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CTS--评分标准及临床应用.ppt
《ASPECTS--评分标准及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SPECTS--评分标准及临床应用.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SPECTS评分标准及临床应用(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是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缺血改变的一种简单、可靠和系统的方法,于2000年由BARBER提出,可对缺血性病变快速进行半定量评价,有助于判定溶栓效果和远期预后。而多模式CT和MRI技术的发展丰富了ASPECTS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病情判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EIC(early ischemic changs),EIC定义为:(1)灰白质模糊区域或
2、与其有相同结构的部位或对侧半球脑组织相比密度降低区域;(2)局部肿胀或占位效应(由于临近组织压迫而导致脑脊液腔任何部位狭窄),灰白质模糊区域,患者突发左侧偏瘫,发病后2小时完善头颅CT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箭号),同时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灰白质对比度降低。发病后4h完善MRA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DWI显示整个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高信号影。,局部肿胀或占位效应,患者突发左侧偏瘫,a图为发病后2小时CT示:右侧脑室受压变形,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质水肿、脑回模糊、脑沟变浅或消失;b图为发病6天后的CT,可见右侧脑室旁皮层下梗死,伴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水肿。,岛带征,基本方法,在CT
3、扫描图像中选取MCA供血区2个层面上的10个区域:(1)核团层面(即丘脑和纹状体平面):划分为M1、M2、M3、岛叶、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后肢7个区域;(2)核团以上层面(在核团水平上方2cm):包括M4、M5和M6。两者的界限为尾状核头部,在轴位CT扫描中,任何位于尾状核及其以下层面的缺血性改变均被定义为核团层面,而在尾状核头部层面以上的缺血性改变则被定义为核团以上层面。这10个区域的权重相同,均为1分。具体评分方法为从10分中减去存在EIC的区域数,即正常脑CT为10分,MCA供血区广泛梗死则为0分。0 分提示弥漫性缺血累及整个大脑中动脉。评分7 提示病 人 3 个月后很有希望独立生活,而
4、7 提示病人不能独立生活或死亡的可能性大。,后循环神经影像评分pc-ASPECTS为评估后循环梗死患者早期梗死情况,有学者建立了评估后循环的AIS预后早期CT评分(pc-ASPECTS)。pc-ASPECTS总分也是10分:双侧丘脑和小脑各1分,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各1分,中脑和脑桥为2分,有研究证实,CTA-SI pc-ASPECTS 更有益于探查后循环缺血组织,以预测急性基底动脉梗死病人的功能结果及死亡概率。CTA-SI 上广泛缺血性改变的病人(CTASI pc-ASPECTS8)获得独立功能结果的可能性小且死亡率高。Nagel 等研究55 例接受早期MRIDWI 检查的基底动脉梗死的病人
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良好结果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为MRI pc-ASPECTS8。,ASPECTS的应用,1、应用于溶栓患者的选择:研究一:随机选择156例发病3h内入院并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在溶栓前以及24h后进行ASPECTS,并且观察治疗后36h颅内出血以及3个月时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表明:ASPECTS越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功能转归越差;ASPECTS预测颅内出血和3个月功能恢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0.62和0.78、0.96,均高于NIHSS和1/3MCA规则;ASPECTS 7分者溶栓治疗后36h颅内出血风险是ASPECTS7分者的14倍研究二:加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SPECTS 评分标准 临床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