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框架-剪力墙结构.ppt
《7框架-剪力墙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框架-剪力墙结构.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标 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7.1 结构布置(了解)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7.5 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计算步骤及计算实例(了解),重 点、难点:,7.1 结构布置,7.1 结构布置 1)总体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变形缝设置等,见第 2章所述;2)具体布置除应符合下述的规定外,其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尚应分别符合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有关规定。,7.1 结构布置,7.1.1 基本要求1、双向抗侧力体系2、节点刚性连接与构件对中布置,7.1.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
2、(了解)1、剪力墙的数量一般以满足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作为设置剪力墙数量的依据较为合适。,2、剪力墙的布置(1)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或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的间距不宜过大;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2)纵、横向剪力墙宜组成 L 形、T 形和匚形等形式,以使纵墙(横墙)可以作为横墙(纵墙)的翼缘;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以增强其空间刚度和整体性。,(3)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剪力的40%,以免结构的刚度中心与房屋的质量中心偏离过大、墙截面配筋过多以及
3、不合理的基础设计。当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过大时,可用门窗洞口或施工洞形成联肢墙。,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7.2.1 框架与剪力墙的协同工作1、定义: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平面内刚度很大的楼盖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时,二者之间存在协同工作问题。,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2、特点:1)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单独剪力墙的变形曲线以弯曲变形为主;单独框架的变形曲线以整体剪切变形为主。2)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其变形曲线介于弯曲型与整体剪切型之间。在结构下部,剪力墙的位移比框架小,墙将框架向左拉,框架将墙向右拉;在
4、结构上部,剪力墙的位移比框架大,框架将墙向左推,墙将框架向右推。3)二者之间存在协同工作使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大大减小,内力分布更趋合理。,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7.2.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1、基本假定:1)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为无限大。这保证了楼板将整个结构单元内的所有框架和剪力墙连为整体,不产生相对变形。2)房屋的刚度中心与作用在结构上的水平荷载(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的合力作用点重合,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不产生绕竖轴的扭转。,注:1)在这两个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同一楼层标高处,各榀框架和剪力墙的水平位移相等。2)可将结构单元内所有剪力墙综合在一起,形成一榀假想的总剪力墙,总剪力
5、墙的弯曲刚度等于各榀剪力墙弯曲刚度之和;把结构单元内所有框架综合起来,形成一榀假想的总框架,总框架的剪切刚度等于各榀框架剪切刚度之和。,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2、计算模型1)分类:按照剪力墙之间和剪力墙与框架之间有无连梁,或者是否考虑这些连梁对剪力墙转动的结束作用,将框架-剪力墙结构分为: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2)特点:(1)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 对于图 7.2.3(a)所示结构单元平面,如沿房屋横向的 3 榀剪力墙均为双肢墙,因连梁的转动约束作用已考虑在双肢墙的刚度内,则总框架与总剪力墙之间可按铰结考虑。连杆是刚性的(即EA),反映了刚性楼板的假定,保证总框架与
6、总剪力墙在同一楼层标高处的水平位移相等。,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2)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对于图 7.2.4(a)所示结构单元平面,沿房屋横向有 3 片剪力墙,剪力墙与框架之间有连梁连结,当考虑连梁的转动约束作用时,连梁两端可按刚结考虑,其横向计算简图如图7.2.4(b)所示。总连梁代表轴线 3 列连梁的综合。,注:1)对于图 7.2.3(a)和图 7.2.4(a)所示的结构布置情况,当考虑连梁的转动约束作用时,其纵向计算简图均可按刚结体系考虑。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下端为固定端,一般取至基础顶面;当设置地下室,且地下室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
7、度的 2 倍时,可将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刚结体系当连梁的刚度较大时,铰结体系当连梁的刚度较小;或连梁的转动约束作用已考虑在双肢墙的刚度内时,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7.2.3 计算方法:竖向承载力 按各自的承荷面积计算出每榀框架和每榀剪力墙的竖向荷载,分别计算内力。水平承载力 框架与剪力墙变形性质不同,不能直接把总水平剪力按抗侧刚度的比例分配到每榀结构上,必须采用协同工作方法计算结构的侧移和水平层剪力及内力。,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总框架用D值法计算,总剪力墙按悬臂墙方法计算。,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协同工作方法计算的主要目的是计算在
8、总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总框架层剪力Vf、总剪力墙的总层剪力VW和总弯矩MW、总联系梁的梁端弯矩Ml 和剪力Vl,然后按照框架的规律把Vf分配到每根柱,按照剪力墙的规律把VW、MW分配到每片墙,按照连梁刚度把Ml 和剪力Vl 分配到每根梁,这样就可以得到每一根杆件截面设计需要的内力。,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1、总框架的剪切刚度1)定义:框架柱的侧向刚度、总框架的剪切刚度 框架柱的侧向刚度D:使框架柱两端产生单位相对侧移所需施加的水平剪力(图 7.2.5(a));总框架的剪切刚度Cf:使总框架在楼层间产生单位剪切变形(=1)所需施加的水平剪力(图 7.2.5(b))。2)总框架的剪切刚度,7.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 剪力 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7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