分A),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煤质分析时煤炭组成有两种划分法,将煤划分为,(挥发分V、固定碳 FC 或C、H、O、N和St)(水分M、矿物质MM),将煤划分为,无机质,有机质,可燃质,不可燃质,用St近似代替So,21,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
8、基 ad,收到基 ar,图5-3 煤质分析基准之间的关系,22,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各基准的物质划分含义:,(1)收到基(应用基 ar):,Mar+Aar+Car+Har+Oar+Nar+St,ar=100%,或,Mar+Aar+Var+FCar=100%,as received basis,Mar,23,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各基准的物质划分含义:,Mad+Aad+Vad+
9、FCad=100%,(2)空气干燥基(分析基ad):,Mad+Aad+Cad+Had+Oad+Nad+St,ad=100%,或,air dried basis,Mad,24,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各基准的物质划分含义:,(3)干燥基(干基 d):,或,Ad+Vd+FCd=100%,Ad+Cd+Hd+Od+Nd+St,d=100%,dried basis,25,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
10、r,各基准的物质划分含义:,Vdaf+FCdaf=100%,(4)干燥无灰基(可燃基 daf):,Cdaf+Hdaf+Odaf+Ndaf+St,daf=100%,或,dry and ash free basis,26,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各基准的物质划分含义:,Vdmmf+FCdmmf=100%,Cdmmf+Hdmmf+Odmmf+Ndmmf+Sdmmf=100%,或,(5)干燥无矿物质基(有机基dmmf):,dry and mineral matter free basis,=So
11、,27,(5-22),三、各基准间的相互换算,1.add 空气干燥基(分析基)干燥基(干基),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Mad,28,2.addaf 空气干燥基(分析基)干燥无灰基(可燃基),(5-23),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Mad,29,3.addmmf 空气干燥基(分析基)干燥无矿物质基(有机基),(5-24),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
12、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Mad,30,4.adar 空气干燥基(分析基)收到基(应用基),(5-25),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Mad,Mar,31,(5-26),5.ddaf 干燥基(干基)干燥无灰基(可燃基),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Mad,Mar,32,6.ardaf 收到基(应用基)干燥无灰基(可燃基),(5-27),全硫,St,
13、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Mad,Mar,33,7.ard 收到基(应用基)干燥基(干基),(5-28),全硫,St,矿物质,有机质,可燃质,灰分,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基 d,空气干燥基 ad,收到基 ar,Mad,Mar,34,第六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第一节 煤的密度第二节 煤的机械性质第三节 煤的热性质第四节 煤的电性质第五节 煤的光学性质第六节 煤的磁性质第七节 煤的润湿性第八节 煤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基本要求,35,第一节 煤的密度,密度是煤的主要物理
14、性质之一,研究目的和用途不同分为:,真密度或真相对密度 TRD视密度或视相对密度 ARD堆积密度或散密度 BRD,单位:g/cm3,工业界常用 t/m3 或 kg/m3,20时煤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36,20时,单位体积(不包括煤中所有孔隙)煤的质量,一、煤的真密度 TRD,True Relative Density,(一)真密度的基本概念,煤的真密度估算:(TRD)daf=TRD-0.01 Ad(%),灰的平均真密度,无数据时可取为3.0 g/cm3,37,镜质组,壳质组,惰质组,38,可以粗略地认为,灰分 每增加 1%,煤的密度增加 0.01 g/cm3,39,二、煤的视密度 AR
