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之摸底篇:城镇化的历史脉络、特征与国际差异1213.ppt
《中国城镇化发展之摸底篇:城镇化的历史脉络、特征与国际差异121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镇化发展之摸底篇:城镇化的历史脉络、特征与国际差异1213.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able_Title,策,略,专,题,证,券,研,究,报,告,Table_Summary,相关报告,2012.08.29,策略研究,Table_MainInfo2012.12.13城镇化的历史脉络、特征与国际差异,策略团队:,策略研究,时伟翔(分析师)021-,中国城镇化发展之摸底篇,钟华:(分析师)电话:021-38674602邮箱:证书编号:S0880511010056,证书编号,S0880511010054,时伟翔:(分析师),本报告导读:49-79 年人口翻倍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中却不得不实行计划生育、户籍限制,造成了现在的未城镇化先老、低学历、总劳动人口见顶、双二元制等特殊现象。摘
2、要:历史脉络:人口生产、工业化、城镇化 30 年周期先后进行二战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先后走上了工业化、人口生产和城镇化同步进行的发展期,都用了 30 年,然后步入转型期。而中国与他们的不同是,先用了 30 年人口从 5 亿到 10 亿,但城镇化率保持 18%不变,79 年后的工业化采取抑制人口也是必然,经过 30 年,中国也进入转型期,而接下来推进城镇化很大一部分则是解决历史遗留的使命和责任。人口普查:二元制,未城镇先老,逆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先人口翻倍,后工业化推进时实行计划生育,所以出现明年总劳动人口见顶的未城镇化先老;户籍限制造成了子女教育和养老返乡的逆城镇化过程;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内
3、部、城乡之间双二元制;现在未城镇化的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下学历,产业升级使他们就业机会更少;未来的城镇化主力绝大多数靠 90 后新生代农民工;现在住宅开发量和结婚的匹配度在 70%左右,大幅高于城镇化率和 53%城镇结婚等级比例,限购下住宅需求和供应不匹配基本消失。国际经验借鉴:城镇化进程放缓不可避免,却需加速推进工业化中后期结构升级对初中以下学历的吸纳能力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而中国高中以上学历的城镇化率 80%,中国到了依靠教育提高城镇化率的阶段;总劳动人口减少的国际经验看,会带来经济增速和城镇化率的大幅放缓;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增速放缓已经不可避免。但中国的户籍限制造成的 2 亿多农民工的城镇化
4、却是一个欠账,需要加速推进。用制度变革推进城镇化,静态看最大城镇化率在 67%,电话:021-38674603邮箱:证书编号:S0880511010054陈思翀:(分析师)电话:021-38674878邮箱:证书编号:S0880511060001江亚琴:(分析师)电话:021-38674622邮箱:证书编号:S0880511070002解静:(分析师)电话:010-59312711邮箱:证书编号:S0880512050001尹为醇:(研究助理)电话:021-38674936邮箱:证书编号:S0880111090078,通过人口的分层和结构分析,在推进户籍、社保和准入等制度改革后,中国的城镇化率
5、的静态最大值在 67%,从可国际比较部分看,类似于 75%,Table_Report流动性弹性受制约,2012.10.31,的城镇化率。即使保持 51%的城镇化率不变,也需要 10 年的加速期解决二元制。总结:错步走的历史使命,针对性的加速推进,不是投不投周期股,而是投什么周期股?2012.10.31 西 行 东 渐 24:高 露 洁(Colgate,错步走造成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数据与经典国际经验不同,建立在这种历史分析的基础上,中国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与变革,承担起历史责任,多层次、针对性的解决不同部分居民的城镇化、社会保障;整体来看,中,Palmolive)西行东渐 23:Fossil,2
6、012.09.11,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加速。,西行东渐 22:拉夫劳伦(Ralph Lauren),2012.07.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策略专题1.向前一步的核心问题:城镇化推进经济学家描述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向前一步是美景,后退一步是陷阱”。,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要解决三个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矛盾增加影响决策和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点不足。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都要放到城镇化的良好发展框架内,城镇化推进是未来十年发展的核心问题,这一战略的重要性是由于中国的特殊结构造成的。图 1:城镇化推进的几个方面的重点和现状罗斯托描述这个时期的政,策目标是保证充
7、分就业、增加社会福利和追求国际影,土地流转财产收益权。,社会地位均等、职业差别。,社会管理方式和体制。,响,如果能够达到这三个目,的,则这个时代可以称之为“白银时代”。,消 费 扩散、升级的持续性,社会矛盾,城镇职工月薪3700 加公司社保在 4800 元左右。,股票投资者则称这一时期为“忧郁年代”。,创 新 体制、管理水平提高,稳定增长点,城镇化,收入分配,城镇农民工月薪2240 加农村统累计 2300 元。,工业制造,的高端化升级,人口,农民月入 753 加农村统筹保险共,就财富管理来说,这是一个理财社会的开端,对冲策,教育是核心,年龄结构,区域结构,计 800 元。,略、国际配置、稳定收
8、益使,居民的理财需求和收益风,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险配比目标发生根本改变。我们发现很多报告直接把城镇化的国际规律套用推导,而省去了中国城镇化特征的分析。这样后边的路径、对策和投资标的选择的逻辑都不清晰。所以我们把城镇化主题报告分为三篇:摸底中国城镇化的特征、梳理城镇化的推进路径与政策、投资标的选择。2.理解城镇化的历史起点:二战后,30 年周期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安排下从 45-75 年经历了 30 年完成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进入转型调整。人口从 0.72 亿到 1.12 亿,增加 55%,完成了人口、工业和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在之后,人口到现在才增加了14%。而后,韩国在朝韩战
