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ppt.ppt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ppt.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闫 龙 博士 E-mail:Tel:13665518029,一年级下学期有一篇课文叫乌鸦喝水,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都非常喜欢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二年级上学期又有一篇关于乌鸦的课文,叫乌鸦与狐狸,讲述了狡猾的狐狸骗走了乌鸦叼在嘴里的肉的故事。同样是那位老师,同样是那班的学生,老师只按教材教学,上个学期说乌鸦怎么怎么聪明,这个学期又说乌鸦怎么怎么不行。一位坐在课室后排的同学低低的举起了小手想发言,老师看到了,但没有理睬她,继续她的教学。这位同学以为自己的手举低了,老师没看见,就把手举高了点,老师还是没有理睬她。快要下课了,这位同学也忍不住了,就举着手站了
2、起来。老师一看也火了,“张小红同学,你到底想干什么?”小红同学说:“老师,上个学期乌鸦很聪明,怎么这个学期就变蠢了?”老师更火了,“闭上你的乌鸦嘴”。,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老师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老师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以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她认识了26个字母,伊迪丝就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幼儿园赔偿伊迪丝精神残损费。,内 容 概 要一、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及价值取
3、向二、学生评价发展的历史考察三、学生评价的类型及作用四、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五、运用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常见问题,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1.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激励
4、和促进功能。2.评价过分关注学生的活动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3.评价主体单一,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价值,特别是忽视学生自我评价的价值。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忽视个性发展和差异性。,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侧重书面考试,忽视其他考核方式。6.评价方法单一,过于重视量化评价和书面测验,忽视质性评价。7.忽视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认同,评价的反思、调控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呵护和提高。,一、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及价值取向(一)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是指在学生学习进程中,综合发挥教育评价的多种功能,运用多种评价
5、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诊断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激励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改进自己、完善自己,然后求得发展。发展性评价强调通过发展性评价判明学生潜能中的强项和弱项,扬长补短,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简言之: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不断发展的评价活动。,(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取向1.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2.关注
6、学生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3.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4.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6.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
7、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二、学生评价发展的历史考察,学生评价在20世纪初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测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如知识的记忆)进行测量;主要集中考察学生对事实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的代表模式是桑代克的“试误模式”核心思想: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测量。,(二)目标取向评价阶段(19世纪3070年代),目标取向的评价是把评价视为将教学结果和预定目标相对照的过程。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它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把人客体化、简单
8、化了代表模式: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核心思想:教育是使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和改变的过程,这种改变就是目标。评价就是看这些目标实际上达到了什么程度。,(三)过程取向评价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的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但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不够彻底。代表模式:CIPP模式核心思想:评价不仅是检查目标是否达成,重要的是提供改进的信息。,CIPP模式认为评价就是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
9、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构成了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评定其需要、问题、资源和机会。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被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做的评价,其实质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连续不断地监督、检查和反馈。结果评价是对目标达到程度所做的评价,包括:测量、判断、解释方案的成就,确证人们的需要满足的程度等。,这四种类型的评价目的、方法与功效各不相同。在CIPP模式运用中,评价者可根
10、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各种评价既可以在方案实施前使用,也可以方案实施中使用。可以实施一种评价,也可以实施几种评价。这完全取决于评价听取人的需要,它是一种十分灵活的模式。,(四)主体取向评价阶段(20世纪末)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与教学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但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在评价情境中,不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代表模式:学生发展性评价模式核心思想:发展性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
11、是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根本出发点,强调有效发挥评价的改进和促进功能。以融合教学与评价为基础和核心,以教师运用评价工具不断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其教学和课程设计为中介或途径,并最终促进学生、教师教学以及课程三方面共同发展的评价。基本特征:价值多元,尊重差异,对话协商,结果认同,三、学生评价的类型及作用()按照评价目的的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它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前一阶段学习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性
12、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概括地说,诊断性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明确学生发展的起点水平,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第二,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第三,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借助的手段主要有:以前的相关成绩记录、摸底测验、智力测验、态度和情感调查、观察、访谈等。,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与诊
13、断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之中开展,其主要作用是:第一,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实施形成性评价必须明确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及其评价项目,划分出学习单元和具体课时,这无疑能对教学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二,强化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能对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阶段性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作出判断,从而肯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的作用。第三,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办法。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简单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对问题和困难的分析,寻找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制订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措施。,3终结
14、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它要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终结性评价的内容范围较广,概括性水平较高,它可以发挥多种作用,,主要体现为:第一,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评优、选拔提供参考依据。正是因为终结性评价具有这种功能,这一评价形态在我国历来都受到重视,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学校学生评价的惟一方法。第二,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
15、,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这一点在当前我国中小学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中普遍不被重视,其表现是考试结束,评分完毕,就意味着终结性评价结束,没有进行考试结果的分析,不重视把试卷发给学生进行讲评。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终结性评价作用的发挥,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二)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 这是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的不同来划分的评价的种类。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中,为了对每个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作出区分而进行的评价,也有人称之为教育常模参照评价。实施这种评价,需要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对象(如考试中的平均分)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做比较,从而排出名次、优劣。该
16、法可用下图表示:,图中A、A、为单个评价对象,为选定基准,A、A、通过与相比较,获得自身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在学生评价中,相对评价的群体可以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一所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是一个地区的学生。对学生实施这种评价时,要把学生个人的得分同群体其他成员的得分进行相对比较,从而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达到评价学习成果的目的。如目前在我国各中小学校广泛使用的标准分数就属于这种评价。,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在总结分析相对评价的优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绝对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基准,对每一个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作出的判断,故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目标参照评价。它一般是在评价对象的集会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然
17、后将每一个评价对象的发展状况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该法可用下图表示:,图中A、A、为单个评价对象,为客观标准,A、A、通过与相比较,判定它们达到的程度。绝对评价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它不受学生所在群体的发展状况的影响。因此通过绝对评价,可以明确学生发展状态与教育目标之间有无差距,差距有多大,从而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实现教育目标上来,避免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因为相互攀比而造成的无谓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以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绝对评价在我国中小学应用较多,例如,各级学校的毕业考试,就是根据规定的标准要求,对学生达到标准与否做出判断,凡达到规定标准要求的,都视
18、为合格的毕业生。这里的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就是一个客观的绝对的标准。,3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故也有人称之为个人发展参照评价。在这种评价方法中,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的状况进行比较,包括自身现在与过去的纵向比较,也包括自身若干个不同侧面之间的横向比较。该法可用下图表示:,图中A、A、为单个评价对象,A、A、为评价对象的自身评价基准。例如:某个学生上学年的语文考试成绩是60分,这一学期增加到80分,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作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再比如,将同一个学生的不同课程的
19、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就可对他两门课之间的学习是否均衡作出评价。这都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比较充分地照顾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三)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根据评价所使用的工具不同,学生评价可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两种。所谓量化评价是指就是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测评,力图把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以推断学生的学业成就。量化评价范式的认识论基于科学实证主义,它认为,只有定量化研究、量化的数据才是科学的,才能得出客观可信的结论。教育评价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与整个教育对科学化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的。以量化形式表征事物的性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发展性 评价 理论 实践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