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课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说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章内容就以现实问题为话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自然资源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
2、,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因此确立本章的学习目标是:1、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课程标准对本章内容的要求是: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课标: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第二节 土地资源课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第三节 水资源课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以下三维目标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
3、自然资源的分类。2、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中国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1、用读图归纳、分析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2、阅读图文理解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3、利用数据对比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确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第二节 土地资源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存在
4、的问题;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实例分析,图像系统,师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分析土地资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第三节 水资源知识与能力:1、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认识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比较能力、自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生活体验与图像资料、文字资料相结合,识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二、【说教材】1、教材形式和内容分析特点:内容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注重知识的代表性,趣味性、学生的身体力行性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编写意图:本章是中国区域地理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认识我国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地理差异的前提之一。同时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然资源更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资源紧张也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材编排顺
6、序上,本章放在人口疆域、地势和地形、气候、河湖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之前,目的是使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知识,综合分析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对策,进而为学生认识中国的交通工农业发展奠定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2、本章知识体系 合理开发和利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土地资源:特征、问题和对策 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特征、问题和对策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 例不合理利用例种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中国的自然资源类3、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三维目标确定每节的重难点如下: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难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7、易错知识:可再生资源是短时间内更新、再生的,还有能够循环使用的也叫可再生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难点: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的形成原因易错点: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是从利用方式进行的分类第三节 水资源重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跨流域调水的主要工程难点: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易错点:时空分布与空间分布相混淆;北方缺水状况的原因包括空间分布,水土配置不合理(容易忽视)4、课程资源:本章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可选课程资源较多(1)校内资源:地理图像、资料片,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图书馆、编制地理板报,以及师生的生活经历和体
8、验。(2)校外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社会社会调查,形成小报告。 大众传媒(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社区、学生生活场所周围的自然环境,都可为学生提供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5、课时安排:章节-第三章课题课时安排第一节自然资源总理丰富 人均不足1课时第二节土地资源2课时第三节水资源1课时 三、【说教学策略与方法】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章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本节内容感性知识较多,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相联系,因此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读
9、图分析归纳法,合作学习等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总结出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类并能区别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而对于我国资源的国情则采用了数据分析,活动探究,使学生认识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启发学生提出更多的可行性建议计划,保护自然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问题关系到我国人口的粮食问题,是资源的重中之重,但有关土地的知识学生还比较模糊,土地资源与其他自环境联系紧密,综合性强,因此对于本课的重点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辩论赛”等策略,学生以知识发现者的身份进入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重点。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分析采用多图配合使有用,小组合
10、作,列表对较,变抽象为直观,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点拨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特别须指出以下问题:耕地适合的地形;形成草地而未形成水田与旱地的原因;水田与旱地的大致分界;东部地区山脉、丘陵的土地利用类型;东西部、南北的土地生产力。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地形与气候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因素。第三节 水资源本节教材知识脉络清晰“提出问题(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节约治理保护 兴修水库,跨流流域调水)学生活动(节水措施、社会调查、家庭用水调查)即知识与活动相结合,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合作意识,因些采用了以下方法:1、比较教学法:通过对地理知识(水资源
11、的分布、南水北调、水电站的分布图等)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概况。 2、读图提问法:教学中采取读图提问的方式,可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问题。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及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读图方法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3、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如图像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训练、信息查询、阅读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建议: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知识内容的呈现多以案例,图像、数据、材料、学生活动等形式,趣味性强,能够挖掘学生体验和生活经历,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易于学生参与探究,合作,但容易出现学生思维过于发散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及时点拨,正确引导,让学生既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国情,又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2566.html