15、D,Apparent Relative Density,根据煤的真密度TRD和视密度ARD还可算出煤的孔隙度:,20时单位体积(仅包括煤的内部孔隙,不包括颗粒间的空隙)煤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煤的孔隙率与煤的反应性能、强度有一定关系: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大,反应性能好;强度较小,40,堆积密度(散密度):20时单位体积(包括煤的内外孔隙和煤粒间的空隙)煤的质量。,三、堆积密度 BRD,BRD 是条件性指标,受容器的大小、形状、装煤方法、煤的水分、粒度等因素的影响。测定容器越大,准确性越高 为得到具有较好可比性、尽可能接近实际的结果,对测定条件有严格的规定。,Bulk Relative D
16、ensity,空隙率=,ARD BRD,ARD,100%,41,对于同一煤样:,真密度 视密度 堆积密度,对同一煤阶的煤:,丝质组 镜质组 稳定组,煤中碳含量 94%时,三种显微组分的真密度趋于一致,TRD ARD BRD,42,第二节 煤的机械性质,煤在机械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如硬度、脆度、可磨性等。,一、煤的硬度:,P78,无烟煤,烟煤,褐煤,87%,78%,43,二、煤的可磨性,煤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P80,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哈特葛罗夫法测定煤的可磨性。研磨煤粉所消耗的功与新产生的表面积成正比 或与煤磨碎后的总表面积成正比,用被测定的煤样与标准煤样相比较而得出的相对指标来表示
17、,称为可磨性指数,HGI。Hardgrove Grindability Index,Ro 1.61.8%可磨性最好,44,45,不同煤岩显微组分,虽然HGI相近,磨碎后的颗粒分布不同,富镜质组煤的粒径较粗,富惰质组煤的粒径较细,46,三、煤的弹性和塑性,P81,Ex=Ey,典型褐煤、年老褐煤、无烟煤不具有塑性,随变质程度的增加,其差别渐小,壳质组 镜质组 惰质组,煤的显微组分的塑性:,47,煤的脆度是表征煤被粉碎的难易程度,是机械坚固性的一个指标。,四、煤的脆度,Shortness,P82,煤的脆度有如下两种表示方法:,抗压强度 和 抗碎强度,48,第三节 煤的热性质,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单位
18、质量的煤,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一 煤的比热容 c,Jg-1-1,第六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P82,49,褐煤,瘦煤、贫煤,1.37,1.08,98,0.71,煤化程度的影响,50,c 随 Vd 增加而增加,51,式中 c 煤的比热容,J/(kgK)煤的密度,kg/m3,二、煤的导热性,包括,导热系数 W/(mK),导温系数(m2/h),它们之间的关系:,=/c,(6-5),c 表示单位体积煤温度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即煤的蓄热能力。,导温系数 与导热系数 成比例 与热容量 c 成反比,导热系数 表示煤的散热能力,P83,52,泥炭的导热系数最低烟煤的显著地比泥炭提高而无烟煤具
19、有更高的各种煤的导温系数也有与此大致相似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腐植煤中,散状,整块,导温系数(m2/h),导热系数 W/(mK),53,三、煤的热稳定性 TS,块煤在高温下保持原来粒度的能力,取613mm 的煤样在850下加热并保温15min 取出冷却后用6mm 的筛子筛分,计算筛上物质量占焦渣总质量的百分数,用TS+6 表示。TS+6 值越大,则煤的热稳定性越好,煤的热稳定性测定:,热稳定性,一般情况下:褐煤 无烟煤 烟煤,Thermal Stability,P83,54,第四节 煤的电性质,煤的导电有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两种形式 无烟煤以电子导电为主 褐 煤以离子导电为主,一、煤的导电性,煤
20、传导电流的能力,常用电阻率(即比电阻,cm)或导电率(1/,-1 cm-1)表示,导电率越大,煤的导电能力越强,一般煤的为107109 cm 金属的为10-410-5 cm半导体的为10-11010 cm 石墨的为0.4210-4cm,P84,55,年轻煤的因吸水量大,其导电率也大;此外,年轻煤中的极性基团多也是导电率大的一个原因。干燥煤样,随变质程度增加到肥煤、焦煤阶段,其电导率减小;当变质程度到Vdaf 90%的无烟煤,其导电率急剧上升,因为无烟煤石墨化程度增加,大键上的电子增加,干燥基煤的导电率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未经干燥的煤,由于水分的导电率比煤高,因此水分含量会影响煤的导电率。,
