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N简析篆刻创作与教学的阶段性.doc
《997.N简析篆刻创作与教学的阶段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97.N简析篆刻创作与教学的阶段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析篆刻创作与教学的阶段性 【摘 要】篆刻兼容了中国绘画、书法、雕刻等诸多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积淀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方面内涵,作品中的设计布局、组合排列的手法无不体现着传统的阴阳平衡、和谐统一思想。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论述:篆刻技艺的阶段性、继承与创造的阶段性、篆刻教学的阶段性、造诣境界的阶段性。【关键词】篆刻创作 阶段性 技与艺 继承创造 造诣境界 篆刻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和书法、绘画、雕刻一样,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天地虽小、气象万千,是它的特殊艺术价值。近十年我致力于篆刻学习创作,上下求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把自己对篆刻创作、教学阶段性的认识情况论述一下:一、篆刻技
2、艺的阶段性篆刻艺术中的技艺表现为篆刻艺术的三要素,即篆法、章法和刀法的统一。三者之间章法是艺的表现,篆法是基础,刀法是手段,目的是为了篆刻作品的艺术表现。篆刻必须先篆后刻,它与刻实用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而后者是“描”的,不大计较章法。篆法就是将古文字特定结构及其点画特征,运用于印章的内容。在创作中,识篆、写篆,对章法和刀法的影响举足轻重,也是篆刻艺术风格形成的基础。章法,在绘画中称为“经营位置”,篆刻术语叫“分朱布白”,是对印文间架的安排和处理印面结构的艺术手法。篆刻大师吴昌硕认为在章法上最能体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的关系。他说:“刻印犹如造房,何处开门,何处启
3、窗,应当作恰当布署。”在印面上产生各种不同的“气窗”之类的空白,使印得以灵动。另外,印面字有大小、疏密、松紧、断连等结构。篆刻用刀技巧首要是善书,“知书者会意”。要注重刀法的运用,善从笔意中得刀意,则能心领神会,做到笔中有刀、刀中有笔、刀笔相融、互为作用。在创作中,有的说篆法是最为重要,有的说刀法是篆刻创作成败的关键,有的说章法是一印的统帅,应是首要。仁者智者,各执一词,那么究竟哪个重要呢?我以为,论重要,这是与时间条件、因人因地相对而言的。假使一个篆刻爱好者,当他处在初学阶段,那么篆法是重要的,因为这是创作的基础。创作一方印章,在设计阶段,首要的是章法;当这方印章已设计完稿,进入动刀阶段,决
4、定成败的就是刀法了。因为篆法、刀法和章法都是篆刻创作中对立着的各个矛盾方面,要判断这些矛盾中哪是主要方面,要看时间、地点、条件而定,这就是技艺阶段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二、继承与创造的阶段性创作中,我们必须明确继承与创造的阶段性。篆刻创作的一般规律,总是先有继承后有创造,这是不同的两个阶段。其中继承又可分两个阶段,既低级的继承与高级的继承。低级的继承是指初学的人,他们只是模仿古人或前人的作品,创作是将来的事情;高级的继承是指针对篆刻创作具有相当水平的人,他们已在创造但又仍在继承,把二者融在一起。正因为继承有高级和低级之分,而人们的主观创作条件又有不同,所以往往一般初学者模
5、糊了观念,以为不花功夫先去继承,一样能够达到创作的目的,效仿着摘取别人的某一特色,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中,还以为这是“创造”的捷径。这种先天不足的“创造”,结果是捉襟见肘,到头来仍要来一个“补课”继承。他们的症结所在,就是不明确继承与创新有阶段性。殊不知别人的创造是继承的结果,是一种水到渠成。那种不明确继承与创造有阶段性的人,往往对怎样继承也不明白。继承传统需要有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例如战国古玺的文字为什么总是参差不齐的?汉印的文字为什么总是平方正直的?必须有一个由彼及此、由表入里的理解,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进来,加以消化,变为创造。前面所说高级继承的人,他们就是有了理解和消化,所以能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97. 篆刻 创作 教学 阶段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