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PPT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教学PPT电路的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PPT电路的分析方法.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1 电阻的串并联,2.3 支路电流法,2.4 结点电压法,2.5 叠加定律,2.6 戴维宁定律,2.2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1.1 电阻的串联,电路中两个或更多个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并且在这些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则这样的连接方法称为电阻的串联。,分压公式,等效电阻,R=R1+R2,2.1 电阻串联与并联,2.1.2 电阻的并联,电路中两个或更多个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则这样的连接法称为电阻的并联。在各个并联支路(电阻)上受到同一电压。,分流公式,等效电阻,2.2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2.1 电压源,电压源模型,由上图电路可得:U
2、=E IR0,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路模型表示的。,则:U E,U0=E,电压源的外特性曲线,若 R0 RL,则R0I U,U E,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O,电压源,(理想电压源),U=E IR0,若 R0=0,电压源模型,理想电压源(恒压源),(2)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对直流电压,有 U E。,(3)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特点:,(1)内阻R0=0,当R1 R2 同时接入时:,例:设:E=10V,求外电路改变时的电流 I 和电压Uab.,当R1接入时:,当IS=1A的电流源接入时:,电压恒定,电流随负载变化。,I=5A,I=10A,I=
3、-1A,2.2.2 电流源,由此得电流源模型。,电流源模型,在式 U=E IR0 两端除以R0,有:,或:U=ISR0 IR0,U0=ISR0,电流源的外特性曲线,理想电流源,O,IS,若 R0=,I IS,若 R0 RL,I IS,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电流源,理想电流源,(2)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3)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 由外电路决定。,特点:,(1)内阻R0=;,理想电流源(恒流源),R=10 时,U=10 V,当R=1 时,U=1 V,例:设:IS=1 A,当又有E=5V的电压源接入时,U=E=5V,电流恒定,电压随负载变化。,2.2.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
4、换,由图a:U=E IR0,由图b:U=ISR0 IR0,等效变换条件:,E=ISR0,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任何一个电动势 E 和某个电阻 R 串联的电路,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I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注意,P=I2R0=0,P=IS2R00,0,0,1、在下图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虚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c)不能确定,a,2.已知电路中US=2V,IS=1A,则A、B间的电压UAB为(),c,-1V
5、 b)0 c)1V,练习,解:,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电路中1 电阻中的电流。,例:,2.3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KCL、KVL列方程组求解。,例1:,对左图电路支路数:b=3 结点数:n=2,回路数=3 网孔数=2,对结点 a:,I1+I2I3=0,对网孔1:,对网孔2:,I1 R1+I3 R3=E1,I2 R2+I3 R3=E2,若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程:,1.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 标出回路循行方向。,2.应用 KCL 对结点列出(n1)个独立的结点电流 方程。,3.应用 KVL 对回路列出 b(n1)个
6、独立的回路 电压方程(通常可取网孔列出)。,4.联立求解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设支路数为b),(1)应用KCL列(n-1)个结点电流方程,因支路数 b=6,所以要列6个方程。,(2)应用KVL选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3)联立解出 IG,可见,当支路数较多时,用支路电流法,所需方程的个数较多,求解不方便。,例2:,对结点 a:I1 I2 IG=0,对网孔abda:IG RG I3 R3+I1 R1=0,对结点 b:I3 I4+IG=0,对结点 c:I2+I4 I=0,对网孔acba:I2 R2 I4 R4 IG RG=0,对网孔bcdb:I4 R4+I3 R3=
7、E,试求检流计中的电流IG。,RG,(1)应用KCL列结点电流方程,支路数b=4,但恒流源支路的电流已知,则未知电流只有3个,所以可只列3个方程。,(2)应用KVL列回路电压方程,(3)联立解得:I1=2A,I2=3A,I3=6A,对结点 a:I1+I2 I3+7=0,对回路1:12I1 6I2=42,对回路2:6I2+3I3=0,解:,1,2,一个结点,例3:试求各支路电流。,2.4 结点电压法(弥尔曼定律),结点电压的概念:,任选电路中某一结点为零电位参考点(用 表示),其他各结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的电路。,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PPT 电路 分析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