21、56,当物质介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蓄电量和两板间为真空时的蓄电量之比,二、煤的介电常数,对非极性绝缘体,=n 2,n 为折射率,水分的极性大,对煤的影响很大测定时,必须用完全干燥的煤样,P84,57,第五节 煤的光学性质,镜质组R与煤化程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故可作为煤分类的指标。,一、煤的反射率 R Reflectivity,P84,58,H2%,59,n 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指光在物质界面发生折射后进入到该物质内部时,其入射角 i 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二、煤的折射率 n,Refractive Index,P85,60,煤对光的折射率n与煤的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煤化程度,n 当Cdaf
22、 85%时 增加的幅度较大,61,被测物质的反射率,%,被测物质和标准物质的折射率,%,被测物质的吸收率,%,根据煤在空气中和雪松油两种介质中的反射率,可以通过联立方程解得 n 和 k,目前还没有测定煤折射率的方法,但可以通过弗顿斯内耳比尔公式进行计算:,62,第八节 煤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一、煤的孔隙率,孔隙体积占煤总体积的%,P91,He能充满煤的全部孔隙,而水银则完全不能进入孔隙,以它们作为置换物所求出的密度,可计算出煤的孔隙率,孔隙率(DHeDHg)/DHe 100%,DHe、DHg为分别用氦及汞作为置换物所测得的煤的密度,63,二、煤的比表面积,P92,64,基本要求,第八章 煤的工
23、艺性质,第一节 煤的发热量 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粘结成焦性质第三节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及其评定方法,65,发热量 粘结性 结焦性 反应性热稳定性焦油产率可选性灰熔点和熔融灰的粘度,煤的工艺性质:,66,第一节 煤的发热量(热值),煤的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所释放出的热能 用kJ/g或MJkg表示,一煤的发热量的测定原理,1g 0.2mm 煤样置入燃烧皿中,向氧弹充人氧气,然后将氧弹放入充有定量水的内桶中,煤样燃烧后产生的热量通过氧弹传给内桶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根据水的温升可以计算出煤释放出的热量,此即弹筒发热量。,一般采用氧弹法测定:,P108,67,二、煤在氧弹中燃烧与在大气中燃烧
24、的区别,(1)氮,在氧弹中形成硝酸放热,在空气中不形成硝酸,P108,(2)硫,可燃硫,包括 有机硫 和 硫铁矿 硫,(3)吸附水以及煤中的氢燃烧后生成的水的形态,(4)恒容条件,在氧弹中燃烧是恒容燃烧,不向环境做功 在大气中燃烧是恒压燃烧,因气体体积增大需向环境做功,从而使释放的热量减少。,68,三、弹筒发热量的校正,(一)对N、S特殊热效应的校正恒容高位发热量,从弹筒发热量中扣除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热,Qgr,v,ad=Qb,ad-(95 Sb,ad+Qb,ad),简称高位发热量,gross calorific value Qgr,空气干燥基的弹筒发热量,Jg,由弹筒洗液测得的硫含量,,P1
25、09,69,(二)对水不同状态热效应的校正恒容低位发热量,从恒容高位发热量中扣除水(煤中的吸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的汽化热,Qnet,v,ad=Qgr,v,ad 206 Had 23 Mad,0.01g吸附水的汽化热,J,简称低位发热量,空气干燥基,Jg,空气干燥基的恒容高位发热量,Jg,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氢含量,,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水分,,0.01g氢生成的水的汽化热,J,net calorific value Qnet,70,(三)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煤样含有最高内在水分但不含灰分的一种假想状态 即:煤样中只含有可燃质和最高内在水分 煤的 Qgr,maf 不能直接测定,需用空气干燥基的高位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化学 04 化学 基本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