9、争结束后 62-92 年用了 30 年完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进入了转型调整期。其中人口增长了 65%,顺利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生产的同步发展,在这之后,人口增长了 1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 of 15,1945年,1949年,1953年,1957年,1961年,1965年,1969年,1973年,1977年,1981年,1985年,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1960年,1964年,1968年,1972年,1976年,1980年,1984年,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194
10、5年,1949年,1953年,1957年,1961年,1965年,1969年,1973年,1977年,1981年,1985年,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策略专题,图 2:日本人口变动趋势,图 3:韩国人口变动,1.401.301.201.10,日本(单位:亿人),0.500.450.40,韩国,1.00,0.900.800.700.60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WIND,0.350.300.25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WIND中国台湾在大陆原子弹研发成功后,放弃反攻大陆的做法,致力于经济发展,64-93 年经过 30 年完成了人口、工业和城镇
11、化的推进,进入结构调整期,在期间,人口增加 83%,达到 2 千万左右。在这之后,直到现在人口才增加 10%。两个 30 年:从中国看,49 年解放后到 79 年 30 年间,人口从 5.4 亿到9.7 亿,但城镇化率保持 18%不变。中国先用了 30 年时间完成了人口生产。而后从 79 年开始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由于人口太多,只能进行计划生育,并一直采取户籍限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现在的情况是户籍城镇人口占比 30%左右,城镇化率 51%。历史的角度看,是先人口生产(30 年),而后推进工业化(30 年),工业化过程中防止人口过渡集中于城镇,采取了限制。而现在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努力推进城
12、镇化,所以我国是过去两个 30 年,人口生产、工业化分步推进,而后现在再次推进城镇化,这是历史遗留的使命。,图 3: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城镇化发展进程,单位:%,100.00,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WIND这样一条历史线索有两点:第一,中国特殊的人口生产规律是独特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并不适用中国;第二,工业化进程看,中国已经走过了 30 年,整体已经进入中后期,要和城镇化分开看;第三,人均指标的国际比较并不可靠,或者说不可比;第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城镇
13、化率变动看,是符合其他工业国规律的,不同的是中国的起步点很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3 of 15,0,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4,90,策略专题3.2010 年人口普查特征:双二元制、打工型城镇化、未城镇先老、新生代农民工和学历决定论结合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详细的分析中国城镇化的一些特征,通过这些特征为城镇化之路的政策和标的选择做好铺垫。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特征:打工型城镇化、未城镇化先老、新生代农民工成主力、学历决定入城的资格、逆城镇化现象。3.1.户籍限制下的城镇内部二元制结构(户籍和打工)中国的城镇化由两
14、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具有户籍的城镇化居民,还有一种在城镇打工,户籍在农村的打工型城镇化居民。按照非农户口与城镇化率的对比看,2010 年相差 20.8 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城镇化规律与一般城镇化规律的不同之处,可以定义为打工型城镇化。这种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之间的双重二元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所以未来城镇化推进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打工型城镇人口的市民身份的确认;一部分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表 1:非农户口占比、常住人口占比差距较大显示中国的城镇化有很大部分的打工型城镇化,时间2000 年2005 年2010 年,非农户口占比24.7325.8429.14,城镇化率36.2242.994
15、9.95,无户口城镇化11.4917.1520.81,15-64 岁占比70.3072.0074.50,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在打工型城镇化模式下,人口分年龄城镇化率显示出一个特点,就是 30岁之前人口加速城镇化,30 岁以后人口缓慢流出城市。形成倒 U 型结构,打工居民的子女教育和养老都要回归农村。图 4:每一年龄的城镇化率数据显示:打工型城镇化造成进入和退出城镇化正反双过程,养老和教育在农村,60.0%55.0%50.0%,30 岁以前加速城镇化,儿女教育在农村。,2010年,30 岁以后逐步 回 归 农村,养老在农村。,45.0%40.0%35.0%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
16、券研究,国家统计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4 of 15,6岁及以上人口,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1952年,1956年,1960年,1964年,1968年,1972年,1976年,1980年,1984年,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策略专题3.2.教育水平与城镇化直接相关,进入初中以下城镇化阶段通过教育水平与城镇化率的关系看,高中以上学历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的水平,这部分人口占 6 岁以上总人口的 24.5%。接下来的城镇化是要推动初中学历以下的人口的城镇化。初中以下学历水平中 60%的人在农村,其中
