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ppt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cKinsey Consumer&Shopper Insights,2010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McKinsey,Insights China,2,3,解读中国,2010年中国消费者年度调查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McKinsey Consumer&Shopper Insights,2010年8月,2010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安宏宇狄维瑞马思默盛颐安,McKinsey,Insights China,4,5,11,12,15,19,23,解读中国2010年中国消费者年
2、度调查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目录,内容概要更挑剔,也更务实的消费行为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方式购物次数减少,但单次金额增加不仅仅关注基本功能讲究实效的消费权衡品牌吸引力,但前提是价格合理明智消费及口碑地域差异化的消费群结论,7273035,6,7,McKinsey Insights China2010Annual Chinese Consumer Study:Trading up or trading off?Chinese consumers become increasingly pragmatic内容概要,全球信贷危机对发达国家的主要影响之一体现在从前手头宽裕的消费者,
3、如今却面临钱包缩水。于是,手头吃紧的消费者决定以储蓄代替消费。然而在中国,消费者却是另一番表现。随着各大国有银行发放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中国的 GDP和消费总额在 2008 年略有降幅之后便显示出强劲的反弹势头。在汽车和房地产业的推动下,随着一系列政府和私营企业激励措施的出台,零售增长率在2009年底跃升至40%(见图1)。由此可见,中国消费市场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可以说是最健康的。在某些方面,中国整体消费模式仍然比较保守。随着收入迅速上升,消费支出也显著增加,然而一般家庭仍然会保留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储蓄。“赊购”在中国仍然只是例外,而不是常态。更有意思的是,一方面中国消费者逐步向发达国家消费
4、者靠拢,另一方面又展现出中国独有的务实特征。和西方国家一样,中国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功能以外的特征,他们的消费行为也变得日渐复杂和挑剔。如今,中国消费者还愿意研究和寻找产品间,的细微差异,他们愿意支付更多的价钱购买更优质的产品。随着新消费群的崛起比如看重“适合我”的年轻人群采购不再仅仅是为了体现社会地位,而是为了彰显个性。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与西方国家和日本又有一些不同。例如,尽管中国消费者依然重视品牌,但是他们对产品价值的关注使得品牌忠诚度成了次要的考虑因素。他们比西方消费者更看重家庭需求或兴趣,他们还在研究和购买产品时将“口碑”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消费者在权衡品类
5、优先购买上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即增加在他们最关心品类上的支出,减少在其他品类上的消费,从而使购买力最大化。例如,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为健康购物,这样的消费者中一半是中年父母或退休职工。这个消费群里约58%的人会购买营养品,而这个比例在整体消费群中仅为25%。另一消费群(尤其是高收入女性)则越来越关注时尚潮流,他们中几乎 100%的人都会增加在服装上的开支,约81%的人会加大在鞋子上的消费,而整体消费群中分别只有,8图1:中国政府的迅速应对措施减缓了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跌,也维持了消费整体水平从2008年底开始,中国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家电下乡计划,购买排量在1.6升以下轿车享受税款减
6、免,延长农村摩托车购置补贴计划至2013年显著增加经济实用房的供应提高低收入人群的退休金和收入补贴在特定地区,提高最低基本工资标准汽车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08年的21%上升到2009年的27%,9,解读中国2010年中国消费者年度调查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53%和46%的人会这么做。然而在升级这些消费的同时,这两类消费群也会克制在其他品类上的支出。,递产品信息,或者调整产品开发周期以保持产品创新力以及对客户的吸引力。最后,中国幅员辽阔,这就意,这些新趋势验证了中国消费者 味着任何趋势在不同的地方可行为模式的变化;他们正演变成 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公司应该世界上最
