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ppt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媒体技术(一)第一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主讲:刘方,引言艺术家与计算机,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新媒体、新自由度、新领域创作的方式选择更加多样化发布作品的方式网络化用计算机创作的作品整洁客观手绘图案 计算机绘制图案 手绘风格的计算机图案,过去的艺术家和技术传统技术与新技术是相对的概念木炭-鹅毛笔-钢笔-铅笔蛋彩颜料-油调和颜料-锡管油画颜料-丙烯塑料颜料绘画-摄影-数字摄影数字技术的出现,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手工雕塑 用电锯制作冰雕 数码雕塑(立体打印机)作品,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数字工作室 传统画家的工作室 动画制作者的工作室硬件 图形设计计算机,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数字工作室硬件
2、 苹果电脑主机内部电脑输入设备,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数字工作室软件图形设计、电脑绘画、数字布局排版、图形编辑、矢量插图。,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数字工作室软件图像处理,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数字工作室软件二维动画制作工具 线拍系统 数字动画制作工具三维动画制作,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数字工作室软件三维动画制作的虚拟世界,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过去的艺术家和技术艺术世界与摄影摄影艺术的出现对画家职业的冲击19世纪中期,肖像摄影师Brady为赫赫有名的肖像画家Healey拍摄的肖像照片“。灾难时可以证实的,。(摄影)是每个未来画家的避难所,每个画家都是因为天资不够或是过于懒惰而没有完成他的学业”法国诗人波
3、德莱尔 看世界的新方法19世纪从气球上看到的洛杉矶,引言艺术家和计算机,一、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1.1 媒体及特性,媒体,有时候也被称媒介或媒质。媒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MediaAesthetics,MediaMarketing,MediaTechnology,MediaSociology,MediaDigital Media,媒体的社会学:广播、电视、因特网宽带网、无线,媒体的技术学:数字集成、多媒体数据库、压缩技术、交互控制、VR,媒体的市场学:媒体资本、媒体运营、新媒体、用户调查,媒体的美学:视觉传达、界面设计、动画,1.1.1 媒体概念,媒体(med
4、ium):源于拉丁文的medius,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思,常用复数形式media。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媒体包括两层含义:传递信息的载体,是由人类发明创造的记录和表述信息的抽象载体,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文字、符号、图形、编码等。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载体包括实物载体、或由人类发明创造的承载信息的实体,也称为物理媒体。,1.2 数字媒体及特性,数字媒体概念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为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数字媒体包括两个方面:(1)信息:内容采用二进制表示;(2)媒介:能存储、传播二进制信息。,1.2.2 数字媒体特性,数字
5、化交互性趣味性集成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数字印刷出版物设计插图 装帧设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广告,工业设计 界面设计,电视片头栏目设计网页设计 多媒体设计,网络游戏 虚拟现实,多媒体软件艺术,交互装置艺术多媒体公共艺术,网络艺术,数字动画 录像艺术,DigitalMedia,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基于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先锋艺术 观念艺术 网络 互动 新媒体 沉浸式体验,界面设计 视觉传达 摄影 动画 电影 电视 网游 印刷,(1)数字化,我们过去熟悉的媒体几乎都是以模拟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传播的,而数字媒体却是以比特的形式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和传播。比特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开或
6、关、真或假、高或低、黑或白,总之简记为0或1。比特易于复制,可以快速传播和重复使用,不同媒体之间可以相互混合。比特可以用来表现文字、图像、动画、影视、语音及音乐等信息。,1.2.2 数字媒体特性,(2)交互性,交互性能的实现,在模拟域中是相当困难的,而在数字域中却容易得多。因此,具有计算机的“人机交互作用”是数字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数字媒体就是以网络或者信息终端为介质的互动传播媒介。,1.2.2 数字媒体特性,(3)趣味性,互联网、数字游戏、数字电视、移动流媒体等为人们提供了宽广的娱乐空间,媒体的趣味性真正体现出来。如观众可以参与电视互动节目,观看体育赛事的时候可以选择多个视角,从浩瀚的数字内
7、容库里搜索并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分享图片和家庭录像,浏览好品质内容。,(4)集成性,媒体技术是结合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元素的一种应用,并且是建立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的。它不同于一般传统文件,是一个利用电脑技术的应用来整合各种媒体元素的系统。,1.2.2 数字媒体特性,(5)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信息技术与人文艺术之间有着明显差异,但数字媒体传播却可以在这些领域之间架起桥梁。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已经使信息技术离开了纯粹技术的需要,数字媒体传播需要信息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融合。例如,在开发多媒体产品时,技术专家要负责技术规划,艺术家/设计师要负责所有可视内容,清楚观众的欣赏要求。,1.2.
8、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媒体信息传播模式数字媒体传播模式超媒体传播模式,(1)大众传播模式,一对多,1.2.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WLSchramm)现代大众传播学之父,强调传受双方只有在其共同的经验范围之内,才能达到真正的交流,(2)媒体信息传播模式,1.2.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香农-韦弗模式传播的数学模式(Shannon,C.&Weaver,W.)通信的数学原理,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的问题 对传播的心理因素及讯息的意义并未加以考虑,(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1.2.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信源和信宿的位置是可以随时互换的。英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地球村(Har
9、old Innis,Mcluhan)global village,地球村和部落化概念所要强调的共性,是一体化和整体化,是同步的、瞬时传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空间和时间 的差异在电视、喷气飞机和电脑的作用下已经不复存在。”,“部落意志是由全体成员用交感的方式同时作用表现出来的。他们、的关系千丝万缕,彼此卷入的程度很深。”,地球村部落化,(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1.2.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信源和信宿的位置是可以随时互换的。英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地球村(Harold Innis,Mcluhan)global village,(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1.2.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信源和信宿的
10、位置是可以随时互换的。,(4)超媒体传播模式,1.2.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多人的互动沟通模式信息传递:双向互动、非线性、多途径,(4)超媒体传播模式,1.2.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多人的互动沟通模式信息传递:双向互动、非线性、多途径P2P技术颠覆了原有单线互联的模式,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了“互联”网P2P技术使得用户能拥有更完美的互动体验,趋势不可阻挡,(4)超媒体传播模式,1.2.3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多人的互动沟通模式信息传递:双向互动、非线性、多途径P2P技术的发展与未来的互联网,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 杰瑞.N.尤斯曼的摄影与前数字时
11、代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 杰瑞.N.尤斯曼的摄影与前数字时代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 杰瑞.N.尤斯曼的摄影与前数字时代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 上世纪初在加拿大发行的“理想主义风格的合成照片”明信片,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 摄影艺术家Man Ray的 哈尔斯曼的“超现实主义摄影”作品原子的达利 安格尔的小提琴1924年,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 单眼达利1954 红粉骷髅1951,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
12、时间,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后数字时代的摄影,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本固森超现实数码摄影作品,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后数字时代的摄影,数字媒体内容产业,1.3 数字媒体内容产业,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颠覆传统媒体,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浏览信息、以及对信息反馈的方式都在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媒体消费行为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 数字 媒体 技术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