17、 65%的初中以下学历乡村居民的年龄在 35 岁以上。初中以下学历的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这一部分人的城镇化必须靠经济的规模化扩大,难度非常大,进入城镇速度将放缓。图 5:教育水平与城镇化率完全正相关120.0%,100.0%,城镇化率,93.4%,97.2%,86.3%,80.0%,74.8%,60.0%40.0%,50.9%,28.9%,35.0%,47.2%,20.0%0.0%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3.3.住宅与结婚匹配度高于城镇化率对于房地产的需求市场非常关注,我们按照 10 年人口普查数据,有几个数据可以借鉴:一个是每年结婚中 53%在城镇登记,平均结婚年龄是24.8 岁
18、,1987+25=2012 年。未来结婚对数将逐步下降,在 2016 年左右将大幅快速下滑。所以 07 年以来住宅开发套数与结婚对数的匹配度已经比较高。,图 6:中国人口出生率 87 年后快速下降,0.1%,40.00,出生率,35.0030.0025.001987,23.3320.0015.0010.00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表 2:限购条件下住宅与结婚匹配度,时间,结婚率 0.1%,人口(万),结婚对数(万),住房套数,住房结婚匹配,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5 of 15,0岁,5岁,10岁,15岁,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50岁,55岁,
19、60岁,65岁,70岁,75岁,80岁,85岁,0.6,策略专题,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6.16.36.656.37.197.58.279.19.39.710.476,128,453.00129,227.00129,988.00130,756.00131,448.00132,129.00132,802.00133,450.00134,091.00134,735.00134,735.00,7848148648249459911,0981,2141,2471,3071,411,2,024
20、,4512,712,8893,014,3924,235,3735,049,0986,251,2635,565,8278,040,4708,817,5269,139,6729,322,465,25.8%33.3%34.9%51.4%53.4%63.1%50.7%66.2%70.7%69.9%66.0%,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民政部。3.4.新一代农民工是城镇化唯一主力我们比较了 00 年、05 年和 10 年分年龄城镇化数据,将 00 年后推 10 年、05 年后推 5 年对比,城镇化发展趋势有几个特征:1、近几年 35 岁以上人口城镇化推进速度相对于 00-05 年大幅放缓,
21、有些年龄段接近于不提高,这与 00-05 年主要集中在 30-45 岁的推进差别较大。2、城镇化推进从倒 V 型转变为倒 U 型,这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钝化。尤其是 2010 年的 19 岁到 30 岁之间的平坦化,说明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城镇化。3、这也反映了未来新一代农民工将成为接近于唯一的主力,他们的城镇化是与教育直接相关。未来的城镇化也会出现投靠子女的城镇化,但是这种城镇化属于老龄城镇化,不在本篇报告研究范围之内。图 7:00、05 和 10 年的分年龄城镇化趋势:平坦化和高年龄缓慢,21岁,56.7%,30岁,57.4%,0.550.50.45,30岁,45.9%,2000年,2005年
22、,2010年,0.40.350.321岁,27.3%0.25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根据一些调研,新一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一代农民工只有 30%的觉得他们是农民,而大部分都觉得是城市的一份子,虽然不被城市所接纳;他们找工作的考虑也是为了能在城市发展,而不是老一代农民工挣钱回家,给儿女交学费、结婚和养老。他们换工作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6 of 15,1949,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
23、,2009,2012,2015F,2018F,2021F,策略专题间隔非常短,平均 0.9 年,和老一代 4.2 年差别极大。他们接近 35%的人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要重点解决新一代农民工的城市身份和发展。3.5.一个比较沉重的数据:未城镇化先老我国存在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结构和一般的国际经验不同,我们发现15-64 岁人口占比在去年达到最高点,而 2013 年 15-64 岁人口的绝对值也跟着达到最高点,未来十年则以平均每年 370 万的数值下降。如果考虑 60 岁退休的不同于国际规律的年龄规律,则 09 年就已经达到顶点。这就是未城镇化先老,这使得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将大幅放缓,并且使得未来的储
24、蓄、消费和经济增速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图 8:每年出生人口数与未来 15-64 岁总人口数下降数量,单位:万,3000,每年出生人数,15-64岁人口绝对数年度减少(右),200,100,26002200180014001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3.6.结论:中国城镇化有一些独有特点中国的城镇化有自己的几个特点:一个是打工型城镇化,导致以年龄为标志的加速城镇化与返乡逆城镇化同时存在;一个是未城镇化先老,我们特殊的人口结构造成 15-64 岁人口绝对量在 50%的城镇化率的
25、时候就下降;一个是学历直接决定城镇化的融入能力;一个是在人均 GDP6000美元的时候就碰到了这些难题;还有一个就是由于户籍限制导致接近40%的城市常住人口得不到市民身份。这些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工业化加速期并不明显,但在工业化中后期,一些增长的要素减弱,由此导致的这种进程中存在的收入分配、社保、教育、高房价等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和结构调整。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中国城镇化战略就是围绕这些问题,逐步解决,释放新的经济增长潜力。4.用国际经验看中国城镇化,放缓亦不可避免我们通过国际比较,对中国城镇化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的意义进行展望。一个是教育学历、一个是劳动人口见顶、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城镇 发展 摸底 历史 脉络 特征 国际 差异 121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