7、复杂的行为模式。随 根据实地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着新产品不断涌入市场,以及 战略。因此,随着经营管理者中国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和选择 开始制定区域性战略或放权给能力的大幅提高,企业必须调 区 域 团 队,我 们 在 2 0 0 9 年 中整其策略以把握这些“消费权 国消费者调查(以及“麦肯锡衡”所带来的商机。一种方法 McKinsey ClusterMap”)中首是向消费者宣传更多的采购选 次引入的城市群战略将变得越择;另一些方法则是利用口碑 来越重要。(尤其是通过网络媒介)来传,10,11,解读中国2010年中国消费者年度调查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更挑剔,也更务实的消费行为
8、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方式,此前研究所发现的核心消费趋势依然成立。随着零售支出持续增长,消费者日渐成熟,他们变得更加挑剔,也更加愿意花钱购买优质产品。此外,去年我们在报告里提及的,(受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食品安全丑闻的影响)消费者在采购前做大量调研的情形,今年仍旧如此。,然而,2010年消费者调查也传达了一个明确信号如今的中国消费者有更加鲜明的特征。他们不仅有独特的品位和爱好,在选购产品时也有独到之处。在这种趋势下,公司必须迎合中国消费者行为,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12,购物次数减少,但单次金额增加以往,中国消费者的采购次数是 美 国消费者的5倍,然而单次消费金额却只有美国消费者的四分之一。然而如
9、今,他们的采购频率正在减少,而与此同时他们的单次采购金额却有所增加。总体而言,中国消费者购买家居及个人护理品类的频率从2008年的0.6次/周降低到了 2010年的 0.5次/周,而平均购买金额却从2008年的18.42元,(人民币)/次提高到了 2010年的 24.10 元(人民币)/次(见图2)。中国消费者减少采购次数但增加采购金额,符合其趋于西化的消费习惯。但是,中国消费者并不是“全盘”接受西方的消费方式,他们也有其独特之处对“零售娱乐(retailtainment)”情有独钟,即一家人把外出购物当作是与孩子在商场或超市欢度一天的娱乐活动(由于大,图2:对于大部分产品而言,中国消费者的采
10、购频率下降而采购金额却有所上升,13,McKinsey Insights China2010Annual Chinese Consumer Study:Trading up or trading off?Chinese consumers become increasingly pragmatic图3:购物是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之一,也是与家人欢聚的最佳方式之一,多数中国城市的公共娱乐设施或绿地资源不够丰富,这种现象可能不足为奇)。调查发现,73%的受访者将购物视为休闲活动,45%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美国和法国的比例分别为 25%和 17%),而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觉得购
11、,物是与家庭欢聚的最佳方式之一远远高于西方消费者(见图表3)。因此,中国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时,他们仅是浏览一下橱窗或比较一下价格;而有时,他们可能将购物当作与朋友的“比赛”,凸显自己寻找价廉物美商品的能力。,14,15,解读中国2010年中国消费者年度调查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不仅仅关注基本功能中国消费者总是将产品的基本功能属性(即产品是不是好用/好吃)当作最重要的关键购买因素。虽然现在仍是如此,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消费者在采购时开始逐渐注重一些更复杂的购买因素。例如购买平板电视时不再只专注于画质(部分原因是如今电视机的画质远远优于传送信号
12、的质量),还会考虑外观美感或创新功能等。此外,洗衣粉购买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怡人气味”(从 2008 年的 40%上升到今年的 61%)和“引人注目的包装设计”(从 2008 年的 16%上升到今年的 28%)。在其他国家,这个趋势说明消费者对产品的诉求超越了产品的基本功能,消费者日渐凸显出差异化的个人品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在做采购决定时往往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比如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当然,健康是世界各国消费者都日渐看重的一个因素,但在中国尤其如此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爆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风波(包括奶粉、食用油、鸡蛋、笔记本电脑、护肤霜等)。因此,对食品安全隐患的顾虑使得消费
13、者广为关注各种食品的相对营养价值。例如,在,比较不同食品品牌时,中国的母亲们可能最擅长发现食品里的特殊成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将“健康”列为关键购买因素(见图4)。在另一个方面,中国消费者也在快步跟上国际潮流采购决策越来越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中国购物者正以惊人的速度和热情,将情感要素纳入关键购买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地位象征”在采购决策中的重要性自2008年起显著上升(见图 5)尤其对中产阶级消费者而言。对他们来说看上去成功的外表尤为重要。此外,“适合我”或“对我有益”对年轻的中国消费者和相对富裕的消费者是另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购买因素。这些购物者不喜欢跟风,也不在乎别人如何
14、看待他们的采购选择;他们更关心的是产品是否符合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当消费者自身情况发生变化时他们会选择购买更昂贵的商品,为什么他们总是青睐更优质的商品。目前,这种看重产品“适合我”的购物心态在上海最为常见;但是随着其他城市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种趋势还将全中国范围内蔓延。,16,图 4:中国消费者将“更复,杂”的产品属性作为其关键购买因素健康,17,McKinsey Insights China,2010Annual Chinese Consumer Study:,Trading up or trading off?Chinese consumers become increasin
15、gly pragmatic,图 5:如今,中国购物者,的采购决策越来越受“情感”因素的影响,18,19,解读中国2010年中国消费者年度调查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务实的消费权衡,查,只有 24%的消费者在消费,随 着 中 国 消 费 者 收 入 不 断 提 升级的同时不会权衡其他品类高,他 们 越 来 越 希 望 购 买 更 的开支;而剩余 50%的中国城多、更好的商品。在此次调查 市居民在改善某个品类的同时中,我 们 发 现 约 四 分 之 三 的 都会减少其他品类的支出(见城 市 家 庭 声 称 他 们 已 经 升 级 图7)。为了在1至3个品类里实了 至 少 一
16、 个 产 品 品 类。事 实 现消费升级,消费者往往需要上,2 0 0 9 年 全 国 消 费 增 长 中 减少在至多7个品类上的开支。有一半多来自于这类消费升级 尽管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消(见图6)。然而,对于中国消 费 者 更 倾 向 于 放 弃 包 装 食 品费者而言,消费升级并不是故(不是酒或电子消费品)上的事的全部。中国消费者为了增 支出,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加某些品类上的支出,会转而 现消费权衡行为均衡地分布在放弃其他不那么重要的品类。各个品类。,图 6:全国消费增长中有将近一半来源于消费的升级,因此,2010 年高达 74%的消费升级率极具误导性。据我们调,这些消费权衡的行为模式
17、,印,20图 7:在过去的1年里,将近四分之三的消费者有消费升级的行为,证了我们的判断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务实的消费者,他们十分明确地分配着他们增长的收入。这一发现对于那些营销人员是极有帮助的,尤其是我们发现的中国消费者在7个品类上不同的消费权衡行为。例如,我们的调查显示 70%的外出就餐和 50%的酒类产品消费升级的需求来自于男性白领,他们愿意削减个人护理产品和包装食品上的开支以增加与客户或同事的交际。,此外,我们发现服装、鞋类和配饰里 80%的消费升级行为源于“衣橱升级”。出人意料的是,这一趋势并不怎么适用于高收入的“潮流人士”,而更适用于中低收入人群这些人或是希望在职场面试中
18、脱颖而出,或是为了展示自己从“打工族”迈入“消费族”。不论在哪种情况下,这种消费升级行为都伴随着其他3、4个品类的消费降级。,21,McKinsey Insights China2010Annual Chinese Consumer Study:Trading up or trading off?Chinese consumers become increasingly pragmatic,这一鲜明的消费趋势,对公司制定中国营销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一方面,它们能够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力度,从而引导消费升级。比如对于一些制造型企业而言,在同一品类里,说服消费者升级到一个更好、更贵的产品比向消费者宣传
19、某一品类的重要性更容易说服消费者。又比如服装公司往往强调拥有优质、新潮服饰对于凸显地位的重要性。我们发现支持这一观点的消费者往往更乐于放弃其他品类上的支出,从而升级在服装和配饰上的消费。影响消费权衡决策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跨品类促销来影响消,费者。例如,选择更高级娱乐场所消费的消费者很可能会升级酒类产品的消费,因此酒类供应商可以考虑与时尚娱乐场所合作来推销它们的产品。与此类似,升级奶制品消费的消费者,他们在零食、巧克力和营养品的消费也会随之跟上,这也为企业提供了合作促销的新商机。此外,调整产品开发周期也是一项有效策略。公司可以更频繁地对产品做些更新(比如增加口味,更改包装等),让消费者认同该产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消费者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